1.关于《1Q84》的几句话 ,
巴纳姆,贝利,我并没有过分在意。究竟是哪个巴纳姆,哪个贝利,这无法论说,至少在BOOK1中完全看不出端倪,也没有任何的佐证和提示,除了理解为就是两个人物,何况是否真实有所指,还是写意,很难说,总之,不讨论是谁,只理解是人物,但很明显,是时代中的人物,历史中的人物。
所以接着,就说出历史。
历史是重要的主题,当时,这个当时是什么?那一年的?奥威尔的“1984”——注意,我说的只是未来。还是1Q84年?所以,未来不可预知。
不太建议读他的小说字斟句酌,原因很简单,这是文学翻译,是二遍加工,原汁原味请读日文。
有点小建议,读他的小说,最好整体的把握,精彩的部分。比如对数学的阐释和感触,可以反复阅读,要的不是斟酌字句,而是一种整体的意象,也就是说,获得一种直觉的感受。
这部小说很复杂,内容很多。可以说是后期的集大成之作,他本人也表示写卡尔玛拉佐夫兄弟那样的综合性小说,这部小说看得出是一种多内元素的综合。当然,这前言是什么可以讨论,但我觉得有一点要重视,那就是马戏世界,有影射?有所指(符号学中的所指)?归纳?还是预言?或者是感受?以及是提纲挈领的总体的揣度?建议看完BOOK3,然后多看些文学权威评论,尤其是哈佛大学的鲁宾教授的著作。可以提升眼界。最后,这样的小说是严肃的小说,不是容易理解的,需要不断的体验和反复的阅读以及探究。
2.村上春树1Q84中有一句话关于荣格的
是这句吧“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下附原文:
“这栋房子现在仍然在苏黎世湖畔。由荣格的子孙管理,遗憾的是一般不对外公开,也见不到内部。话说这个原始的【塔】的入口处,荣格亲手刻上文字的石块,现在还嵌在其中。【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这就是荣格自己刻下的语句。”
tamaru再次停了一会。
“【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他再一次用平静的声音重复道。“意思明白吗?”
牛河摇头。“不,不明白。”
“是这样的吧。意思我也不明白。那里有着过于深邃的暗示。解释起来过于困难。但是荣格在自己设计,一个一个石块亲手堆砌的家的入口处,不管怎样,亲手在石块上刻下了这个语句。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从以前开始,就被这个诗句深深的打动着。理解不好意思,虽然是理解不了,这个诗句却深深的在我的心里回响着。神明的事我不清楚。怎么说呢,因为在天主教经营的孤儿院里遭到了非人的待遇,我对神也没有什么好印象。而且那里总是非常的冷。即使是盛夏也是。十分之冷,冷得出奇,两者任选其一。即使有神明的存在,对我也称不上亲切。可是,不管怎样,这个诗句还是深深的浸染到我灵魂的微小缝隙中。我时不时闭上眼睛,多少次多少次在脑海里重复这个句子。这么做心情就不可思议的平静下来。【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不好意思,能给我出声念念么?”
“【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牛河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听不太清楚呢。”
“【如何之冷如何之不冷神就在此处】”这次牛河尽可能的用清晰的声音说道。
3.看完《1Q84》,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成名已久的村上春树,这次的《1Q84》较以往任何作品都更来势汹汹,更引人注目。
旅日学者毛丹青对村上有深入研究,本文他解读了村上的成名密码、作品密码和畅销密码,为我们解开很多紧锁的疑问。成名密码了解当代日本,只需知道两个“M”就行,第一个M是漫画(Manga),第二个M就是村上(Murakami)。
当今日本作家,很难有哪位能跟村上春树叫板。“村上春树”这面旗帜已经由日本政府扛起来了。
难怪欧美人觉得了解当代日本,只需知道两个“M”就行,第一个M是漫画(Manga),第二个M就是村上(Murakami),两个“M”都是官方所看重的当代文化软实力。村上春树的小说何以如此走红?除了作家本人的天赋之外,是不是还有强大的推手?我们从这里可见一斑。
听说刚刚上市的《1Q84》简体中文版在国内也引起了较大关注,我想说的是,中国读者认识村上春树,可能有很大偏差——哪里出现了偏差呢?语言。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解读村上春树的成名密码,我们需要注意到他的“内核”与“外包”。
所谓“内核”就是语言,“外包”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时尚等元素,对语言实施的控制。村上春树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内核,改变了日语的文体。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知道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使用的是纯粹的日语,就是经常省略主语。《雪国》的开头有句很有名的话:“穿过国境线上的隧道就是雪国。”
谁穿过隧道?是马车、汽车还是火车?川端没有说,这就是日语的传统表达方式。再来看村上的《1Q84》开头:“出租车的收音机里播放着调频台的古典音乐。”
一上来就亮明主语“出租车的收音机”,这种表达就非常清晰、正确,无论译成英文还是中文都非常方便。所以我说中国很多读者误以为村上的语言很美,实际上和传统日语相比,村上一点都不美,只是便于翻译罢了。
然而恰恰是语言这一关键内核,让村上春树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纽约客》杂志是美国文坛“登龙门”的象征,也是村上春树成名的重要推手。
1990年至今,《纽约客》已经刊载了村上的20多篇小说,近乎成为业内传奇。有个资深编辑Deborah Treisman是老牌村上粉丝,她说:“其实美国人不太喜欢读翻译腔浓的文学作品,但村上春树的小说被翻译出来后,几乎没有翻译腔,跟原装语言写的一样,这是深受美国读者欢迎的一大理由。”
除了语言的创新,村上春树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作家。他汲取了日本作家最出彩的神韵,一个是川端康成的“出世”人生,另一个是大江健三郎的“入世”人生。
可以说,村上单刀直入,把日本前辈文豪的处世哲学全部拿到了手。综观村上春树的小说群,很容易看出这一意识走向。
以《挪威的森林》为代表,村上过去的小说非常小资,主人公很少与现实社会正面冲突,大部分描写都是围绕个人的情感与无常而展开,可以说是典型的“出世”态度。不过,到了1995年,除了村上春树的家乡神户发生大地震以外,东京还发生了奥姆真理教策划的地铁投毒杀人案。
这两件突如其来的大事件一下子改变了村上春树,他的人生态度开始由“出世”转为“入世”,从冷漠回避社会问题,变成高度关注,乃至积极参与,并连续发表社会主题的长篇小说:《神的孩子都跳舞》写的是地震,《天黑以后》写的是人性之恶。作品密码仔细读《1Q84》,你会发现,主角天吾这个人物的身世,与作者本人也有某种隐秘的关联。
读完《1Q84》,我十分自然地想到大江健三郎的长篇小说《空翻》,因为两者的题材都选择了新兴宗教。村上春树小说对“先驱”教主的描写,无论是场景的细节,还是教主的心路历程,乃至为人物设定的对话,都让人联想到日本真实存在的“山岸会”——这是一个靠农业维持收入,同时平分成员家产的共同生活机构,其组织系统之严密,鲜为外界所知。
村上春树曾经以奥姆真理教为题材写过纪实作品,但从选材上看,这次的《1Q84》更加深入,尤其从新兴宗教发展到邪教的过程,小说展现的场面似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日本的村上粉丝都感到意外。如果用一句话形容,《1Q84》活像一座“综合娱乐场”,其中遍布众多人物,两套故事班子,个性突出,穿梭往来,这几乎成为村上小说的一个固定路数。
《1Q84》的女主角青豆,虽然是一个女杀手加女强人的设定,但回想起女友环的时候,顿时变得软弱不堪,因为她们之间的爱恋与自慰的经验是外界谁也无法涉足的私密,而且村上春树对青豆与环的肉体描写,简直令职业的色情写手都自愧弗如。谈到性描写,村上春树曾说:“我早期的作品很少出现性描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不少读者爱读我早期的小说,而不太爱读现在写的。
后来,随着我写的故事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时就非得写性、暴力不可了,这对小说家来说是不可回避的。”我最近读完《1Q84》第三卷,也认同他的说法,即所谓性描写,近乎变成了一种小说内部的黏着剂。
村上把性看成“人际的钥匙”,作品中的性关系几乎全是为了确认人物之间的连带关系而成立的。阅读《1Q84》时请注意主人公之一的天吾与文学少女深田绘里子之间的多重描写,也许能从中找。
4.小说1Q84 读后感
《1Q84》读后感花了两个礼拜的睡前时间,终於在这个礼拜把这部2009年全日本最畅销的书上下册给看完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已经很久没看长篇小说了,上次读完的长篇小说是四年前读的,也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大推)。 一如村上过去多数的长篇作品一样,1Q84书中有极其仔细针对各种人物细节场景的描述、有著本质上很咸湿,但表达上跟喝白开水一样淡的性爱场面,也都有具备某种疏离人格特质的主角们。
书中男男女女无论是主角、配角甚至是路人甲乙丙丁,人人都是文艺达人,都看过或爱看不一定热门的文学作品,都听爵士音乐、古典乐和听一些60-80年代的西洋流行摇滚,唯一比较特殊的是这次的故事是绕著宗教这条主轴在走,这是之前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没碰到的题材。 此外,1Q84也和<世界末日与冷酷意境>以及<海边的卡夫卡>一样,都是采取两位主角双主线的方式进行,单数章是女主角青豆,双数章是男主角天吾,两个人的世界看似无关,随著故事的展开慢慢有所交集。
和<世界>以及<海边>两部作品不一样,这次的男女主角童年就认识,虽是各自发展各自剧情,但因为在彼此心目中,对方都代表著某些意义,所以虽然分别描述,但单双数章的故事其实是衔接的很紧密的。 读1Q84的前半段感觉故事进展的很不错,会让人有很大的期待感,但在女主角的生活重心只剩下男主角,男主角身边的神秘少女完全失去神秘性,以及上册叙述的神秘人物一一在下册以几近零存在感的过场方式现身之后,后半段的故事就变的有点无聊,一直闷到故事结束。
很多人深受这部作品感动,但老实说这部作品是他的长篇作品之中我比较不喜欢的,看完的感觉就是<喔,暂时结束了阿>,既没有留下什麽在心里,也没有想重看一次的念头。很多在村上长篇小说都会让我想一次读完,读完后都会带来强烈的空虚或疏离感,甚至那种感觉都还会留在心里一阵子,不过读1Q84完全没有这些感觉,只觉得笔调和外表是熟悉的村上春树,对我来说却缺乏像灵魂那样的东西。
不过其实下册结束还不算是真正的结束,因为明年下半年完结篇才真正要推出,只希望完结篇还能有一点惊奇出现阿。《1Q84》读后感第二次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和第一回看《挪威的深林》的感觉大致相同,一种压抑感盘旋空中,落下,然后把你整个人笼罩,叫你真真切切地感受这股重力,和透明薄膜的感觉相似,你能在这薄膜中看到外界的事物,但你同时是独立的个体,只能通过一种自我宣泄的方式将薄膜捅破,这才回到了生活的世界,于我,村上春树的作品的确具有无以名状的力量。
刚读此书,扉页是一段话,恕我才疏学浅,并不清楚这段话的出处,“这是巴纳姆与贝利的马戏世界,一切都假得透顶,但如果你相信我,假将成真。”预感告诉我,这便是序言,与其他书籍不同,只是一段话,其他的都隐藏在这段话的下方。
诸如书的主题大意,故事简介,点评等等,这些都没有。告诉你这是谜底,至于怎样理解是你个人的自由。
真是开玩笑,瞄了一下,什么感想都没有,直接跳过,进入目录。 全书24章,第一章青豆,第二章天吾,第三章青豆,第四章天吾……如此反复,异常另类的结构,是两个故事吗?绝对不是小标题,那究竟是什么东西?不得而知,唯有看书。
正式进入开篇,插一段小插曲,喜欢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总能告诉我一些从来没有听过或看过的东西,完完全全的一无所知,看《挪威的深林》如此,看此书也是如此,第一个进入视野的陌生词汇就是雅纳切克《小交响曲》,一个连输入法都不能自动搜索的名字,知名度可想而知,但村上春树告诉我了,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把看村上春树的书看作是小资生活的象征。回到第一章上,依我理解,开篇就已经把整书的中心主旨揭开——不要被外表迷惑,现实永远只有一个。
经常有这样的感慨,村上春树总是出其不意地告诉你人生哲理,舍弃故事情节也知道这是一句至关重要的话。一章下来,笔尖划过书本的十四处,为数至多令我心惊,一章就记录了十四处,整本下来我的笔记本够用吗?还不包括第二遍仔细阅读,还是在略读阶段。
第二章,与上篇毫无链接,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主角突然变换,青豆转换到天吾,原来是男女主角的名字,稍稍明白了文章的大体结构,从女主角视角转换到男主角视角,合理解释了目录的奇异。读到第二章,更加佩服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观环境描写,恐怕连“精彩极了”都形容不了。
对,我是这样高度评价的,这一点是我最欣赏村上春树作品的地方,通过这些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人物,仿佛一把锐利的刀在雕刻,当你察觉之时,人物已经塑造完成了,由此定格。第三章往后重复着先前的感觉,还是一点关联都没有,看不懂契机的存在,其中夹杂着作者特有的风趣幽默,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提醒你这书不仅不是幽默小说,还联系着重大的题材,女主角是业余杀手,男主角的幕后写作家,从事的都是不见得光犯罪的勾当,联想到这,想笑但笑不出来。
直到第九章,青豆把书名意思揭露,1Q84,故事设定的时间是1984年,女主角却把这个年份为1Q84,Q是question mark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