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讽刺美国人的经典台词
1.一个美国人问苏联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苏联人说:共产主义像美梦,而资本主义就像恶梦了。
2.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谈话。 美国人说道:我敢在白宫外面大喊,里根下台,你敢吗? 苏联人微微一笑说道:你敢当面喊让你的老板滚蛋吗?美国人无语。
3.晚上,美国小男孩迈克独自在家。这时家中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另一边的一个人要找迈克的父母。迈克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法医。迈克回答道:"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电话另一边的人问道:"他们都在哪"?迈克回答道:"爸爸整天在监狱,而妈妈整天在太平间。
4.一个美国人去苏联旅游,在海边的沙滩上碰到了一个正在晒太阳的苏联人。美国人说:跟我去美国吧,我能让你实现美国梦。什么是美国梦,苏联人反问道:那就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成为亿万富豪,美国人回答说。苏联人问道:然后呢?美国人说:那样你就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了。苏联人说:你的美国梦我已经实现了。
5.美国人汤姆问儿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儿子回答父亲:"我想做一个圣诞老人"。父亲惊讶的问:"为什么"?儿子回答:"因为我可以每年休息364天"。
6.一个苏联人去美国旅游,碰到了一个美国乞丐。美国乞丐向这个苏联人要钱,苏联人给钱后问他:你为何成为乞丐的。美国人说:我失业了。苏联人又问:你喜欢苏联还是美国。美国人说:我喜欢美国,虽然我现在是个乞丐,但是我有选票。这回苏联人无语。。。。.
2. 有哪些关于太空的短句子事情
①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在太空生活更富有神秘色彩。自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成功地飞上太空以来,人类已有500多人次进入太空,去太空生活已成为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人和宇宙开拓者梦寐以求[1]的事。在太空生活,微重力(失重)会给人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正是太空生活的特色和乐趣所在。那么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呢?
②太空食品是由航天系统的专家们精心研制开发的,品种丰富多采。每餐饭都是用食品袋提前包好的,每个食品袋上均标有哪一天哪一餐的字样,每袋食品仅供一名宇航员食用。太空食品均为脱水食品,临吃前要用注射器注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放进烤箱里加热食用。
③在太空吃饭的规矩比地面复杂得多。太空仓内备有简易餐桌,餐桌具有磁性,能吸住金属餐具。吃饭时,航天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身体也用坐椅上的带子系紧以免飘动。动作不能太大太猛,以免食物飘走。夹菜要夹准、夹牢;最好用叉子,食物进嘴时要快,以免食物“飞走”。吃饭时严禁说话聊天,那样会使食物飞出嘴外,造成生活舱的环境污染,同时稍不注意还会被吸进鼻腔,容易发生危险。
④在太空睡觉,就不能遵循地面早起晚睡的习惯。由于空间站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载人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通常都在400千米左右,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约一个半小时,这样,在太空舱内睡觉是不分昼夜的,只能按钟点机械地安排睡眠。
3. 关于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
冷战(英语:Cold 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因此称之为“冷战”。 目录 [隐藏] 1 阵营 2 恐怖平衡 3 特征 4 历史 5 相关主题 [编辑] 阵营 美国的主要盟友是西欧、加拿大、日本,而苏联的主要盟友是东欧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到中苏分裂)。
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编辑] 恐怖平衡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热”战(请见相互保证毁灭),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
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剥削劳工”,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极权铁幕”,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 [编辑] 特征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随着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危机,和戈尔巴乔夫(戈巴卓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产国家倒台,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
中国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1979年)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
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
这堵墙分隔了东柏林(属于东德)与西柏林(属于西德),使西柏林孤立于东德内。 [编辑] 历史 冷战历史 起源 1947–1953 1953–1962 1962–1979 1979–1985 1985–1991 纳粹德国的崛起促进了西方盟国和苏联在战时的合作,但从一开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间的合作就充满了不信任和意识形态分歧。
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即使不考虑意识形态分歧,美苏两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也必然会导致二者的对立。沃尔特.拉法尔称美国和俄罗斯帝国早在1900年时就曾因中国东北的发展产生过对立情绪,俄罗斯帝国因在工业方面无法同美国直接竞争而转而寻求自身在远东地区的贸易优势并竭力排除其他大国,而美国则要求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西方世界对冷战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在二战结束后10多年的时间内,很少有学者会挑战美国官方对冷战起因的看法:即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
但是,之后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与苏联的作为同等重要的导致冷战爆发的原因。
简单而言,史学家对谁应该为二战期间结盟的美苏关系的破裂负责以及冷战是否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一种观点(即美国应该负责)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顶峰,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国在道德层面上并不比苏联高多少。
1987年,罗奈尔得•威尔逊•雷根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签署《中导条约》。在冷战后期,历史学家们开始寻求一种后修正主义的解答。
到冷战结束后,这一派观点已经占了上风。这派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
后修正主义学者追随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如1947年对希腊的援助和马歇尔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
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
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
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
4. 压力山大的经典句子
1、人生路上我们懂得舍得,我们快乐而行。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一直寻觅,却忽略了眼前的风景。其实美好都深藏在岁月中,春天的丁香,夏天的细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都是美好。
2、就在这关键时刻沙皇犹豫了起来:有必要弄得这么激烈吗?需要冒这种爆炸性的风险吗?用平和的方式,顺其自然,对肇事者不做特殊追究不是更好吗?
3、这条水流和以前各股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这次不用讲客套,用不着先抓一家之主,然后再瞧瞧怎样处置他的家属。相反,这次一下手就是连窝端,必须全家一起抓,甚至特别留意不让十四岁、十岁、六岁的子女逃掉一个:全家必须一个不剩地出发到一个地方去,一起被消灭。
4、每一天心情总是不好,为了很多事情。总以为别人做的事情在自己眼里是自己做不到,而去感到自卑和怨恨。有时候总是为一些生活的变化而感到烦扰。也许是我不够坚强。也许是我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内心一直想要顽强,却总是轻易被打败。也许我还不够成熟,但一直在努力着,要坚强。
5、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扩展资料: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取材于现实,他的人物都是苏维埃时代的人,但其作品内涵远离苏联文学,肖似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与古典大师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们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索尔仁尼琴摆脱了苏联文学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羁绊,却承继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他延续了果戈理们锋利的批判精神,也继承了他们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并以此为武器抨击社会罪恶,揭露不人道的司法制度戕贼人性,肆意践踏人的尊严,剥夺人的自由,毁掉美好的生命。最终他把许多的罪恶归咎为统治者的专制。这一切与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们十分相似。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美国苏联的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