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君王论>这本书的几个问题
马基雅维里(1469~1527)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列奥·斯特劳斯称他为"罪恶的导师",莎士比亚称"凶残的马基雅维里",如今"马基雅维里主义"成为商业中不讲信用、不讲道德的卑劣经商作风的代名词;不过,恩格斯称赞马基雅维里为"巨人",马克思推崇马基雅维里为近代政治学的先驱。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曾自言给君主们上课,实际上这部《君主论》是给全人类上课。拨开被虚伪的伦理道德所装饰的表象,以理智到冷酷的眼光洞悉事物的本质——你可以否认《君主论》的观点,但你无法否认这个现实世界的本质是被以《君主论》为代表的思想所支配——这就是先哲所无人能及之处。
曾经以为如此的智慧只存在于中国先秦那个群星争辉的年代,直到看过《君主论》后,才由衷感叹古罗马帝国血脉传承的睿智同样让人叹服。
根据以上背景资料
我个人的理解是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句话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只是作者告诉人们,要做君王必须做到心狠手辣,那是君主制度的体制造成的
君主体制下君主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2. 对《君王论》有什么看法
《君王论》是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作者以其平实的语言、惊世骇俗的观点,论述了为君之道。浅读《君主论》一书,我以为其中的闪光点有二:一为政治理论部分,一为军事理论部分。
在政治理论部分,马基雅维里毫不掩饰他对道德的唾弃。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为君者为达到目的不必顾及道德。此观点历来所受非议颇多,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里被称作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第一人。
马基雅维里在其多年的个人政治生活经验以及对古代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了政治目的,道德的善恶是没有必要去过问的。但正如罗素所说的,"不过有时候,当他肯让自己说出他所希求的目标时,这些目标却是我们大家都能赞成的。附丽在他这个名字上面的习见的丑诋,大多乃是由于为善者的愤怒--这些人是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坏事的。"在这一点上,罗素对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显然是抱着赞成的态度。罗素说的或许有理,的确有很多伪善者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是坏事的,但维系人们基本生活的伦理道德绝不是如此简单的就可以被一句话概括成道德就是伪善的。
关于这一点,我以为,马基雅维里以人性恶为基础,进而揭示了政治的规律,的确应该说他发现了真理,这是他的贡献。但是同时,他却又向君主宣扬了这一真理。宣扬真理就是好的吗?我们知道真与善是两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真的东西绝不一定是善的,恰恰相反,很多真的事物却是丑陋的。马基雅维里向君主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并非是宣扬善良之道,而是在宣扬邪恶之术,尽管这是真理,但绝没有人会认为宣扬邪恶之术是正确的,只是被它的真理表面所掩盖了。马基雅维里发现了政治学的真理,这是他的伟大;但他没有努力向善的方面努力,却反过来宣扬这样的真理,我以为,不能不算是其人格的缺陷。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里的最后目的似乎是好的、是善的:无疑,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思想。为了终极目标的功利主义是不是可行我们暂且不论,就眼前目标而言的功利主义绝对是行不通的。马基雅维里写《君王论》不过是为君王牢固其统治而写,再进一层亦不过是为佛罗伦萨、为意大利而写,就算马基雅维里的目标实现了,他考虑过他的这一套理论的负面效应吗?如果这一套思想不仅为君主们所用,而且流毒于全人类,一切人眼中将只有"利欲"二字,这个世界将成为什么样子啊!物质文明之崩溃尚可"复兴",但是精神呢?事实上《君王论》确有其负面效应。在马基雅维里死后400年,意大利在法西斯统治下,曾经隆重重印《君王论》献给墨索里尼。这难道还不算是负面效应吗?如果这也符合马基雅维里的本意的话,那我无话可说了。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部分虽受非议颇多,也的确值得去商榷,但他的军事理论部分还是说得十分在理的。在军事上,马基雅维里强调君主要重视军事,并且要以自己的军队为后盾。正如马基雅维里自己所说的那样:"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以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
3. 最全的古代帝王论
千古帝王我评说
若是公子扶苏即位,或许秦可传二世,三世,乃至万世
若是汉武帝不听江充等小人之言,或许不会有什么巫蛊之祸,太子刘据不会冤死.凭其才德,定是一代贤主
若是曹冲未早逝,兴许也能成就一世霸业.
若是李煜尽起力与国事,也许就没了那么些动人的词了
若是唐太宗三思,又怎会挑中个懦弱的李治,兴许没他大唐盛世还能长几年
若是徽宗更爱江山,北宋何直至此?自己又怎会沦为阶下囚.
若是崇祯做到亲贤远佞,明朝何以早亡,自己上吊落得千古骂名
若是董鄂妃所生之子四阿哥未早夭,玄烨又怎会继承大统,成为千古一帝
若是康熙长子承钴在世,康熙又何必两立两废保成,惹得兄弟相残,自寻烦恼
千古帝王,终免不了成为孤家寡人,了此一生.
4. 《君王论》的潜在价值是什么
《君王论》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复式簿记也是这时产生,这种有趣的契合曾引发会计界的诸多思考)的马基雅维利所著,书名是"论",但非是长篇大论,实是一本小册子,关于君王的,关于政治的,也是关于人民的。
恩格斯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人民讲大课。 ——卢梭 《君王论》适合于各方面人士阅读,对满眼仅盯非常之象而愤愤不平的人,该书可使其心态平静,政治就是政治,不用大惊小怪;对于习惯于长篇大论的学究们,可能会引发另一种学问态度方法的思考;对于会计论文写作者,不仅可借鉴其文风,更可开拓一种会计准则的政治研究新视角;至少,在崇尚"狼"的时代,读罢此书,会有一种"我即君王,君王即我"的心理满足。
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奇在完全脱离子伦理道德来独立研究权术。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有可能使他不顾一切地撕破人类道貌岸然的表相,向我们揭示出人类心灵深处最卑鄙,最肮脏、最奸诈、最残忍的成分。
这本是他为了讨好君主而欲供奉给君主的治国妙方,却从别一方面画出了历代君王的最丑恶的灵魂。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以奸诈、残忍、背信弃义,而最终却往往会被人奉为伟大、英明的领袖:"一位君主如果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将受到每一个人的赞扬。
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的事物所吸引,而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 尽管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的丑恶本性一面,但这本书本身也是一种罪恶,因为它不但无助于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反倒为恶的存在寻求某种合法性。
每一位读完《君王论》的善良读者都会感到悲哀难道人类社会就只能永远辗转挣扎于君主们相互间无休无止的倾轧和践踏之中么?善良的书使人向善,邪恶的书使人向恶。《君王论》淋漓尽致地以一种西方智者的笔触描画了西方统治者,甚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兽性一面,这在20世纪的今天,对以向善为主导力量的东方文化圈来说无疑是一种发人深省的借镜。
东方人应该坚信:凡以暴力和阴谋维持的权力与地位,最终必将为暴力和阴谋所毁;凡是仿效马基雅里权术的人必将最终为马基雅维里式的权术所害。 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16世纪30年代起,《君王论》风靡一时,但在50年代末 被列为禁书,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名誉,进而畅销世界。
欧洲的若干学者都相信,千百年来,《君王论》是人类写过的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之一。 据说,法王亨利四世被杀时,人们发现他贴身带的,竟然是一部染血的《君王论》;路易十四,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国君主,每晚必温习此书,其言:不读此书不能高枕而眠;拿破仑对《君王论》也百读不厌,胜利的联军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从缴获的拿破仑的御车中,发现了一本他写满批注的《君王论》……可以说,现代政治首脑无不是从《君王论》中汲取治世的精髓。
即使他们不当众承认,也在秘室中聆听过马基雅维里的教诲。直至上个世纪的80年代,西方舆论把《君王论》和《圣经》、《资本论》摆在一起,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马基雅维里等前人致力于观察人类曾做了什么,而不是强求人们应该怎么做,使后人得益匪浅。 --英国哲学家 培根 《君主论》一书,我以为其中的闪光点有二:一为政治理论部分,一为军事理论部分。
在政治理论部分,马基雅维里毫不掩饰他对道德的唾弃。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为君者为达到目的不必顾及道德。
此观点历来所受非议颇多,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里被称作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第一人。 马基雅维里在其多年的个人政治生活经验以及对古代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了政治目的,道德的善恶是没有必要去过问的。
但正如罗素所说的,"不过有时候,当他肯让自己说出他所希求的目标时,这些目标却是我们大家都能赞成的。附丽在他这个名字上面的习见的丑诋,大多乃是由于为善者的愤怒--这些人是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坏事的。
"在这一点上,罗素对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显然是抱着赞成的态度。罗素说的或许有理,的确有很多伪善者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是坏事的,但维系人们基本生活的伦理道德绝不是如此简单的就可以被一句话概括成道德就是伪善的。
关于这一点,我以为,马基雅维里以人性恶为基础,进而揭示了政治的规律,的确应该说他发现了真理,这是他的贡献。但是同时,他却又向君主宣扬了这一真理。
宣扬真理就是好的吗?我们知道真与善是两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真的东西绝不一定是善的,恰恰相反,很多真的事物却是丑陋的。马基雅维里向君主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并非是宣扬善良之道,而是在宣扬邪恶之术,尽管这是真理,但绝没有人会认为宣扬邪恶之术是正确的,只是被它的真理表面所掩盖了。
马基雅维里发现了政治学的真理,这是他的伟大;但他没有努力向善的方面努力,却反过来宣扬这样的真理,我以为,不能不算是其人格的缺陷。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里的最后目的。
5. ≤君王论≥是谁写的
《君王论》是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之一,马基雅维里是佛罗伦萨人,生于1469年,死于1527年。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统之前的一个独立的诸侯国,马氏此书于1513年写成,是献给当时统治佛罗伦萨的洛伦佐二世的。他献书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官半职,或者得到若干金币的赏赐。
比起其他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例如希腊的苏格拉底、中国的庄子)来,其写作动机实在不高尚,这也许是搞政治的人与做别种学俨间的人的不同吧。至于书中献给君王的统治之术,其可怕的直率就更令书呆子吃惊了。
如第17章云:"一个君:王不应该顾虑到被谴责为残暴,因为以严刑峻法来对付少数人,比有的君王由于过分优柔之故,让动乱发生,结果造成流血与抢劫,却是更为仁慈的。 ”“由此发生了一个问题,究竟一个为君的人,让别人对他爱多于惧好呢,还是惧多于爱好些?二者难于得兼,所以如果二者必须缺一的话,那未与其为人所爱,总不如为人所惧更加安全。”
他论君王成大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法律,另一种凭暴力。第一种是人的方法,第二种是兽的方法。
不过第一种方法会时常觉得不足的,必须借助于第二种。因此,君王一定要懂得如何善于利用兽法,又善于利用人法。
"《君王论》虽然使书呆子咋舌,却不能不使历来的统治者觉得"深得我心",这便是它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现代的当政者变得讲民主、讲人权了,但马基雅维里的影子有时仍若隐若现,因为政治经验包括政治权术对于当政者的效用是如此之大,马氏对假仁假义的批驳也可以使他们在施严刑用兽法时多少取得一点心理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