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请问“剑扫”是什么意思
“剑扫”关键看扫的是什么,“剑”是主语,“扫”是谓语,推测出宾语就知道“剑扫”是什么意思了。
眉公虽为一代大儒但《小窗》却明显受佛道两家比较大。
佛家有言:“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这里的“剑”可以当佛家的”慧剑“来看。
而且开篇第一卷,集醒讲: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
那么”剑扫“的意思也就很明了了
2. 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四灵》
额 你是要翻译么?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
明至无无明,浑矣台中明月。
见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四灵》。
想到非非想的时候,心灵就像天际覆盖著白云,一片茫然;明白无无明的道理,心灵就像在台中看到一轮明月,那样浑圆。
..
还是详细解释?
“非非想”,指非有想非无想。《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非想”,言非有想。后以“想入非非”,比喻思想的变幻玄虚。“无无明”,指断灭无明。《般若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明”,指痴暗之心,体无慧明。又是一切烦恼的异名。这副对联著重在从修持下功夫。光从空理去作玄想,越想越糊涂;不如实际从体证自性本来清净来契入佛地,圆成佛果。
有联说:“云月相同;溪山各异。”“云月”,比喻障尘和人心。没被层云遮蔽的月亮就像不被障尘染著的自性,是我们内心的真佛,禅师们对这种境界有种种称呼,如“本来面目”,或者也可说是“本来的风光”、“无位真人”、“父母未生之前”、“天地未分之前”、“主人公”等。“溪山”,比喻万物的存在,也可说是“诸法”。万物纷陈,各自有不同的形貌声色。有人说:“佛法虽好,难渡无缘之人。”浑圆的明月自在胸中,修习佛法,多从“无无明”处下功夫,便结下悟道的善缘。
3. 《醉古堂剑归》陆湘客
《醉古堂剑扫》儒家通俗读物,一名《小窗幽记》,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4. 求《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
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具体看
5. “对青天而惧,闻雷震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疑”出自那篇文章
这段话出自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
原句为“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疑”。 译文:君子面对朗朗晴空也会有所担心,听到雷声便不会惊慌失措;君子走在平坦的地面上也会时刻小心,遇到坎坷就不会惶恐不安。
介绍:《醉古堂剑扫》,晚明陆绍珩编著,初版于明天启四年(1624),是一部清言小品集。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清人作伪,改《醉古堂剑扫》为《小窗幽记》,作者姓名改陆绍珩为陈继儒。
故今日所见诸版本《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醉古堂剑扫》博采群书精粹,自先秦至当代(明天启),凡儒释道之经史子集中,诗词歌赋,警语名言,皆锐意搜罗,全书1500余条,可谓是明代清言小品之首。
作者: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存七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
《醉古堂剑扫》在明末天启4年(1624年)刊行。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是天启年间的四色套印本,根据了陆绍珩自序、凡例等情况可知这是初版本,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残本七卷( 全书十二卷) 。
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还藏有日本嘉永6年、明治41年的刻本3种。(明)陆绍珩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
字湘客,松陵(苏州吴江)人,号称唐代隐逸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之后。自序言:"每遇嘉言格论,丽词醒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
卷从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块垒,一扫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
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全书分十二类:醒、情、峭、灵、素、景、韵、寄、绮、豪、法、倩。
6.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释义: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
宠辱不惊:对于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 去留:去是退隐,留是居官。
出处: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
《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幽窗小记》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陈继儒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扩展资料
作者: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名句名言:
《幽窗小记》,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
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窗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