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佛家看待生活的一些句子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1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1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1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1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2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
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
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4.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27.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30.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
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3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35.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36.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2.有德自然香。 43.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6.你要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4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50.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佛家怎样看待生活
佛法中的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指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如理如法完成自己的责任,这就是生活。
佛法中四谛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
所以万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心思、行为(包括言语)中去寻找和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并不足以使我们忘记或放下苦恼,还需要明白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发展,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学理解来说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一切都是自己的作为的结果,没有决定和主宰的神或命运。佛法的教义告诉我们,一切事务都是有因、有缘、而后有果。佛法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著,而各种妄想和执著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是欲望的过度造成我们的苦恼。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烦恼,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佛法讲不执著,不分别,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想做的目的。时时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才是妄执,只有放下欲望的约束执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为达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做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简单而实际的觉者生活。
所以佛教的中心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教导的理论,其实都是在如何“自净其意”上下功夫,做到了就是如理思维、如法处世。
3.佛教如何看待人生
净空法师---人为什么到这世间来?佛答覆是一句话,「人生酬业」。
第二段,「人之所以要到世间来以肉体形式存在,这是为什么?」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为什么要来?他这里也说得很好,是为了做事或还债。佛在大经上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人为什么到这世间来?来干什么的?佛答覆是一句话,「人生酬业」。六道众生出不了六道,你在六道轮回,为什么会轮回?酬偿你的业报,你做的善,你来享福,你造的恶,你来受罪,你过苦日子,就这么回事情。佛一句话给你答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人生酬业。
他这里还有个做事的,做事的是什么?是乘愿再来的,是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度众生的,他是做事的,他不是业力来的,他是愿力来的。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有十法界六道轮回的众生、有佛菩萨应化的。佛菩萨应化是来做事的,就是他来教化众生的。我们凡夫完全是受业力,你自己做不了主,自己要能做得了主,为什么不投胎到好地方去,跑到这里来受罪?业力,统统是业力。大家生在一个地区是共业,有这个共业,没有这个共业不会到这个地区来。所以凡是到这一个地区,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区,都有共同的业力。真正明白了,你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就不一样,就不相同了。
4.佛法中有关于人生路的句子
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
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么想法,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后述很多事都好办。比方夫妻结婚,不要忘记当初你侬我侬谈恋爱的那个最初的感情,当然白头偕老没有问题。
生儿育女是做父母的多少的希望,当然教养儿女也很辛苦,但只要不忘记当初希望生儿育女的那一点心,所以就要心甘情愿地把儿女养育成人。当初你们立志奋斗,希望创造财富,当现在已经达到这种志愿,你也不要忘记你最初那时候想要创造财富做(为了)什么,你要记住这个最初的意念,我要创造财富想要为国家奉献、为社会和谐、为苦难的人救苦救难,但是到了现在要靠你有智慧,怎么样为国家、为民众、为这个社会去做一些奉献。
所以我要跟各位贡献一句,人只要不忘记最初的发心,他就会能增加力量。在佛法里面有一个字,忍耐的忍,对我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
这个忍,不是说我们大家平时在社会里说人家骂我两句,我要忍耐,人家打我一下,我不计较,忍耐,这个不是忍。这个忍有阶段性,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我们有生命,我们要生活,我们要生存,那我们给予我们的生命、生存、生活,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是这个忍。忍是一直以来,它主要的是智慧、是力量,比方说这个人我们先要认识这个世间的万象、世间的前因后果,要认识它。
认识了以后,要有力量接受、要能担当、要能够化解很多问题,能可以支配生活环境,这个社会变了,对我们,它的语言或者告诉我们动作(对我们所做的)好或不好、胜与不胜,我要认识,认识了以后,我要有力量接受,接受了以后,我要能负责、担当,我要能化解,这个大概就是说心甘情愿、不忘初心,拥有智慧、力量,才能处理一切事物。在生活里面一些忍耐是重复的,其实叫法忍,法忍就是这个世间人情世道好坏,种种的环境,就是在佛教里这一切法好或不好,为了能认识、为了能接受、为了能担当、为了能处理,我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来处理世间的事。
你拥有生忍、法忍,当然一个最根本的无生法忍,就是世间你要能自在解脱,就是你要能看破、放下,一切做法不是不美,很多的事情我们只要自己进取,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第二句话就是《维摩诘经》,是一个在家居士,叫维摩诘居士的经文,它里边有一句经文叫不请之友。
我们交什么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说,哎,你怎么没有请我,你怎么没有跟我讲,不过只是人情之常,但是真正的有情人,他不计较有请我不请我,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是好事,我可以做不请之友,不要请,我就要做你的朋友,那个在佛教就称为普善。你们在社会上遇到的人、事很多,有的时候你觉得很有意义,并没有要你、来拜托你,也都是很欢喜地去救苦救难去帮助,那就叫不请之友。
我们拥有了财富,这个财富有一时的财富,有永远的财富,有有形的财富,还有无形的财富,健康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这种人缘、事业顺利都是财富,和谐社会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可以说最有价值的财富,所以当我们什么都有的时候,对国家、对社会、对你们所喜欢的都应该要做不请之友,这样我们才会受到社会更广大的尊敬。第三句要贡献给各位的,有一本《八大人觉经》,里面有一句话叫不念旧恶。
我的朋友好多的人,常常做对不起我的事,(说)对不起我的话,我想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常常把朋友的错误、缺点都记在我的心中,这个负担很重,就是朋友讲朋友的好事,我们要去把它记在心中,有一点错误、固塞,一点一点没化,所以现在就希望我们能够用不念旧恶的心,就是很多不好的事情,从心头把它忘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以不忘也。
那么凡是人家憎恨我们,不可不知。我之憎恨人家,不可不忘也。
人家有恩于我不可以忘记,我有恩于人,应该忘也。人家对我的不好,我要忘记,看人家对我的这种尊重、荣耀,有的时候也要把它严格的(抛弃),不要很傲慢地,去一味自我膨胀,你们的家人朋友社会,你们的资源能供他们多少,但也有人对你们做不足的事情,有的时候大人不记小人过,所以,建言自己,比他好、比他有办法,对一些不道的(事)予以人事,也是不念旧恶。
第四句就是有一本书叫《大乘起信论》,这本书里有一句不变随缘,这说明我们在社会上遇到的各种社会,各种教育、各种人、事、环境,我们可以说,叫做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有什么主张,不变的原则,随缘的应付。有关于性格、道德、人格,我有不变的原则,对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吃一点亏,给人讨一点便宜,要我随时跟着做一些不是不好的事情,我去随缘一下好了。
这个四句经文,一是说我们对自己要记住,我不忘初心。第二句我们就是对国家,我们要做不请之友,像现在新中国的成立建设,现在崛起,所以我们责任重大,因为只有知道你们是社会的中坚,你们的这个财富,你们的这个贡献对国家都有影响,所以对国家要做不请之友。
对朋友要不念旧恶,有的时候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都留个余地,将来可以见面,所以不念旧恶的人忍过了,对未来是有用的。第四。
5.佛教如何看待物质生活方面
有许多人对佛教有着一种偏见,认为佛教只是对思想、道德、情操的锤炼,认为佛教的反对物质生活的,是抛开物质而只追求精神领域的完美,这样,使一部分人面对佛教而止步了。
如吃素,一般人不理解,认为吃素是克制自己,是苦行的一种,有人怕吃素就不敢信佛了,其实,吃素是在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而且实践证明吃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佛教中没有要求信徒必须完全吃素,不吃素一样可以成为好的信徒。 所以,佛教的修学要抛开世俗的成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用佛陀的智慧去思考世间,不是用世间智慧去思考佛法。
我有一个朋友,信佛不长时间,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不信了。为什么?他无奈的说:家里刚刚装修完,爱人怕上香熏黄房子。
我说:不上香一样可以信佛啊。 他很诧异:不上香还算信佛!?有这样的想法,一是初学;二是片面理解了佛教。
佛教是解脱法门,不是枷锁,更不能由于信佛带来烦恼,有些具体问题,就要采取方便法门、要恒顺众生,要随缘就好。 再回到佛教如何看待物质生活?修学佛法而忽视了人的社会价值与经济生活是错误的,佛教是最关心人们的幸福,佛教认为,离开物质生活,思想、道德、情操的提升就无从谈起,佛法被上至帝王,下至乞丐尊崇流传,就是能给人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个利益就包括物质方面的,如果佛教只停留在纯学术上的研究,就不利于百姓的接受,百姓在信佛后没有感到切实的益处,佛法也就失传许久了。
佛教是不把物质生活做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把物质生活只做为完成道业的基础,即借假修真,以色身养慧命而已,物质生活是完成菩提之路的必备条件。如果离开物质生活,那么,人类就失去了修学的保障。
佛教思想与人的思想的区别在于,人是把物质追求当成最主要的目标,把精神追求当成“辅助”的东西,而佛教是将物质当成修学的“辅助”,以物质生活促进精神生活,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富人,往往是勤俭持家、欢喜布施,不刻意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有高尚的思想意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反之,一个精神匮乏的富人,往往是吝啬坚贪、空虚寂寞,不断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等世间一切不能再引起兴趣时,就产生了“穷的只剩钱了”的现象,生活富裕而痛苦不堪,因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约束自己,精神的贫瘠促使他归入没落。 对物质世界佛教告诫人们要放下,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要放下,放下不是放弃,放下的是对物质的贪著,放下是的人类固有的狭隘思想,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追求物质的丰富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如果追求精神的丰富,就很容易被人当成傻子。其实正好相反,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即使处于贫困中,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修学佛法可以随遇而安,不去执着什么,不去贪著什么,在平和的心态下,人的机会是很多的,由于修学佛法而改变坎坷命运的例子很多,改变不是什么神通,举一个例子:某公司招聘,大多数成绩好的没被录取,而一个成绩平常的被录取了。人们不解,老总解释说:面试时,我在门口地上放了几张纸,可没有人拾起来。
只有他拾起来拍打干净,放到桌子上。他懂得珍惜,懂得爱护环境,一个人的学问可以通过再学习而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却是长时间修养得来的,而且从一个小事就可以看出人的思想境界,这个境界是学问无法代替的。
佛教不是反对物质的丰富,而是反对把物质丰富做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丰富,忽视了道德情操的丰富,不论行走何种道路,都将是死路。
6.佛学经典参悟生命、人生的句子
诸法无常,诸法无我.何其自信,本自清静,何其自信,本自具足,何其自信.能生万法,何其自信.本无生灭!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您自己可多听静空法师光碟,书籍,有很多.但如果要看,但一定不要看别人毁谤静空发师的.佛法中,开悟明理者,定无见取见.边见.更加绝无对立.再者.信为佛法学习中的基础.所以,非礼勿看,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者也, 一年多后 附录:佛说八大人觉经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推荐每天做为早晚功课念诵)。
7.佛教如何看待物质生活方面
有许多人对佛教有着一种偏见,认为佛教只是对思想、道德、情操的锤炼,认为佛教的反对物质生活的,是抛开物质而只追求精神领域的完美,这样,使一部分人面对佛教而止步了。如吃素,一般人不理解,认为吃素是克制自己,是苦行的一种,有人怕吃素就不敢信佛了,其实,吃素是在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而且实践证明吃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佛教中没有要求信徒必须完全吃素,不吃素一样可以成为好的信徒。所以,佛教的修学要抛开世俗的成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用佛陀的智慧去思考世间,不是用世间智慧去思考佛法。我有一个朋友,信佛不长时间,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不信了。为什么?他无奈的说:家里刚刚装修完,爱人怕上香熏黄房子。我说:不上香一样可以信佛啊。他很诧异:不上香还算信佛!?有这样的想法,一是初学;二是片面理解了佛教。佛教是解脱法门,不是枷锁,更不能由于信佛带来烦恼,有些具体问题,就要采取方便法门、要恒顺众生,要随缘就好。
再回到佛教如何看待物质生活?修学佛法而忽视了人的社会价值与经济生活是错误的,佛教是最关心人们的幸福,佛教认为,离开物质生活,思想、道德、情操的提升就无从谈起,佛法被上至帝王,下至乞丐尊崇流传,就是能给人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个利益就包括物质方面的,如果佛教只停留在纯学术上的研究,就不利于百姓的接受,百姓在信佛后没有感到切实的益处,佛法也就失传许久了。佛教是不把物质生活做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把物质生活只做为完成道业的基础,即借假修真,以色身养慧命而已,物质生活是完成菩提之路的必备条件。如果离开物质生活,那么,人类就失去了修学的保障。佛教思想与人的思想的区别在于,人是把物质追求当成最主要的目标,把精神追求当成“辅助”的东西,而佛教是将物质当成修学的“辅助”,以物质生活促进精神生活,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富人,往往是勤俭持家、欢喜布施,不刻意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有高尚的思想意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反之,一个精神匮乏的富人,往往是吝啬坚贪、空虚寂寞,不断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等世间一切不能再引起兴趣时,就产生了“穷的只剩钱了”的现象,生活富裕而痛苦不堪,因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约束自己,精神的贫瘠促使他归入没落。对物质世界佛教告诫人们要放下,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要放下,放下不是放弃,放下的是对物质的贪著,放下是的人类固有的狭隘思想,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物质的丰富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如果追求精神的丰富,就很容易被人当成傻子。其实正好相反,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即使处于贫困中,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修学佛法可以随遇而安,不去执着什么,不去贪著什么,在平和的心态下,人的机会是很多的,由于修学佛法而改变坎坷命运的例子很多,改变不是什么神通,举一个例子:某公司招聘,大多数成绩好的没被录取,而一个成绩平常的被录取了。人们不解,老总解释说:面试时,我在门口地上放了几张纸,可没有人拾起来。只有他拾起来拍打干净,放到桌子上。他懂得珍惜,懂得爱护环境,一个人的学问可以通过再学习而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却是长时间修养得来的,而且从一个小事就可以看出人的思想境界,这个境界是学问无法代替的。
佛教不是反对物质的丰富,而是反对把物质丰富做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丰富,忽视了道德情操的丰富,不论行走何种道路,都将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