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良好习惯
1. 朗读中丰富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
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
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
如:《国庆节的晚上》一课,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象,尤其是描写焰火形状的几句话,焰火一个接一个,像一颗颗流星,像一朵朵菊花,像一串串珍珠,像一挂挂瀑布……让人宛如置身在美丽的焰火中,大人看了也觉喜爱,更何况是小朋友呢?我就先让小朋友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再把喜爱的感觉读出来,挑战读,配上动作表演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学生融入了优美的文字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课堂上,我常引导孩子们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合作交流中积累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鼓励他们把课上积累的东西收集在《积累本》中。每学完一单元进行交流,并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2. 背诵中沉淀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人读书,历来是读过来背过去的,读背得多了,肚子里装满了诗词文章,就逐步掌握了读写规律和方法。背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材中的儿歌、短文琅琅上口,语言浅显易懂,通过背诵,让学生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能力。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平时,我也经常进行情境训练,以便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运用、巩固。如《一粒种子》,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学生就把前一课曾经背诵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复述了出来:种子看到了在雨中穿梭的燕子;种子看到了绿色的柳叶,红色的桃花;种子看到了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河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动着尾巴……曾经背诵过的内容顷刻间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自如地运用起来,多么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巩固背诵,沉淀积累。
背诵有助于学生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优秀的诗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像一泓清泉流进学生们的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在学生的耳边。
长期背诵一些优秀诗文,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3. 在语言环境里积累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
写作的基础正是阅读和积累,即不但要广泛阅读,还要懂得积累。 在语言环境里积累,相对于孤立的积累,在课堂上更适合运用这种随文积累的方法,就是随着课文出现及时理解记忆,并运用,如二年级下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里面好词十几个之多,成语“川流不息”“焕然一新”“光彩夺目”等,我指导在理解课文过程中理解了成语意思,并且要求用这些成语造句子,从积累到运用,一气呵成。
还有类似“弯弯的月亮、蒙蒙的细雨”的词组,马上进行练习和应用,这种随文的积累会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4. 运用中内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沉淀积累。如古诗《所见》,插图上牧童坐在牛背上唱歌的图画,让学生说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学生说一个小朋友坐在牛背上唱歌。
于是我告诉他们像这种放牛、放羊的孩子称为“牧童”,他在干吗?我再请学生来说一句话,学生说得很规范: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显然,他们已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
2.如何培养低段孩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用笔记下好词、好句、能拓宽你的思路,丰富你的语言,提高你的能力,当然也就能文如泉涌,妙笔生花。《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提出了一定量的规定,并推荐了一些必读及必背的具体篇目。可见,积累之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们正处于积累好词好句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抓紧积累好词好句,岂不是浪费。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积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方面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预示着他成功了第一步。在我校,通过对全校小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没有专用的摘抄本,没有自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为积累而积累。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让他们准备一个专用摘抄本,并为摘抄本设计精美的封面图案,命一个好听的名字,还可以定期开展评比“积累大王”活动,对于优秀的给予表扬。这样让学生把枯燥的积累变成快乐的享受,在积累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二、明确目的,知道积累什么
第一是积累语言材料。
教材里每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成语、对联、谚语、名人名言、歇后语、绕口令、儿歌、古诗等,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中也有许多妙辞佳句,都是学生很好的积累材料。
第二是积累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例如,《草原》一文,课文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令老舍先生惊叹、舒服,给予作者美的享受。那么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词句来描写美景呢? 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在思考中级积累了好词好句,又能从好词好句中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感。
第三是积累精妙的写法。
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美的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积累抓住重点词语把句子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例如《所见》一诗中“意欲捕鸣蝉”中的“捕”为什么不用“捉”呢?我先让学生仿佛诵读,再比较,发现“捕”比“捉”更准确、更形象,更能表达小孩想得到蝉的欲望。
三、学会方法,知道怎样积累
1.归类积累法
可以将有语言特色的分别归类。如写景物的、写人物的、写场面的、写活动的、写动物的、写植物的等分别归类;还可以把相同部分的集合在一起,如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刀两断 等都以“一”开头;再如:心安理得、心比天高、心不在焉、心潮澎湃、心弛神往等都以“心”开头;还可以把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开天辟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虎头蛇尾、扬长避短 、三长两短、口是心非 、弄假成真、七上八下等;还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AABB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等;ABAB式: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等;AABC式:欣欣向荣、津津有味等;ABCC式:小心翼翼、神采奕奕等;ABB式:绿油油、红彤彤等。
2.美文摘抄仿创法
模仿文中的优美的表达方式仿写句子。例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句子: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可以引导学生仿创:__说:“荷叶是我的__。”
3.熟记法
要写好文章,在于要有好素材,而材料却来源于积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有心,更多的是来源于熟记。书要装到自己脑子里,变成自己的精华才算数。写作技巧也只有在熟记下才能感悟,才能如行云流水。小学教材中要求的必背内容必须让学生熟读成诵。
四、学以致用,巩固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每节语文课我利用5分钟时间,开展4人小组的交流活动。每个同学交流两个好词或一个好句。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积累一下子增加到了原来的4倍,积累快,效率高。如黎舒的小组,李光辉介绍了春暖花开、春风拂面;陈康介绍了花红柳绿、万紫千红;黄美琪介绍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黎倩兰介绍了冰雪融化、泉水丁冬。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掌握了8个词语,从怎么写到什么意思都掌握了,效果相当好。
总之,胸有成竹方能运筹帷幄,小学生只有一如既往长期坚持地去阅读和积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才会突飞猛进,才会 取得更大进步。
3.如何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古诗词大多意境优美,有许多流芳千古的佳句,积累多了,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表达也就能出口成章了。在平时教学中我是按照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的:
一、充分利用课前古诗朗诵活动。
充分利用课前古诗朗诵的时间,开展一些积累语言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累了哪些佳句,也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中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环节等等。比如: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句后,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用不同诗句表达画面意思。一位小孩放学回家,正在敲门。可以用那句诗来形容?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回答:小扣柴扉久不开……对学生采取轮流制,进行循序渐进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活动目的是使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和展示语言的机会,且在活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充分利用阅览课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词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在阅读课上学生可以互换阅读,也可以小组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学生小组一起积累,最后达到了资源共享。比如:让学生描写雪的壮景,学生活学活用争先恐后的表达: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注重积累形式的多样化
除了可以让学生自由积累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要求去积累,比如:让学生把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有关爱国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也可以阅读同学的摘抄本,把他们本子中的精美语句再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让学生从平时便注重基本功——词语、句子的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的宝库,从而为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
4.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和运用
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让学生从平时便注重基本功——词语、句子的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的宝库,从而为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
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可见阅读积累对习作的重要性。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阅读不积累,一到习作课习作时就像挤牙膏一样挤。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呢?在平时教学中我是按照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的:一、准备摘抄本,并自主设计封面:首先让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摘抄本,并为自己的摘抄本命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采花集》、《采蜜集》、《百花园》、《杂草园》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精美的封面图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摘抄好词佳句这项活动倾注了浓厚的兴趣。
书名、封面都是学生花了很多心思设计出来的,那意味深长的书名、精美的封面图案设计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去积累好词佳句的积极性,为自己今后的习作积累各个方面的素材。从此学生把枯燥的积累变成快乐的收集,在语言的世界里自如的翱翔。
二、采蜜——教授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摘抄也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具体方案,直到扶着学生上了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1、学会分类积累。
作家手中的妙笔生花,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美精典的语句。有描写动物的敏捷机智,如写翠鸟,“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有赞美植物的品质,如写橡树,“挺立着一棵高高的像树。
它是那么的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有描写大自然优美风光,如写溪水,“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
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 这些绚丽多彩,渗入意境之美的语句,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能力。
可以积累的好词佳句很多,面很广。因此我让学生给自己的摘抄本分为几大块:大自然篇、动物篇、植物篇、人物外貌篇、心理活动篇等等。
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分类摘抄到相应的板块中,以便于自己在习作中查阅。2、从课本中挖掘积累的素材。
语文书是最好的积累材料来源之一,所以我从课文入手,因为教材中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易学易诵,可供学生鉴赏或临摹。比如:在学了《燕子》这一课后让学生把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句了摘抄下来。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是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学生在今后习作中遇到写动物外貌,就可以借鉴。
3、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自觉养成及时积累的好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句,这写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
归定学生每人至少有两本课外书,主要是包括作文选,并给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互换阅读。在阅读中发现好词佳句,就及时积累起来。
比如:把有关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积累起来,有学生积累了“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满人间、春雨绵绵”等好词。4、积累形式不一,可以多样化。
除了可以让学生自由积累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要求去积累,比如:我让学生把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有关描写天气变化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也可以阅读好同学的摘抄本,把他们本子中的精美语句再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中,据为己用。
三、酿蜜——学会将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
语文教学易犯的毛病是失败的积累,也就是为积累而积累。大多数老师感兴趣的是词句在摘抄本上作呆板的整齐排列,而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生动运用并加以内化。
实践证明,毫无运用意识的积累是徒劳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运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表达的基础,而运用能强化、深化发展原有的积累。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使语言内化完成语言知识的建构,还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创造性表达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的。 1、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
充分利用每节课讲课前的三分钟,开展一些积累语言的活动。可以说说自己积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也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中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环节等等。
比如: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后,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用不同成语表达画面意思。一位老大爷眼含泪水,激动地说:“盼了一个世纪的奥运会终于在家门口举行……”这时候老大爷的心情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回答:“惊喜万分、喜极而泣、热泪盈眶、激动万分、老泪纵横、百感交集……”对学生采取轮流制,进行循序渐进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这一活动目的是使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和展。
5.如何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古诗词大多意境优美,有许多流芳千古的佳句,积累多了,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表达也就能出口成章了。在平时教学中我是按照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的:
一、充分利用课前古诗朗诵活动。
充分利用课前古诗朗诵的时间,开展一些积累语言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累了哪些佳句,也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中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环节等等。比如: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句后,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用不同诗句表达画面意思。一位小孩放学回家,正在敲门。可以用那句诗来形容?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回答:小扣柴扉久不开……对学生采取轮流制,进行循序渐进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活动目的是使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和展示语言的机会,且在活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充分利用阅览课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词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在阅读课上学生可以互换阅读,也可以小组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学生小组一起积累,最后达到了资源共享。比如:让学生描写雪的壮景,学生活学活用争先恐后的表达: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注重积累形式的多样化
除了可以让学生自由积累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要求去积累,比如:让学生把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有关爱国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也可以阅读同学的摘抄本,把他们本子中的精美语句再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让学生从平时便注重基本功——词语、句子的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的宝库,从而为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
6.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和运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阅读中用笔记下好词、好句、能拓宽你的思路,丰富你的语言,提高你的能力,当然也就能文如泉涌,妙笔生花。《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提出了一定量的规定,并推荐了一些必读及必背的具体篇目。
可见,积累之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们正处于积累好词好句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抓紧积累好词好句,岂不是浪费。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积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方面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预示着他成功了第一步。
在我校,通过对全校小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没有专用的摘抄本,没有自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为积累而积累。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让他们准备一个专用摘抄本,并为摘抄本设计精美的封面图案,命一个好听的名字,还可以定期开展评比“积累大王”活动,对于优秀的给予表扬。
这样让学生把枯燥的积累变成快乐的享受,在积累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二、明确目的,知道积累什么 第一是积累语言材料。
教材里每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成语、对联、谚语、名人名言、歇后语、绕口令、儿歌、古诗等,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中也有许多妙辞佳句,都是学生很好的积累材料。 第二是积累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例如,《草原》一文,课文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令老舍先生惊叹、舒服,给予作者美的享受。
那么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词句来描写美景呢? 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在思考中级积累了好词好句,又能从好词好句中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感。 第三是积累精妙的写法。
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美的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积累抓住重点词语把句子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例如《所见》一诗中“意欲捕鸣蝉”中的“捕”为什么不用“捉”呢?我先让学生仿佛诵读,再比较,发现“捕”比“捉”更准确、更形象,更能表达小孩想得到蝉的欲望。
三、学会方法,知道怎样积累 1.归类积累法 可以将有语言特色的分别归类。如写景物的、写人物的、写场面的、写活动的、写动物的、写植物的等分别归类;还可以把相同部分的集合在一起,如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刀两断 等都以“一”开头;再如:心安理得、心比天高、心不在焉、心潮澎湃、心弛神往等都以“心”开头;还可以把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开天辟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虎头蛇尾、扬长避短 、三长两短、口是心非 、弄假成真、七上八下等;还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
如:AABB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等;ABAB式: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等;AABC式:欣欣向荣、津津有味等;ABCC式:小心翼翼、神采奕奕等;ABB式:绿油油、红彤彤等。 2.美文摘抄仿创法 模仿文中的优美的表达方式仿写句子。
例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句子: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可以引导学生仿创:__说:“荷叶是我的__。” 3.熟记法 要写好文章,在于要有好素材,而材料却来源于积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有心,更多的是来源于熟记。
书要装到自己脑子里,变成自己的精华才算数。写作技巧也只有在熟记下才能感悟,才能如行云流水。
小学教材中要求的必背内容必须让学生熟读成诵。 四、学以致用,巩固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
每节语文课我利用5分钟时间,开展4人小组的交流活动。每个同学交流两个好词或一个好句。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积累一下子增加到了原来的4倍,积累快,效率高。如黎舒的小组,李光辉介绍了春暖花开、春风拂面;陈康介绍了花红柳绿、万紫千红;黄美琪介绍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黎倩兰介绍了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掌握了8个词语,从怎么写到什么意思都掌握了,效果相当好。 总之,胸有成竹方能运筹帷幄,小学生只有一如既往长期坚持地去阅读和积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才会突飞猛进,才会 取得更大进步。
7.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如果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先培养学生学会积累的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贮存于脑海中,并内化为深层次的知识,在今后学习中不断运用,让自己的写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写出自己的感受。
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笔者作以下一些探讨,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前人的认知成果,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
如果学生积累的素材越多,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吕淑相先生说:“课外阅读抓的好,对学生帮助很大。
文章写的好的学生恐怕都得力于课外阅读。”的确,书读得多了,会增强学生语感,丰富自身的语言,才能从多方面吸收营养,更好地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阅读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决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正确学会选择阅读,精泛结合,广泛猎奇,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涉及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读物,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增长智慧,积累语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我们只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二、利用网络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缤纷的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阅读和思维习惯。
由于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充实,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只要学生轻轻点击鼠标,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的知识和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和思考空间,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学生在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时,通过“复制”“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中,并及时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总结和运用。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与同学进行沟通信息,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去伪存真,激发写作热情,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网络给学生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学生创设出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为积累写作素材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三、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学会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拓宽生活的领域,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历练作文,作文的内容就能充满生活的气息,就会具有时代感、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最近,我区政府提出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程,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进行调查了解,了解自己家乡的环境,领略家乡的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农业,感受家乡的秀美风景,开拓他们的视野,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从而让生活真正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时,我们要多方创设机会,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去发现他们周围的事情、人物、场景,让学生零距离贴近了现实生活,更好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
四、坚持写日记,积累好素材 日记是一种积累素材的过程,是人们记录每天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的一种写作形式。写好日记,对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号召学生每天书写一篇观察日记,从观察日记入手,注意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做到见中有感,闻中有思,逐步养成勤观察、多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并把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积累储存,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动笔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告诉了学生要勤动笔,多写,多记,这样才有更多的写作话题和灵感,才有更宽的写作思路和空间,表达起来更加流畅、形象、生动,文字会呈现整体的协调和优美,写作必然会越来越准确、精彩。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主体意识,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积累素材,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生才有底气布局谋篇,从而说实话,抒真情,写出好文章来。
8.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
写出的作文不是假话、空话太多,就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语言苍白,缺乏个性。究其原因,是学生心中缺乏鲜活的个性材料。
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素材,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充分说明文章原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
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儿歌,童谣、古诗词;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时间久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
学生形成的语言积累习惯,也可终身受益。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
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穿越古。现在的小学生普遍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
写出的作文不是假话、空话太多,就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语言苍白,缺乏个性。究其原因,是学生心中缺乏鲜活的个性材料。
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素材,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充分说明文章原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
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儿歌,童谣、古诗词;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时间久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
学生形成的语言积累习惯,也可终身受益。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
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博采众长。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
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学生家庭存书等,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均可作为阅读材料。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还可分类整理,以便熟记。
并进行随时抽查和定期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笔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二、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
因此,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储蓄富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材料。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
而学生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是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只有引导学生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了解生活。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
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否则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学生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比千斤重。
如城市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现代化的游乐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秀丽的山川,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等。在家里,爸爸、妈妈讲了什么新闻;客人来了,谈了什么有意义的话题;上学路上,看见了那些新鲜事物;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哪些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作文并不神秘,而是使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参观、访问、做客、故事会、文娱体育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小制作、家务劳动比赛、各种智力竞赛等,都是很有意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投身于活动全过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
春天,带他们去春游,去郊外放风筝,尽情享受可爱的春光;夏天,带学生到大海边玩耍,尽情享受夏天的热烈;秋。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