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名句赏析
以“秋”为题材的抒情散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堪称名篇,并一直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北方人,很少有读了此文不为之感染的。这和作者对北方的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味是分不开的。体味之深,才能抒写之真。再加上作者多年的南国客居,思念之情早已不能自已,敏感的心灵一旦被北平的四合院儿抚摩,作者的眼泪似乎都要流了下来。所以作者笔下的秋景秋情朴素真切动人,浅易的文字流淌着深沉的艺术魅力。因此,文中有一些句子看似好懂,实则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才能真正品味出作者笔下秋的深刻。下面就其中含义深刻的难句略作品味赏析。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以名花和美酒喻秋旨在说明“秋”不是一种高贵的事物,“秋”不过是大自然普普通通的一种季节更替。“名花”总是具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姿态,其开放时总是处于一种很柔和很内敛的状态;美酒呢,首先是不能太“烈”,当然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喝,而应以品为主,“品”到半醉便是恰到好处。作者认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正是说“秋”是普通的花、普通的酒。秋是开放在原野的野花,开放时是那样的泼辣和肆无忌惮——花的色香味赤裸裸地展示无遗;秋是北方的白干老酒,烈辣十足,像“二锅头”,要端起大碗,一饮而尽,大醉之后,还喊着痛快痛快——喝这样的酒才过瘾。因此,要想饱尝这野花白干酒似的秋,必须处于一种“全开全醉”的状态,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秋。而北国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这句是写场景。人不是立在斜桥影里,而是在树底下,这树又长在桥头。“斜桥影里”是桥的影子在夕阳照射下投射的阴影。“雨后的斜桥影”与“树”同是“咬着烟管”的人的背景图案。此句意为:雨后,夕阳即将西下,石桥投下了歪斜的影子,桥头的树底立着一个(或几个)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斜桥影”又给我们暗示了夕阳的存在,而夕阳又更加增添了秋天傍晚快来时的清冷和悲凉。“斜桥影”不仅是桥的整体轮廓,还仿佛看到了桥上的栏杆投射在桥面形成的斑驳的阴影。不仅如此,它还暗示了桥下潺潺的秋水,使我们想起了“秋水日潺湲”“秋水浅平沙”这样的诗句。如果再让桥头上的树渗入这组意象中来,真是木叶落纷纷,飘零逐流水。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从内容上看,由“阵”而“层”,写出了秋雨的量小。“层”字在表现秋雨的形象性方面是“阵”所没有的。但作者很显然不在此方面考虑,他说“平平仄仄起来”,显然是韵律。韵律怎么“层”比“阵”好呢?我们不妨划一下两种说法的平仄。“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而这正是符合近体诗的平仄规律的,所以韵律更好。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个句子也不好理解。“颓废”是意志消沉、精神委靡的样子。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这样的人,怎么能写出赞颂秋的文字?在他们的眼里,应当是见秋而悲。而事实上中国古代文人,也确实写了许多悲秋的文字,连刘禹锡都认为“自古逢秋悲寂寥”。再则从本段后文作者所举的例子来看,欧阳修的《秋声赋》悲秋无疑,苏轼的《赤壁赋》则非悲秋,却是很鲜明地表现出在秋之长江所得到的乐趣。可见文中所谓的“颓废”还应该有一层意思,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流连湖光山色也被归入“颓废”这一行列。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往往是志不得伸,抱负难以实现,只好借山水排遣苦闷。正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国文人正是在这种人生状态下写出了许多不仅赞颂秋,还赞美大自然的名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2.故都的秋清的句子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郁达夫 《故都的秋》
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 《故都的秋》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 《故都的秋》
3.描写北国的秋的句子如题我是写《故都的秋》的读后感但是
落叶染作金黄色,或是朱红柑桔色.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蝴蝶.但紧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继而落叶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方林区放眼望去全是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片片落叶,秋蝉残声,看似秋是悲凉的,但这绝不是秋的主旋律.秋带给人们的是成熟,是收获,是欢欣,是鼓舞.看那满山红透的枫叶,在尽情渲染着秋的热烈.一片片黄色的大豆、红色的高梁在向人们招手示意,今年丰收了;一排排的苞米,一行行的谷子在向人们高声呐喊,今年丰收了;一片片的白菜,一畦畦的土豆,在向人们欢呼,今年丰收了;一棵棵果树上,红色的萍果、黄色的白梨、紫色的葡萄、红色的山丁子、黑紫色的都士及臭李子缀满了枝头……向人们展示着秋实累累,瓜果飘香.地里、山上人们在忙着收获秋实,乐此不疲,欢声笑语,回响在蓝蓝的天空,渲染着一派秋收繁忙的景象.秋天带给人们的是实惠、收获,是喜悦,是希望.这是秋天永恒的主旋.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果实累累,红叶满山的季节.人们在这里收获秋实,品尝秋味.欣赏清新亮丽的秋天组图,呈现出来的秋韵带人们无限的美感.迷人的秋景:蓝天、白云、绿水、白桦树、金黄落叶铺满地,青松红叶映成辉.远山近水,草地美石,自然组合.一处处秋景,一幅幅秋画,尽情渲染着秋意浓浓,秋韵俊美.令人心旷神移,美不暇接。
4.故都的秋直接抒情的句子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故都的秋》
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 秋",其实是郁达夫的" 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现的"种种衰亡的生命" 正好显示了作者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情感态度,并由此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5.品《故都的秋》中的句子
在江南,每到秋
我总要想起故都的秋
那陶然亭的芦花
那钓鱼台的柳影
那潭柘寺的钟声
那城隍人的浓茶
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
将近十余年了
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
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江南,每到秋
我总要想起故都的秋
那西山里的虫唱
那玉泉边的夜月
那香山上的红叶
那残知了的嘶叫
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
将近十余年了
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
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江南,每到秋
我总要想起故都的秋
那斜雨中的伞花
那屋角落的枣子
那梧桐叶的落寞
那悠闲人的烟管
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
将近十余年了
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
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江南,每到秋
我总要想起故都的秋
那诗人写的文字
那秋士泛的愁怨
那囚犯生的眷恋
那女子起的相思
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
将近十余年了
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
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江南,每到秋
我总要想起故都的秋
那老白干的醉意
那面馍馍的香味
那儿女们的目光
那车夫滴的汗水
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
将近十余年了
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
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诗意寻踪:以间隔反复的手法,描写故都的秋,强调对故都的风物和人的怀念感情,加深读者的思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