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张岱《金山夜戏》赏析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 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从大地名到小地名, 从抽象到具体,逐渐聚焦到事件上.白居易《琵琶行》序开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是一种习惯表达程式. 随之叙述节奏加快,描述对象变得更细致:“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这种鼓胀的情绪形成事件的推动力,“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这是过渡,如戏曲的过场,也是预谋的展开.叙述节奏加快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然后叙述进程稍作停留,形成情感的最后积蓄、酝酿,对阅读期待作故意的“痛”并“快”的延宕(这是作者和读者一种默契):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然后迅速抖开包袱,悬念迅速的解除: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戏剧效果是“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而实际观众看戏,实际也成为被“我”看的对象,戏中戏的视角.这个时候,赋体中主客对话模式中的“客”出现了: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但这个“客”与汉代大赋与抒情小赋中不同,不再作为对立方和自我设置的障碍,被“主”驳斥和反对借此达到超越的目的,不再有这种强势,而是被极大地弱化了. 与宋代赋体散文中的“客”联系紧密一些.“客”在赋体散文的功能不失补充和制衡作用,成为 “主”自我的分裂和冲突的外化.仍然是一种前代赋体中的冲突和对立,但呈现内化和弱化的趋势. 到了晚明小品中,本文的“客”角色地位的退化和变形,而“主”更为突出,这也可以说明晚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客”的形象更加缩小,成为陪衬,甚至道具,只是借助“客”这种视角作自我观照,自 我欣赏了.。
2.求 张岱《金山夜戏》赏析
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惊吵众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
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
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
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3.张岱 金山夜戏 翻译 赏析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二年(1611年),中秋后一日 (八月十六),我经由镇江前往兖州。
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口袋,比喻圆圆的月亮)中倾泻如江水,江中波涛吞吐,露气(朦胧的水气)吸收了月光,喷薄至天都是白色。
我感到极大的惊喜。移舟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一路都十分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疏疏落落如同残雪。
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为韩信为刘邦扫平齐地后,欲自立为王的事)等几出戏。锣鼓喧天,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多在中老年人身上的赘肉性的眼科疾病),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看着我们),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问。
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山僧送我们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是鬼。
这一段是张岱记叙少年时代的游记,莫名其妙地半夜突然到山寺演戏,吓坏众人。是世人不敢为的“狂行”。
4.求 张岱《金山夜戏》赏析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 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从大地名到小地名,
从抽象到具体,逐渐聚焦到事件上。白居易《琵琶行》序开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是一种习惯表达程式。
随之叙述节奏加快,描述对象变得更细致:“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这种鼓胀的情绪形成事件的推动力,“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这是过渡,如戏曲的过场,也是预谋的展开。叙述节奏加快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然后叙述进程稍作停留,形成情感的最后积蓄、酝酿,对阅读期待作故意的“痛”并“快”的延宕(这是作者和读者一种默契):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然后迅速抖开包袱,悬念迅速的解除: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戏剧效果是“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而实际观众看戏,实际也成为被“我”看的对象,戏中戏的视角。这个时候,赋体中主客对话模式中的“客”出现了: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但这个“客”与汉代大赋与抒情小赋中不同,不再作为对立方和自我设置的障碍,被“主”驳斥和反对借此达到超越的目的,不再有这种强势,而是被极大地弱化了。
与宋代赋体散文中的“客”联系紧密一些。“客”在赋体散文的功能不失补充和制衡作用,成为 “主”自我的分裂和冲突的外化。仍然是一种前代赋体中的冲突和对立,但呈现内化和弱化的趋势。
到了晚明小品中,本文的“客”角色地位的退化和变形,而“主”更为突出,这也可以说明晚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客”的形象更加缩小,成为陪衬,甚至道具,只是借助“客”这种视角作自我观照,自
我欣赏了。
5.张岱 金山夜戏 翻译 赏析
一、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
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
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 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我喊小仆人把唱戏的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亮的灯火,演唱韩蕲王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的戏。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 他们慢慢定晴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到了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
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二、整体赏析 张岱是一位负奇才的杂家,他在戏曲方面造诣尤深,同时,他又是一位戏曲作家,可惜其戏曲作品未能流传下来。张岱写戏,不过是偶然为之,所谓“游戏词场”,但他酷爱戏曲艺术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则《金山夜戏》足以说明他的戏瘾之大。 他出门要带上戏班子,羁旅途中,风尘仆仆,且又在深更半夜,这位宗子先生竟然突发奇想,在金山寺大殿前唱起戏来,弄得僧人睡梦中惊起,茫茫然不知何故何为。
细细想来,其中缘故自可寻得,张岱急呼小仆命串戏绝非全无端由。 首先,是人的情绪非常之好,停舟江口,月光溶溶,江涛漭漭,因之才有“余大惊喜”之情绪。
于是乘兴又开船游于江上,这个乘兴,当是忽发奇想的第一契机,时至二鼓,来到大殿前,景致又自不同:四围寂寂,月光如霰。这又是一个刺激,人的情绪更加兴奋。
其次,也是更主要的,是由于金山寺这个特定的地方,古往今来,就是征伐麈战之处。 油然间,作者想起了与京口有关的历代兴亡遗事:王濬楼船,旧垒神鸦,京江怒涛,金山战鼓,……当年韩世忠,梁红玉就是在这里以八千兵勇大败兀术金兵十万。
因而,作者遂有“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之想。 当时作者是赴兖州途经镇江,参读《陶庵梦忆》卷四之《兖州阅武》中有“辛未三月,余至兖州”的话,可知此行历时不短。
由此推测,作者大概是在游历访古。金山夜戏演的是武戏,到了兖州又有阅武之举,这隐约透露出作者这一时期对国力不支所感到的忧虑,联系明亡后他对故国的深沉怀念以及“披发入山”,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的气节,颇有助于了解张岱其人的思想。
三、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
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张岱出身官宦世家,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优游岁月。
崇祯二年(1629),作者北行往兖州探父,带着家中戏班,道经镇江,即兴在金山寺演唱了戏剧。作者追忆起往昔的少年豪情,创作了此文。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
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于仕宦世家,早年过着富裕的生活,喜爱游山玩水,通晓音乐戏剧。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见大势已去,才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 他在散文上的造诣高,体裁广,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间口语融入到散文之中。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
6.金山夜戏阅读答案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 作者张岱生活于明清换代之际,崇尚个性自由解放。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②兖:兖州,位于山东省。
③日晡bū:傍晚时分。④舣yǐ:停船。
⑤噀xùn:喷洒。⑥韩蕲王:南宋名将。
9.解释加点字。(4分) (1)移舟过金山寺( ▲ ) (2)已二鼓矣 ( ▲ ) (3)徐定睛 ( ▲ ) (4)视为何许人 ( ▲ ) 10.下列加点字与“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以钱币乞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以光先帝遗德 11.翻译句子。
(4分) (1)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 (2)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 12.《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2分) ▲ 参考答案: 9.(4分)(1)到 (2)击鼓;打鼓 (3)慢慢 (4)处所(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 B 11.(4分)(1)(2分)月光洒进(照射)树林,稀稀落落地,如同残雪一般。(得分点:“漏”,“疏疏”) (2)(2分)戏演完了,天将要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每句2分) (得分点:“完”,“曙”。) 12.(2分)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沉醉于自然风景;(1分)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1分)。
(写出“洒脱不羁” 得1分;“沉醉于自然风景”得1分。意思对即可)。
7.金山夜戏 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
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我喊小仆人把唱戏的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亮的灯火,演唱韩蕲王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的戏。
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他们慢慢定晴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到了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扩展资料
一、原文
《金山夜戏》出自明末 张岱《陶庵梦忆》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二、整体赏析
张岱是一位负奇才的杂家,他在戏曲方面造诣尤深,同时,他又是一位戏曲作家,可惜其戏曲作品未能流传下来。张岱写戏,不过是偶然为之,所谓“游戏词场”,但他酷爱戏曲艺术却是显而易见的。这则《金山夜戏》足以说明他的戏瘾之大。他出门要带上戏班子,羁旅途中,风尘仆仆,且又在深更半夜,这位宗子先生竟然突发奇想,在金山寺大殿前唱起戏来,弄得僧人睡梦中惊起,茫茫然不知何故何为。细细想来,其中缘故自可寻得,张岱急呼小仆命串戏绝非全无端由。
三、名家点评
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林邦均:文章描写了八月十六的长江月夜景色:江天因“月光倒囊入水”,由江涛吞吐露气,而“噀天为白”;林间因“林下漏月光”,而“疏疏如残雪”,两景各具特色,刻画传神。叙写漏夜演戏,既有“盛张灯火”,“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等热闹场面的渲染,又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的特写,两者相映成趣。
正因为老僧对演戏系“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所以才有戏罢曲终,尚不知“是人、是怪、是鬼”的结尾,表达的是山僧不知是梦,是真,还是戏的心态,极富情趣。
四、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于仕宦世家,早年过着富裕的生活,喜爱游山玩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见大势已去,才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诣高,体裁广,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间口语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