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卫风·氓》重点句子有哪些
《氓》是诗经中的经典,整首诗都很重要,希望你还是努力地全背下来比较好,因为它可以起到一个公式般的作用,学会了它在许多方面都会触类旁通的.如果一定要画出重点的话, 可以给你几个参考.1.比和兴的艺术手法 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2.顶真修辞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3.出现重点词汇的重点句子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希望能够帮到你.。
2.氓 经典句子
氓,民也。
——《说文》。按,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而不忧民氓。——《战国策·秦策》 以宽民氓。
——《淮南子·脩务》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 古代称百姓〖thecommonpeople〗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诗·卫风》 氓家无积而衣服修。——《管子·八观》。
注:“谓民家” 又如:群氓(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蔑称);氓黎(民众,百姓);氓家(民家);氓庶(百姓);氓萌(民众);氓智(人民的聪明才智);氓俗(民俗) 野民,周朝指居住在鄙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rustic〗 奸巧边萌(氓)。——《史记·三王世家》 又如:氓隶(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通“泯”。
灭,尽〖eliminate〗 庄王之氓社稷也。——《韩非子·有度》。
3.诗经氓中女子宽慰氓的句子
诗经氓中女子宽慰氓的句子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氓
作者: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希望能帮助到你
4.在 氓 中写女子不愿和氓终老的句子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氓》理解性默写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 。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 , , , 。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同六班4)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答案
1.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0.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氓》中表现赋比兴的句子、、有哪些
《氓》:出自先秦佚名
比兴诗句如下: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译文: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译文: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扩展资料:
《氓》运用比兴手法的好处
一、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二、内容上
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
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