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又叫做“长短句”,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随着什么( )灭亡
明朝时期词是最衰败的,词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元金时期,元曲很著名,词已经开始衰败,但不乏一些著名词人,如元好问段成已等,明代才是词坛和诗坛最衰败的时期。故清代一著名文学家曾说:“词致于明,而明亡矣。”但这不是说明代就无词了,陈子龙等人的词也可说是精致可读,但整个明代也没有过著名词人出现。词在清代又复振兴,纳兰性德的词曾冠绝当世。
要说随着什么灭亡,恐怕要说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之后,五四运动时提倡白话文,拗口的古文逐渐退出文学舞台。词也就随之灭亡了。
2.宋词的起源与发展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目录 简介 派别 价值 初期 升华 类别 发展历程 发展 起源 词牌 高峰 音乐文学 宋词派别 婉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豪放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宋词选读 同名图书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简介 派别 价值 初期 升华 类别 发展历程 发展 起源 词牌 高峰 音乐文学 宋词派别 婉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豪放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宋词选读 同名图书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宋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价值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初期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
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
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升华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
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编辑本段类别 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分。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发展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
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起源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牌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
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 李清照 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
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最长的词调。
3.词最初的起源是什么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 有长短句、曲子、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起于五代与唐,盛于宋。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的改变而改变。
明代徐师把词的形式概括为:“调有定 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总的来说,词的 形式有以下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
一般说,词牌并 不是词的题目,只是相当于词谱而已。到宋 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牌下面另 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般词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 的,有一定的格式。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 平仄,且每个词牌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 相同。
4.词一般都分上下两阕(或上下两片), 极少数只有一阕,或三阕以上。
4.宋词起源于哪个时期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
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
“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
“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
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5.词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词的起源问题,学界众说纷纭。
清代著名词论家汪森在《词综序》中指出:“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
周之 《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是非词之源乎!”他认为有诗就有词,诗词同时出现,《诗经》中长短句相杂的诗实际上就是词的雏形。 这种提法是根据词最明显的长短句这一特征追溯了词的起源。
同时,也在另一方面纠正了不少人把词视为“小道”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地位。不少学者都认为词起源于汉乐府。
因为词与乐府诗歌都具备句式长短参差错落和能够合乐歌唱两大特点。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写道:“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实一也。
”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也说:“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清潭献《复堂词话•复堂词录叙》说:“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
词起源于乐府的这种说法在清代词论家中尤为盛行。明代以后,关于词的起源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
明代杨慎《词品》卷一说:“填词起于唐人,而六朝已滥觞矣。 ”清代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一 说:“梁武帝《江南弄》云:‘群花杂色满上林,舒芳曜采垂轻阴。
连手蹀践 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
中人望,独踟躇。’此绝妙词,在《清平调》之先。
又沈约《六忆》云:‘忆眠时,人眠独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不须牵。
复恐旁人见,娇羞在烛前。 ’亦词之滥觞。”
南朝齐梁时期,诗的平仄声律都 得到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各种清乐和雅乐的传唱也日益普遍,诸如《江南弄》这类人乐合律的长短句的诗,与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就是 词的雏形,词起源于齐梁时期的这一说法开始流传。其实,关于词的起源问题,最流行的说法是词是从近体诗发展而来的,起源于初唐、盛唐。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唐初多五七言,唐中后渐变 为长短句。”他认为词在平仄声律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早期的词都以五、七 言律诗的句式为主,并非凭空而来,只有律诗的高度成熟才会导致词的形成。
《全唐诗》卷三十二是这样解释的:“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并其和声作实字,长短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 ”另外,词的别称“诗余”也说 明了词对诗有一种继承关系。
“诗余”说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词在诗以后出 现,另一种是作诗之闲余去作词。两种解释都符合词产生于近体诗这一说法。
此外,许多现代学者纷纷从音乐方面入手,去探究词的起源。因为词除了有“诗余”、“长短句”的别称外,还有如“乐府”、“曲子词”等很多别 称,这些别称从另一角度揭示了词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目前有些学者认为,词的形成与隋唐时期产生的燕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燕乐是由西域音乐结合中原民间音乐而形成的一种流行音乐,它一出现便迅速取代了中原旧乐而风靡一时,而“配合燕乐乐曲的歌辞就是词”(唐圭璋《论词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