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随俗。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
——这是雍正曾经写的一副书法对联。对联行笔稳健流畅,结体整肃,书法遒劲,柔中有刚,有娟秀之美,无燥动之气。品读这种书法,会感受到一种酣畅,一种激情,徐疾有别的行笔,表达着他心绪的放纵;富于变化的笔画,显示着他深厚的艺术功底。这十二个字,字字发自肺腑,是一代君王人生最好的写照。
再联系到今天的生活,我们作为普普通通的学生,固然是做不到那种激荡人心的气概,况且如今的社会和生活中也仿佛与它隔得很远了.但是我们依旧要牢记其中的优秀品质,以为人正直坦荡作为人生的目标,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句前人的激励,对我们一生受用.
放眼将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无论怎样更迭,“俯仰不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的高尚气概仍然一直不灭,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念,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所在,所以,以后的以后,它也将一直流传下去.
2.仰俯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随俗。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
只言片语的贬低、批评,其受辱的程度比当众鞭挞还要厉害。春秋,这里指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著。《春秋》文字简短,常常寓褒贬善恶于一字一语之中,后称因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下联进一步强调了一个人只要注意修身养性,行为端正,品德高洁,心地善良,则是褒是贬,历史自有公论。这种坦荡胸怀,有利于身心健康。享寿107岁的现代著名书法家孙墨佛说:“长寿秘诀,首先是要做个好人,事事无愧于心,方能心平气和。”
清代文学家、养生家石成金在他辑的《联瑾》中也有内容类似的三副对联:
奉公守法,虽然清淡,却昼夜常安;
越理亏心,即致富贵,但神魂不乐。
处世无奇,但存心不愧天地;
居家有道,惟忠厚以遗子孙。
仰不愧,俯不怍,戒慎恐惧,乃君子持身之本;
上不欺,下不扰,正大光明,是丈夫立世之方。
民国·胡瑞芝的《养正录》也有一副:
为人宜春风和气;处世当白日青天。
熊经浴辑注
3."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出自哪里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是一副对联,雍正曾经书写过此联语。
1、对联的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2、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
二、释义:
做人要正直坦荡,无愧于心,世人褒贬之辞毕竟流于一时,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在那流言漫飞的年代,雍正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他没有愧对这天下,没有愧对这百姓。只能等后世懂他之人,还他清白,还他公道!
扩展资料
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释义: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用王道统一天下没有关系。父母都健在,兄弟都安好,是一乐。上无愧于天,下不愧对于人,是二乐。得到天下的精英才子然后教育他们,这是三乐。
二、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原文:晋•范宁《〈春秋榖梁传〉序》:“一字之 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 之挞。德之所助,虽贱必申;义之所抑, 虽贵必屈。”
释义:一 个字的称赞,比赠给华丽的礼服还荣耀; 一言半语的贬责,比在大庭广众中受到 鞭打还耻辱。指历史定论的每一个字, 都能给人带来无可比拟的荣辱。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搜狗百科——《谷梁传》
4.俯仰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出处:《孟子》君子三乐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读解)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教者,惟不愧不怍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是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
5.【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是什么意思】
《雍正书法一览》里有雍正手书的这副对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誉《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 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褒扬,超过君王赠赐一件礼服; 只言片语的贬低、批评,其受辱的程度比当 众鞭挞还要厉害.这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行止无愧天地”可与原文并列,意义相同.。
6.以无愧与天地之间自己为主题的作文
人生本来就是一次非常短暂的旅行,沿途有太多的风景,我们无法一一去欣赏,无法去捕捉那些美丽,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去在乎他人的想法.我们只要对自己问心无愧就足够了.在自己死去时,能够真诚地对自己说上一句:“我对得起你.”这样就足够了.
从
出世时的欢乐到离去时的悲伤,我们的年幼无知,年少轻狂,年老愚昧……我们犯下过太多的错误,是无法一一弥补的.老师、父母、那都只不过是一生中的过客而
已,从相知、相逢、相识到相离,只不过是五色人生的淡淡描绘而已.我们不需要为对得起他们而约束自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回对不起自己的,最终还是对不
起这些爱我们的人.一个人,太为别人着想,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那太累.我们只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听从父母、老师的,我们是为自己而活,就
算再错,我都无悔.
如果一生总是束缚在各种各样的规则里,成为别人想象的样子.那就再也没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可言了.那只不过是众人想法的化生,复杂社会的傀儡罢了.
每一个人一生词典里,都不应该有“对不起”,事情错了就错了吧,没有任何是可以弥补的.那又何必呢?没有人能照顾到身边每一个人的感受,那就别去在乎了.对爱自己的人,我们过得好就对得起他们了;对于不爱自己的人,我们的感情又何必那么泛滥呢?
“我对得起自己,我对得起所有的人.”爱我的人总是希望我是这样的,对于自己,对于世界,我问心无愧了.对得起自己就是我们回报这个世界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