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感悟.
这几天,我读了《水浒传》,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八十二回。
这一回说的是前一次招安(招安就是投降的意思),因林冲等人不同意,所以没有成功。而昏君宋徽宗听信奸臣高俅之言,先后叫童贯、高俅率军四次攻打梁山泊,但是都失败了!尤其是高俅还被梁山好汉抓住,但他背信弃义,不但没有对宋徽宗说明真相,而且还说宋江等人很坏,可见高俅乃奸臣啊!
宋江见朝廷没有回信,就采用了军师吴用之计,先令戴宗将金银珠宝送与太尉宿元景,并言招安之事,宿太尉答应了。又令浪子燕青带金银珠宝去宋徽宗的爱妾李师师家里,遂见徽宗且说明真相。第二日,宋徽宗设朝责骂高俅等人,又将招安物品赐予宿太尉,命他办理招安之事。
大家看,宋江原为小吏,一心想投降,可见他对朝廷抱有幻想,想保全好名声。而众好汉吃尽苦头不想招安,为什么还听宋江的号令呢?因为梁山好汉把仁义放在第一位,所以替宋江卖命!但108个好汉下场却很惨,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双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在金兀术侵犯中原时出现过,最终战死沙场!
宋公明因仁义起家,也因仁义而亡!让人深思啊!
2.说说对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
接受招安是对的。
首先,梁山一干人并没有对于社会制度的改革主张,而事实上,宋朝在我国封建史上可以仍是巅峰,还未达到衰竭,甚至有资本主义的伏笔(商业的发达可以促进分工,文化的开明可以带动思想的进步,科学技术在这一时代相对来说也有所发展),在这样的情形下,去换一批统治者并不是什么理智的选择(后来被游牧统治而导致文明的停滞甚至破坏并不是这一个轨迹中)。而梁山一伙人中,大部分也为武夫和市井之徒,真正有治国之能者又有几何,若取宋而代之,就能比宋治理得更好?我看未必。
而且,在草为寇,不论侠寇也好,匪徒也好,若想改朝换代一番战乱不可避免,而此时的宋朝并未腐败到一定要改朝换代才能救民于不聊,故而,战争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苦难。
3.应该怎样看待宋江接受招安
《水浒传》是为了反映宋朝当时奸臣当道的一个社会背景,作者通过虚构的一个故事来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当时是封建社会,宋江要选择归顺朝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古时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梁山几十万人背着一个贼寇的名义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宋江和其他人不同,他是个读书人,受孔孟思想影响较大,君权神授的思想早已深入他的骨髓,若能在招安后为自己的兄弟和自己求得一官半职报效朝廷、为黎明百姓做点实事是他所期望的,只是当时奸臣当道,皇帝昏庸无能,所以才导致他们最终被奸臣害死。
他和岳飞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愚忠,不懂变通。
4.宋江接受招安的利与弊,罪与罚
《水浒传》给了我们一个梦的国度。在梁山泊的那方乐土上,绿林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小称分银,人人平均,任侠使气,快意恩仇。
梁山泊便成了一个众生追求的乌托邦,但这个乌托邦并没有存在多久,就沦陷了。我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禁追问,是谁把我们的乌托邦给攻破了?
无可否认,梁山泊命运的转折点便是我们现在也弄不明白的招安了。被招安后,梁山好汉们就被迫地去攻打其他起义军,无端地被奸臣陷害,最终,死亡殆尽,留下了一个至尽令我们流泪的悲剧。
接受招安的主谋是梁山泊的老大宋江,通览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宋江是极力主张招安的,在平日他便常常以草野忠良自居,以“权居水播,专等招安”自勉,并多次提及招安。但无奈时机未到,不能得尝所愿。当招安来临时,他便迅速积极的把平日的愿望伏诸行动,在两胜童贯,三败高俅的大好形势下,也不惜屈膝逢迎,接受卑辱的招安。而且在招安后,在忠而不被见知见用的情况下仍不改变愿望,到死了还高喊“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
宋江真的实现了一个忠臣良子的愿望了。于是我们都鄙视宋江,但我们也要看到支使宋江这么做的,是他脑子里的“忠”的思想,一个根深蒂固的“忠”,就把宋江出卖了兄弟的命运,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而我们知道,这忠的思想,是属于儒家思想的传统精华。于是,我们看到使宋江接受招安的是儒家思想,也就是使梁山泊走向悲剧命运的是忠的儒家思想。
宋江能以自称的“无一矢之功”,而坐上梁山泊的头把交椅,靠的也是他身上儒家传统文化的帮助,因为这是其他好汉们所缺少的;宋江外号及时雨,正是儒家思想文化中仁爱的基本表现形式。儒家思想使宋江当上了梁山泊的头领,也就为它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最后,宋江在强大的儒家思想的压力下,选择了忠,做了一名儒家提倡的忠臣良子,也完全符合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规范,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走的是一条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的朝廷的儒家赞赏的道路。
自古忠义难双全,宋江脑子里的忠战胜了义,于是梁山泊的英雄都便做了国家臣子,朝廷命官,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也成为了一群庸庸碌碌的朝廷最忠诚的奴才,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牺牲者。这是宋江根据脑子里忠的儒家思想选择的道路,在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的封建社会,宋江的选择是具有必然的历史性。
儒家思想的代表宋江一手包办了招安,他只是儒家思想控制下的执行者,真正的主谋便是他脑子里的儒家思想。于是,我们发现,对宋江的深恶痛绝之,只是一个无知的懦夫。
但,在宋江极力主张招安时,我们其他的好汉是坚决不支持的,但却没有进行最彻底的反抗,如果他们坚决不愿意招安,相信宋江也不可能办到。于是,那个使梁山泊兴旺起来的义气也在无意识中帮了大忙。
梁山好汉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落草的,他们都与朝廷有着不共带天的仇恨。好汉们追求的自由,而如今他们又要再次失去自由的时候,他们却因为宋江的质问、斥骂和跪哭,而不愿伤了兄弟义气使反抗招安的行动不了了之。
上山后的梁山好汉已经习惯了服从宋江,也已经在思想上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他们本身重所谓的江湖义气,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不愿违背宋江的意愿,而使兄弟间的义气受损的思想。
梁山好汉们是中义气的,这义气使他们走在一起,情逾骨肉,生死与共,义气使他们团结一致,创造 了梁山的辉煌业绩,成为当时令朝廷最头疼的一支起义军。但也因为义气,他们可以说是很主动的放弃了与宋江招安的阴谋做斗争的权利,从而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苦苦追求的自由与梦想,再重新回到了朝廷的奴役之下,过着奴才的日子,也宣告了悲惨命运的到来。
于是我们知道了梁山泊好汉命运悲剧收场的原因:儒家思想带头,联合义气为帮凶,一同强奸了梁山泊,也毁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5.求问如何看待宋江接受“招安”的问题
在《水浒传》第32回,说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历史上关于招安的记载是有其事,但不过100字左右,而小说有相当的发挥,情节也写得很具体. 2、宋人话本和民间宋江故事,已有招安的描写.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就有招安的记载,在民间传说故事中也有宋江等人招安的内容. 3、对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 这与宋江矛盾的性格有关.一方面他是仗义英雄,义军首领,一方面又想报效朝廷,忠君安民.但宋江想招安是一贯的,不像武松虽然开始由他提出的,但宋江提出要招安时,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宋江执意招安以报效朝廷,死而后已. 关于《水浒传》第39回,宋江题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认为这是他醉酒后信手而题,并不代表宋江的真实思想.。
6.宋江为什么受招安
在梁山伯的三代头领中,宋江是最有作为的一个,水泊梁山是在他的手里做大做强的。
可以说没有宋江,就没有梁山后来让朝野震动的强盛。但宋江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因为他后来受了招安,让梁山一百单八将饱受南征北战之苦,最后南征方腊回来,只剩下了区区二十七个人。
读者读到这里都是暗自伤感,便会不约而同地把这个悲剧和受招安联系在一起,认为不受招安,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事情也许是这样!但梁山众好汉如果不受招安,一百单八将就真的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地在梁山泊中快活一生吗?其实事情不是那样简单的,因为那种豪情十足的日子不会长久存在下去,宋江受招安是有苦衷的,也是不得己而为之,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这也是宋江吧梁山做大做强后,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思维,而做出的一种正确的选择。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是当初诱惑许多人上梁山的条件,黑旋风李逵对这个条件最热衷,宋江和李逵初次见面,也是用满足李逵食欲的方式,把李逵收服的。所以在后来的梁山上,出现了专管安排宴席这样奇特的职务,而宋江则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宋清,可见宋江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让别人干他还有点不放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梁山上的场面,一百单八将在聚义大厅就坐,围着几十桌丰盛的大碗酒大块肉猛吃猛喝,只武松鲁智深这两个人,一顿下来就得两坛子酒四五斤熟牛肉;大厅之外是众多小头目们的开怀畅饮之地,同样也是肉山酒海;各山寨之中的小喽啰虽然是席地而坐,但也是大块肉大碗酒,喝的兴高采烈。梁山上究竟有多少人,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以能上战场的正规人员为计算单位,一百单八将平均每人领导三百名小喽啰,那梁山在鼎盛时期就有三万多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做饭的厨师和养马的马夫这些后勤人员。
这三万多人照这个水平消费,一天得吃掉多少头牛、多少只羊、喝掉多少坛子酒?虽然书中没有写出准确的数字,但数目一定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清楚,当时是农耕经济时代,众好汉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农民们养的猪牛羊是按年来计算的,不像现在用促长素、催肥剂、瘦肉精喂养的家畜,两个月就能出栏,况且牛还是当时的生产工具,过度的宰杀,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破坏,所以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都是明令禁止宰杀耕牛的,梁山众好汉们是统治阶级管理不到的一群特殊人物,这样的条文约束不到他们,为了他们能大块吃肉,下山掠夺耕牛也一定是家常便饭。
但是别忘了,虽然梁山伯号称八百里,当时的经济条件是养不起这三万人如此消费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请牤牛屯的乡亲们吃的那顿红烧肉,给乡亲们的印象就是:比屯里最富的地主都富!可见中国古代农村的大多数地主,也过不起每顿大碗酒大块肉的日子!所以说梁山众好汉们的那种生活方式,是在超前预支,是长远不了的!一旦不能大碗酒大块肉了,李逵答不答应?武松有没有意见?下面的头领可以只顾眼前,可以不问柴米油盐,但作为总当家人的宋江不得不往长远考虑,招安也就成了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因为招安既可以保住兄弟们之间的情谊,又可以让众弟兄们在以后继续过大碗酒大块肉的生活。宋江心里明白,在梁山伯待下去,大碗酒大块肉的日子早晚有断顿的一天,一旦饭碗里没有了酒肉,最铁的哥们李逵都会和他翻脸,更不用说别人了,到那时梁山难免会起内乱。
但招安就不同了,招安后各位兄弟都有一件美差事干,酒肉是不会成问题的。关键是扩大了消费面积,把有八百里水泊供应梁山众好汉的大块肉大碗酒,变成有当时的全国人民来供应,皇帝老儿的国库毕竟比梁山富裕!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王伦的先见之明,他初上梁山泊时,领着七八百人是何等快活?目标不大只有七八百人,朝廷也不会下死劲和他硬磕,八百里水泊养活七八百人的大碗酒大块肉是有富裕的。
八十万禁军教头入伙,王伦就有点犯难,因为他知道林冲是要干大事的人,他会把梁山泊弄得特别扎眼,一旦人多势众,不仅成了朝廷的眼中钉,也会把土地和人口的供求关系打破,势必要加重梁山周围农民的负担,所以王伦宁可得罪恩人柴进,也想把林冲赶下山,这不得不佩服王伦的明智。宋江在这方面就有点二杆子,一进水泊就想玩大手笔,拼命地招兵买马,不惜屈膝下跪求人入伙,后来还来了一次三山合并,就如同当今的大企业,拼力气来扩大规模,却不考虑市场需求,后来弄得入不敷出,只能靠借贷过日子,其最后的结局就是爆发金融危机。
后来宋江打东昌东平府,就是在搞借贷!因为梁山泊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三万多人大碗酒大块肉的生活了。要是宋江扩大地盘,以建立新政权的方式来和宋徽宗对抗,也能保住众弟兄们大碗酒大块肉的生活方式,但这又谈何容易,因为梁山泊是以“义气”建立起来的,以“义气”搞个小团体倒也可以,要想用义气来建立一个政权,那简直是不可能的,黄巢、李自成初建起义军时靠的都是义气,最后没能摆脱掉“义气”,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刘邦杀韩信、诛彭越、讨英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大杀功臣;都是在完成从义气向政治体系的过。
7.水浒传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感悟.
这几天,我读了《水浒传》,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八十二回<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这一回说的是前一次招安(招安就是投降的意思),因林冲等人不同意,所以没有成功。而昏君宋徽宗听信奸臣高俅之言,先后叫童贯、高俅率军四次攻打梁山泊,但是都失败了!尤其是高俅还被梁山好汉抓住,但他背信弃义,不但没有对宋徽宗说明真相,而且还说宋江等人很坏,可见高俅乃奸臣啊! 宋江见朝廷没有回信,就采用了军师吴用之计,先令戴宗将金银珠宝送与太尉宿元景,并言招安之事,宿太尉答应了。
又令浪子燕青带金银珠宝去宋徽宗的爱妾李师师家里,遂见徽宗且说明真相。第二日,宋徽宗设朝责骂高俅等人,又将招安物品赐予宿太尉,命他办理招安之事。
大家看,宋江原为小吏,一心想投降,可见他对朝廷抱有幻想,想保全好名声。而众好汉吃尽苦头不想招安,为什么还听宋江的号令呢?因为梁山好汉把仁义放在第一位,所以替宋江卖命!但108个好汉下场却很惨,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双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在金兀术侵犯中原时出现过,最终战死沙场! 宋公明因仁义起家,也因仁义而亡!让人深思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宋江执着受招安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