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王吉瑟拉好词好句
《女王吉瑟拉》是2011年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尼古劳斯海德尔巴赫文·图。
从前,有一个名叫吉瑟拉的小姑娘。在一次海难中,她侥幸生还,漂流到了一个小岛上。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会说话的灰沼狸。在接下来的日子中,灰沼狸们尽心尽力地满足着吉瑟拉提出的一切要求:给她建造屋子、表演节目、烹制烤鱼,还按照吉瑟拉的要求尊她为“女王”。可是,灰沼狸们渐渐地发现,女王的要求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了……
德国著名绘本作家尼古劳斯·海德尔巴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索取与付出的寓言。善意的付出是否代表了怯懦,无休无止的索取是否总能得到满足?友好与尊重如果不是相互的,结果又会如何?在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与一群灰沼狸演绎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2.将军胡同好词好句有哪些
将军胡同读后感
史雷的中篇小说《将军胡同》意蕴深远,回味悠长。作品由一曲喜庆的皮影戏《二度梅》开场,虽然热闹却令人担忧,结尾以一段凄惨的《祭塔》与开头相呼应,继而又转为激昂的《阳平关》,图将军的死催人泪下,却让人看到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小说里,作者以从容不迫的语言娓娓道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意趣,写出了国家危亡之际,以图将军为主的“平民英雄”的灵魂觉醒和精神成长故事。可以说,《将军胡同》是一曲慷慨的悲歌,对侵略战争的控诉、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思索尽在其中。 《将军胡同》的叙事风格朴实庄重,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每一章的内容既可独立成篇,串联起来又是一个背景完整、人物形象丰满的故事。作者将主人公图将军塑造得有血有肉。图将军祖上三辈都战功赫赫,然而图将军却并不是以一个英雄的姿态出场的。他开始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在王朝没落的年代里,守着花鸟虫鱼等玩物、靠着典当家产度日,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我”的姥爷充满善意和包容的举动唤醒了图将军耿直、善良、好胜的天性,让他过上了靠拉车自食其力的生活。图将军与“我”的父母、舅舅等革命者不同,他没有明确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目标,所有的举动都出于天性中质朴而强烈的爱憎观念。他有一股来自民间的“侠气”,看不惯侵略、压榨与欺凌。蟋蟀“铁弹子”、“老黄忠”、獾狗“铁苍狼”等,既是图将军调教出来的得意宠物,也是他的朋友,或者说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动物虽然没有保家卫国的意识,但它们有忠诚、刚烈的气性,正是“铁弹子”和“铁苍狼”的牺牲促成了图将军的成长,让他变得不一样了。他或许并不明白“我”舅舅等革命者的宏图大志,但他愿以自己的牺牲换取革命者的生存,把祖国的命运交付给这些他信任的人。他死得悲壮,既不拖累任何人,又完成了自己舍身取义的使命。从“多余人”到“平民英雄”,图将军的每一步转变都有情节的铺垫,显得毫不突兀,真实可信。 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儿童小说,《将军胡同》没有空洞的口号和说教,也没有过分拔高任何一个人物,甚至不写战火硝烟。在作者沉郁平静的叙述中,读者仿佛亲临那个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看到侵略战争给人民生命和精神带来的巨大破坏,体会到普通百姓们在面对家国存亡时表现出的凛然气概。除了图将军,小说还塑造出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例如作为开明商人的姥爷,他虽然并不太理解子女们的革命行动,却不干涉、不阻止,给他们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在涉及民族大义的关键时刻坚持原则,毫不退让,是一个可敬可亲的长者形象。 整部作品虽然悲壮,却仍充满希望,究其原因,在于对几个孩子形象的塑造上。图将军的精神在觉醒,叙述者“我”也在一起成长,作为所有事件的见证者,“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勇敢、正义、有担当的少年:秀儿唱着她的皮影戏,传承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小海子生在汉奸家庭,却有自己明确的是非观念,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图将军溘然逝去,一群孩子却岿然立起,他们正是整个民族与国家崭新的希望。 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充满了京味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时时出现“冷月”、“飞雪”等意象,让作品带上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与其他儿童抗日题材的作品区分开来。唱戏、斗蛐蛐、猎獾、看猴戏、养金鱼……若不是战争的破坏,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何尝不是逸趣盎然?史雷在小说中花了许多笔墨写到他对文化的思考。秀儿爹演得一手好皮影,却因为战争只能去干苦力,他的悲惨死去是战争破坏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 另外,作者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把日本人都描述成凶狠贪婪的坏人,老横泽和美香就是热爱中华文化的日本友人。然而也是因为战争,老横泽误死于抗日人士之手。“我”和图将军并没有因为老横泽和美香是日本人而憎恶他们,美香也没有因为父亲之死而怨恨中国。这种宽容而有大智慧的态度,更凸现出人性之美并无国界、种族之分,而贪婪的侵略恶念则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大敌。
3.退群通知好句子
最近接连退出了几个群,每退一个,心里总是有些不甘心。所谓的不甘心从何而来?想起每加入一个群,当初的本意不外乎是因为大家志同道合,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在一个大的群体里,关系比较贴近,于是有热心者,迅速组建新群,把较为密切的几个人拉在一起,好像在一个群里,我们的关系较之以前,就又更进了一步。
起初,一切都蛮好的,大家在一个群里,说话更方便了,就算不见面,也感觉彼此的心在一起。群确实是个好东西,生活中所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群里问出来,既省去了问度娘的麻烦,又促进了彼此的感情。育儿,情感,厨艺,旅游,五花八门,任何一个问题,只要在群里发了,马上就会有人回复,而且回复还不止一个,你大可以在这些回复里,找到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省时又省力,好处自不必说。但接下来的情况呢?大致所有的群,都有一个从热火到平淡的过程。就如两性关系一样,不可能永远的火热,也不可能永远的平淡。事物总是呈现出波浪线般的起伏跌宕,万事万物如此,群也如此。经历了最初的热火朝天,接下来,群开始慢慢归于平静。说慢慢,意思是不是一下子就平静了,有人发消息,大家回复的速度再没有了起初的神速,大抵看到了,也会在心里说:“不着急,反正大家都是熟人,晚点回复也不迟。”于是,初一问的问题,初三回答了算是早的,初五六回复也算正常。回答也不像最初那么五花八门,一个回复了,其他人看到,心里会说:“这不都有答案了吗?既然有了,何需我劳神劳力,无需再回答了。”群对话里,零星的显示着寥寥数语。再往后,大家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热情,毕竟生活忙碌且不易,谁都有自己诉说不出的委屈。大街上每个人都神色严肃,脚步匆匆,都奔着自己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关注群里,关注别人问了什么。况且我正为午饭在厨房里大汗淋漓,你在群里问谁去纹眉,我的生活一地鸡毛,你的日子岁月恬淡,即使我知道哪家纹眉技术好,离你家也近,可是对不起,我没有心情告诉你。对,不是我不告诉你,实在是我心情不好。等我心情好了,愿意告诉你了,或许,你又没有了纹眉的激情。群里,开始悄无声息,开始万籁俱寂。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女人,如果在你面前开始沉默,说明她对你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套用一下,如果,一个群里的人都开始沉默不语,是否说明,他(她)们对彼此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于是群进入最为尴尬的时期。群里,原本是最为亲密的一些人,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看到群里你发的消息,隔着手机屏幕,我依稀看到了你熟悉的脸,耳边传来你的笑语;可我和你隔着千山万水,我的心和你的心隔着千里万里,我们由曾经的无话不说,变成了无话可说。悲哀,悲哉乎!面对着一个个这样的群,留着吧,心里痛,不是被忽视的痛,而是真切感受到昔日的感情,变淡后的痛。世界在物化,感情在淡化。还有谁记得当初的真情呢?痛定思痛,最后果断的做出决定,退群。纵然心里有不甘,却还有一丝侥幸,期盼有人发现自己退群,再又给拉回去。可是,冒着这样的险,却再也没有被拉回到原来的群。想来大家都忙,谁又能顾及你心里的那点小情调呢?也罢,也罢,落得个耳根清净,日子清闲。于是我明白了,所谓的不甘心,是不愿意承认,当初那么情真意切的建群,今天就要如此这般淡如水的相交甚至忘却了吗?想起《红楼梦》里,黛玉和宝玉闹别扭,宝玉诉说往日深情,黛玉面对宝玉诘问,“当初如何,今日又如何?”看至此时觉得黛玉过于自我,翻脸太快,宝玉值得同情。今天终于明白,不是我翻脸快,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而我自己,当真就如那宝玉,不值得同情了。谁让你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