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表现担当的句子有哪些
满江红》对国家的责任感
《游子吟》对亲情的责任感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
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2.讲述责任文言文求有关责任的文言文有那些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
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⑦范增数目项王。
目:示眼色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三。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④汗马功劳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四。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⑥幕天席地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⑧少仲尼之闻 问:见识六。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⑦生死而肉骨⑧惊天动地⑨可烧而走也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⑪既来之,则安之。
七。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八、动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例如: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执刃而立弃甲曳兵而走儿惧,啼告母九、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⑤小学而大遗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⑧问其深,则好游者……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⑪亦以明死生之大十、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
3.古文中励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地址:中国经典古文励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
4.写几个关于责任观的古文诗词并加上解释说明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出自唐朝李贺的《南园》。 译文为: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 译文为: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译文为: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 译文为: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急以德。国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给之,故终无难矣。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译文为:体道的圣人,一切顺其自然,是以事事无为,更不制造事端,也不会有自己的意见,是以无不、无事、无味。
以小观大,以少见多,所以一切无所事,虽有仇怨也以德报之。 解决困难的事,要从最简单的着手,做大事,也要由细微的地方开始。
所以真正体道的圣人,不自以为了不起,谦虚容人,故反而能成大事。 审慎小心,不轻易承诺,故能坚守住其诚信。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经常会陷入失败,遭遇因难。像圣人这样把任何事都当作困难事,小心地去进行,反而不会发生真正的困难。
5.论语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有哪些
【1《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