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谐音的句子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
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谐“思” ;“悟”谐“误”)
《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
古典诗词里面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这种双关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例如: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南朝民歌《作蚕丝》)此诗也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著。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
《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唐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里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长行是古代博弈之一种,“围棋”谐音“违期”,“莫围棋”即“莫违期”,用得巧妙,寓意深刻。
五、“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诗歌中的“匹”既指布匹,同时双关着“匹偶”。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表达了对男子背约负心的痛心谴责。南朝民歌《作蚕丝》:“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匹”同样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
2.关于谐音的句子
●. 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
(什麽仁都有)。 ●.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做不了拄)。 ●.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 ●.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自有法渡)。 ●.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鸣声在外)。 ●.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 老九的兄弟----------老实。
(老十)。 ●.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
(保手)。 ●. 生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
(针行)。 ●.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
(郑何氏)。 ●. 和尚的房子----------庙。
(妙)。 ●. 河边洗黄莲----------何苦。
(河苦)。 ●.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假充明)。 ●.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
(想入飞飞)。 ●.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假猩猩)。 ●. 精装茅台------------好久。
(好酒)。 ●. 蜘蛛拉网------------自私。
(自丝)。 ●.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
(盲上加盲)。 ●.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
(朕红)。 ●. 打破沙锅------------问到底。
(纹到底)。 ●.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左右逢圆)。 ●.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改鞋归正)。 ●.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一袋不如一袋)。 ●.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粒粒在目)。 ●.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不量)。 ●.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
(只有一锯)。 ●. 砖窑里失火----------谣言。
(窑烟)。 ●. 灯盏无油------------枉费心。
(枉费芯)。 ●. 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 ●. 粪船过江------------装死。
(装屎)。 ●.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
(一黏一黏的苦)。 ●.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
(找丸)。
3.有谐音的句子
谐音 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
例如:①妇人原来本姓〈倪〉,生成一个大肚子,嫁给懒汉吃酸菜,嫁给勤人吃肉鱼。猜一用具(谜底:菜坛子)②邢大舅就喝了一杯,说道:"……那土地道:'这墙砌的不结实。
'众神将道:'你瞧去。'土地一看,果然是一堵好墙,怎么还有失事?把手摸了一摸,道:'我打量是真墙,那里知道是个"〈假墙〉"!'"众人听了,大笑起来。
〈贾蔷〉也忍不住的笑,说道:"傻大舅!你好!我没有骂你,你为什么骂我?快拿来罚一大杯!"(曹雪芹《红楼梦》)③再如有一个人专心致意为社会服务,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两年把导弹搞出来了,对国家很有贡献;另外一个人,天天谈政治,搞了五年也没有把导弹搞出来。你投票赞成哪一个人?我投票赞成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只好请他去当政治教员,他不能在导弹部门工作,他只能在导弹部门"〈捣蛋〉"。(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④如今要强借房租一年,所以百姓们都把"崇祯"读做"重征"。
(姚雪垠《李自成》)上面例①是一则谜语,其中"倪"谐音"泥",因为陶瓷菜坛子是用泥做坯子烧成的;例②,"假墙"与"贾蔷"谐音;例③,"捣蛋"同"导弹"谐音;例④,"重征",同"崇祯"谐音。
4.用谐音的句子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谐“思” ;“悟”谐“误”)《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古典诗词里面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这种双关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例如: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南朝民歌《作蚕丝》)此诗也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著。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
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 《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唐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里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长行是古代博弈之一种,“围棋”谐音“违期”,“莫围棋”即“莫违期”,用得巧妙,寓意深刻。
五、“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诗歌中的“匹”既指布匹,同时双关着“匹偶”。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表达了对男子背约负心的痛心谴责。
南朝民歌《作蚕丝》:“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
“匹”同样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