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语堂散文的优美段落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苏东坡传》
2.林语堂散文的优美段落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
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 《苏东坡传》。
3.李汉荣散文选集的好句摘抄赏析
导航(摘录)李汉荣作品欣赏2014-06-05 | 语文梦 李汉荣1958年生,著名诗人、散文家。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历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获各类奖项50余次。
作品入选近百部选集。 创作成就李汉荣多篇散文诗歌佳作入选全国及山东、上海等省市中学语文教科书。
担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李汉荣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
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年度选本《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诗选》、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篇佳作选》及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选本《新诗三百首》等权威选本;短篇小说曾被天津《小说月报》、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和长春《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散文多次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读者》,《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文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十年入选全国散文年度选本。
先后出版诗集《驶向星空》(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获陕西省作协第八届505文学奖最佳作品奖)、三卷本文集《李汉荣诗文选》(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诗歌卷《母亲》、《想象李白》,散文卷《与天地精神往来》)。文集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散文》月刊、《绿风》诗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民声报》等报刊刊载了有关该文集的评论文章。
英特网“搜狐”、“写手联盟”、“新浪”、“中华文艺”、“作家在线”等众多大型文艺网站均选载作品和相关评论。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07年后又编入六年级语文上册),该文又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散文《外婆的手纹》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散文《与天地精神往来(含《星空》,《登高》两篇)入选山东省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诗歌《生日》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并有《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等多篇文章被作为高考及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料。
其中《山中访友》已被七年级新教材第二学期语文第一课。 推荐大家看该作者更多的文章。
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曾有过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是目前我们所需要的。
看到那洪水滔滔,气候异常吗?人类变异的思想使这个脆弱的地球无以再继续正常地承载下去。它在发烧。
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吧!回归到纯和中去!李汉荣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他说:“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
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
每当这个时候,我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总的说来,解答李汉荣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浓郁的人文精神。
艺术特色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而这也正是解答李汉荣作品艺术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李汉荣最早追随泰戈尔,也受其影响。
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笔下的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海子死后的90年代末,李汉荣的诗和散文风格大变。
他一转身致力于散文创作。李汉荣发挥散文家“材料扎实。
4.林语堂散文赏析
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
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
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
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
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在今天看来,特别是联系林语堂个人后来发生的变化,既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历史的局限性,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反动的阶级实质
闲谈体散文:①林语堂融合了英国
艺术与中国古代小品文传统,创造了一种闲谈式散文笔调,提高了闲话风散文的文体地位。②在内容上,取材广泛,“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从战争外交、国运民气,到西装牙刷,无所不谈。③在形式上,各体并用,不拘格套,“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犊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畅供扳佳殖簧帮伪爆镰笔”。④在笔调上,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全无客套,更无八股气味。
5.速求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文: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
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
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
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
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望远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
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
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
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
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今夜的泪水 文:李汉荣 那个星期天,我在山上漫步,沿着野草缠绕的小径随意走着,我不想寻找确凿的目的地,我把双脚交给这些古藤般时隐时现的小道,就由它们把我带到哪里算哪里,即便被带进密不透风难辨方向的林莽,我也不会埋怨,就迷一次路吧。这么多年,周而复始地走着明白无误的路,想迷一次路都没有机会,一切都设计好了,规定好了,人只要一动身,就进入了固定的程序,就踏上了锁定的路线,红灯停,绿灯行,就这么笔直地走来走去,直至终点。
一条路走到黑,这使我们失去了对路的感激。这就如同把一个无味的梦做到天亮,而且夜夜重复,那个梦早就不是梦了,全然没有了梦的神奇浪漫。
被同一个梦占据的睡眠与无梦的睡眠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死亡的提前预演。 我就在野草杂树中胡乱走着,天渐渐黑了,我正可以在夜色里迷一次路,对黑夜的到来我有了一种隐隐的快感。
一条野径把我带入一片竹林。早听人说过,南山上有一个竹海,与更南的四川相连,在南山的“海域”也有近千亩。
那么我是下海了?至少已来到浅海湾。我折了一根干瘦的竹竿作为探路的拐杖,边走边敲敲这根竹子,敲敲那根竹子,既是为自己壮胆,也顺便对寂寞中坚守的竹子们表示敬意和问候。
天似乎完全黑下来了,在林子里行走更能真切地看到夜晚是怎样一笔一笔很快涂染了它漆黑的形象。然而林中似乎又有了亮色,竹子与竹子之间断续传递着神秘的光线,我仰头一看,竹叶交叠的高处,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孔,光,正是从那里漏下来的。
此时,我体验到自然界那些生灵们有限的幸福,比如野猪、松鼠、刺猬、山羊、兔子、猫头鹰……虽然,在这严酷的世界上,没有谁帮助它们同情它们,在自生自灭的命运里,它们是何等孤独悲苦,天敌的伤害,饥饿的打击,病痛的折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提心吊胆地活着。然而,我似乎夸大了它们的痛苦。
至少,阳光雨水对它们是免费供应的,还有,在黑夜降临的时刻,天上那些伟大的星星绝不因为它们卑微就不关照它们,相反,与它们的实际需求相比,大自然把大额度的光亮赐给它们。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我折回身,向来时的方向走。
我没有迷路,星星们不让我迷路。莫名其妙地,我竟流出了眼泪,我觉得这伟大的宇宙固然充满莫测的危险和深奥的玄机,但壮阔的宇宙毕竟对人、对生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仁慈。
此时已是深夜,这寂寞的山野也许只有我一。
6.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先生,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大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幽默"一词的人.他用"博大,真切,幽默,闲适"相融合的文风,创作出的具有独特格调的散文小品,是一席阅读的盛宴!
从风格上讲,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闲适幽默.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幽默"一词的人.20年代他就积极提倡"幽默",但应者不多,没有形成气候.30年代《论语》创刊以后,他又重新强调"幽默",并大力创作幽默闲适小品文,这一次则得到了较多人的呼应.最初他只是把"幽默"当作一种语言风格来看待.后来他则把"幽默"理解成"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川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林语堂的所谓"幽默",不是粗鄙显露的笑话,而是幽默中有睿智,洒脱中显凝重.
林语堂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
本书收入了林氏大量散文珍品.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语录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冬至之晨杀人记 女人 孤崖一枝花
鲁迅之死 大自然的享受 论政治病
秋天的况味 说避暑之益 粘指民族
中国人的国民性 京华烟云 脸与法治
论解嘲 纪元旦 我的戒烟
中国人之聪明 苏东坡传
7.《林语堂散文》的读书笔记
--------------------------------------------------------------------------------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汇集了形形色色的文人墨客。
中国现代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又把他们推入到斗争的漩涡、生活的熬煎之中。于是,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现实作出自己的反应与抉择。
其中,有呼啸猛进者,有恋旧怀古者,有血洒刑场者,有卑躬屈膝者,有热情洋溢者,有冷眼旁观者,有悲歌当哭者,有低吟浅唱者,有浪迹四海者,有书斋沉思者,有放浪形骸者,有温雅谦恭者,有青眼看人者,有白眼望天者……他们姿态各有不同,声音也是各异,汇成了多音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交响曲,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而有着“幽默大师”称号的林语堂无疑是其中一位非常耀眼的文化明星。
其人其行也颇有值得述说的地方。 我们这一代的人知道林语堂,大多还是从鲁迅先生的著作里知道他的大名的,那时林语堂似乎还是个反面人物,在《鲁迅全集》中关于“打落水狗”或者是批判“幽默”的注释里,往往才露出他的名字。
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一致认定:凡是被鲁迅先生骂过的人必定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林语堂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反动文人”,早期的印象是难以很快磨灭的,只有等待时间长河的冲洗。后来我开始陆陆续续地读到林语堂的幽默散文,才知道他也是一位文章大家,其散淡幽默的文字就很令人喜欢,他是这样写读书的情形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林语堂的文章很有自己的风格,其散文、随笔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可谓是独具一格。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
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
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此话说的确实精辟,道出了文字的活力之源泉。
林语堂曾先后将其散文、随笔整理成集,每一篇都折射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的林语堂,从青年时期的激愤到老年的淡泊,他所走过的心路旅程都用文字记载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的沉积使得他散文风格日见个性分明,幽默而机敏、淡泊而深远。手捧他的散文,读到得意处不由会心一笑,幽默处会忍俊不禁,深远处则回味无穷。
有学者云:“林语堂的散文没有绚词丽语,也没有丝毫的说教成份,仿佛是知心好友间的娓娓闲谈,谈生活谈思想谈艺术谈情趣,在不知不觉中犹如一汪清泉沁入人的心脾,让人心旷神怡。尽管他的散文风格看似闲淡,却也并非散而无形,他对散文创作是有自己的追求。
林语堂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从他的散文风格里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创作中是力求达到他既定的理想化。
因而,文如其人,从他的散文中便活脱脱走出一位自自然然,亲切闲适,学者式的林语堂来。” 有人说林语堂是斗士,有人说林语堂是隐者,有人说林语堂深刻博大,有人说林语堂浅薄平庸。
学者王兆胜认为,林语堂的“快乐哲学”紧紧贴近人生本相,爱常识,喜务实,尊个人,重自由,从而给十分重视人的阶级性与时代性的20世纪中国文学注入了更多的灵气与情趣。林语堂的“女性崇拜”不仅仅颂赞女性的幽雅与美妙,而且宽客大度地让女性拥有自我说话的权利,这与20世纪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文学一方面鼓吹解放女性,一方面又让女性沉默的叙事模式形成鲜明对照。
现代作家中仰慕萦怀乡土者不计其数,大多数这类作家提起都市即生厌恶,而林语堂却既仰慕都市又心怀乡土,并且一生不懈地鼓吹用田园理想来改造现代都市。至于林语堂为文一生,独尊“闲谈体”,一个“闲”字标榜了它的情调,一个“谈”字表明了它与读者的关系,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另外两类文体即启蒙式与自语式鼎足而三。
林语堂也许算不上特别伟大,但他在百年文学史上独具一格,而独特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不可重复本身就有一种永久的生命力。 /AreaInfo/Templates/Default/ViewInfo.aspx?ClassID=16&InfoID=4154生活贵在舒适——《林语堂散文选集》读后感工商系宣传中心周翔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文人墨客千奇百态、形色各异。
文人们斗争的漩涡与生活的熬煎把中国现代政治风云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现实做出了自己的反应与抉择,都对现实做了最好的记录。
他们或呼啸猛进,或恋旧怀古;或血洒刑场,或卑躬屈膝;或热情洋溢,或冷眼旁观;或悲歌当哭,或低吟浅唱;或浪迹四海,或书斋沉思;或放浪形骸,或温雅谦恭;或青眼看人,或白眼望天…… 他们姿态不同,形色有异,汇成了一部多音部的中国现代文学交响曲,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 而有着“幽默。
8.林语堂散文有哪些
雅人雅事
我的戒烟
坐在椅中
做文与做人
秋天的况味
我的图书室
有不为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茶和交友
家园之春
纪元旦
庆祝旧历元旦
论树与石
买鸟
阿方
看电影流泪
我为什么是一个异教徒
乔迁
乐享余年
读城记
动人的北平
春日游杭记
记纽约钓鱼
谈海外钓鱼之乐
论游览
说避暑之益
说乡情
大话中国人
中国人之聪明
脸与法治
染指民族
中国的国民性
思满大人
萨天师语录
巾国的悠闲理论
悠闲生活的崇尚
论肚子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
叩头的软体操价值
杂说
论笑之可恶
人生之研究
一个准科学公式
论政治病
也说先哲
论孔子的幽默
孟子说才志气欲
谁最会享受人生
《关雎》正义
半部《韩非》治天下
茶人智语
论恶性读书
读书的艺术
论读书
读书与看书
论趣
写作的艺术
姻屑
吸烟与教育
哈佛味
从丘吉尔的英文说起
母猪渡河
失败了以后
你且能哭即哭吧!
艺术家
旧时旧事
祝土匪
清算月亮
无花蔷薇
孤崖一枝花
鲁迅之死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纪念孙中山先生
思想花火
论伟大
说潇洒
论梦想
论幽默感
谈涵养
谈直觉
论灵心
说本色之美
论谈话
论买东西
论色即是空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
性的吸引
女论语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心灵欢乐吗?
诗样的人生
人生的乐趣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
论人类的尊严
妓女与妾
人生快乐的问题
论老年的来临
据谈智识的鉴别力
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
猴子的故事
论强壮的肌肉
论不免一死
论任性与不可捉摸
个人主义
回向常识
近情
近乎戏弄的好奇:人类文明的勃兴
以上这些都不长的,你可以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