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联冠军”,要几次冠军才算蝉联
蝉是一种善鸣的昆虫,它有薄而透明的四个翅,可以飞翔,俗名“知了”。
雄蝉的胸腹交界处,有个发声器,在夏日燥热天气时,蝉鸣叫的声音最响。南北朝时有位叫王籍的诗人,写了首《人若耶溪》诗,其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以蝉叫鸟鸣反衬林静山幽,成了妙趣佳句,恰恰说明蝉的噪叫是此虫一大特点。
蝉在成长过程中,它的幼虫栖息在土里,靠它的针状口器刺入树根、树枝来吸收营养。当蝉的幼虫长大,要变为成虫时,便将自己的蝉壳脱在树根或树干上,蜕变为成熟的成虫,展翅飞去,到处鸣唱了。
人们常说的“金蝉脱壳”指的就是这种蜕变,它已成为成语,比喻施计脱身逃跑。认真求证一下,无论是脱壳之前还是脱壳之后,蝉总是蝉,只是幼虫变作成虫而已。
但是,脱壳方法独特,幼虫留下躯壳,成虫以原貌从躯壳中脱颖而出,在原基础上得以延伸和保持。因此,人们将蝉的蜕变现象,比喻世间连续保持的事物,或是联贯取得的成果了。
“蝉联”用在体育比赛保持原有的荣誉称号,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百度知道。
2.冠军的别称
1、“冠军”的别称
锦标 唐代竞渡比赛的取胜标志,亦名“彩标”。当时,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后来,“标”成为冠军的代名词,夺取“锦标”者,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而受到尊重。
蝉联 汉代杨雄在《方言》中说:“蝉,续也。”“蝉联”一词就是取“蝉”字的意义,所以后人把几次连续取得同一比赛的冠军称为“蝉联冠军”。
逐鹿 《汉书》中曾将秦朝灭亡之后的中原说成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由于作者把天下、帝位、政权等喻为鹿,因此后人便将体育比赛争夺优胜称为“逐鹿”。
执牛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多有歃血为盟的仪式,即割牛耳取血,然后将牛耳盛于珠盘,由会盟的盟主所拿,而拿牛耳盘的诸侯便是这一阶段争霸的胜利者。因此,人们将体育比赛中的获胜者称为“执牛耳”。
占鳌 唐宋时期,皇宫前台阶上镌有鳌头,这是科举中状元站立迎接的“专用席位”。现在人们便用“占鳌”喻指体育比赛中的第一名。
夺魁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将第一名状元称为“魁甲”。体育比赛中的“夺魁”即由此而来。
桂冠 古希腊人为迎接英雄凯旋,专门把用月桂树枝编成的冠冕授给他们。现一般将体育比赛中的胜利者称为夺取“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