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义旗,奋起抗争 (答一四字短语或成语)
揭竿而起
一.成语
揭竿而起 ( jiē gān ér qǐ )
解 释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出 处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鲁迅《而已集·谈激烈》:“愤激便有~的可能,而'可叹也夫'则瘟头瘟脑。”
近义词 逼上梁山
反义词 忍辱偷生
灯 谜 跳高;等到鱼儿上钩时
2.过零丁洋千古名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内容评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3.丘逢甲的爱国诗句
离台诗
(六首选三)
一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二
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
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三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气消除道德编。
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
丘逢甲组织义军抗倭保台失败,1895年7月内渡大陆。《离台诗》就是他离台内渡时写的。作者当时写道:“将行矣,草以数章,聊写积愤。”作者怀着满腔悲愤一口气写了六首诗,诗中用愤怒的语言痛斥了当朝奸臣割让土地的罪行;回首即将离去的台湾岛,黯然神伤;希冀将来有人高举义旗,卷土重来,光复台湾。他自己决心高举雄剑把仇敌斩尽杀绝!
这里选读《离台诗》六首中的其中三首。
清政府派宰相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宰相掌握大权能把祖国的土地——台湾割让给日本,而我们这些手中没有权力的“孤臣”就回天无力,不可能改变割台的局面。
“鸱(鸱鸺,chixiu,猫头鹰)夷子”指春秋末年的政治家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图强,打败了吴国。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后乘船渡海到山东经商。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像范蠡一样乘船渡海到山村居住去了。回首渐渐远去的河山,心中不禁黯然悲怆。
台湾被日倭占领了,难道就永久如此吗?不是,我们期待着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卷土重来”(此诗不作贬意),维护祖国江山的统一,把失去的国土夺回来!历史上有多少无名“竖子”(不作蔑称)乘时而起而成为英雄豪杰啊!今天,有谁在海上高举义旗拯救台湾呢?
我兵败内渡,就暂作退却做个逍遥自在的神仙吧。周朝史官所著《道德经》宣传道家无为思想。我也暂且消除斗争“火气”,像道家的老子说的无为而治,顺应其自然吧。这时,作者笔锋一转,我能这样吗?不能,我不能做逍遥自在的神仙,必须做勇猛的剑侠,挥舞雄剑把所有的仇敌斩尽杀绝,以后再升天做神仙!
本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采用一反一正,先抑后扬的手法去表现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转折,头两句说退却做神仙,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后两句就否定,决心不做神仙,要做剑侠,斩尽仇敌再升天,这就更鲜明、更强烈地表现了诗人与敌倭斗争到底的决心。
4.鄱阳湖之战算不算古代历史故事
算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
公元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高举义旗,各地群起响应。江南地区,徐寿辉起兵蕲、黄(今湖北蕲水、黄冈一带),攻占武昌,继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陈友谅势力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
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东伐朱元璋,并在途中杀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陈冲破朱元璋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江苏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今江西九江)。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控制了四川。此外,还有方国珍起义于庆元(今浙江宁波),控制了浙东地区。
张士诚起兵江北,控制了长江三角洲。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将军),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元军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
朱元璋势力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
他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率战舰千艘投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
次年,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取得了一个战略基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计划。此后数年,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苏南、皖南、赣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并开始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势必同他们特别是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
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2过程编辑战前准备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
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朱元璋诱陈友谅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企图上下夹击,一举吞灭朱元璋。
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为了诱使陈军速来,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徐达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并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饶),威胁陈友谅侧后,进行牵制。
急躁、轻敌的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便于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待到江东桥连呼“老康”不应,方知受骗,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突然袭击朱元璋看到陈军进入伏击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士卒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万余人被俘。
陈友谅遗弃巨舰100余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挥军乘胜追击,夺回安庆、太平,又继续取得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
陈友谅自应天之战失败后,内部矛盾激化,朱元璋乘其内顾不暇,不断向西推进,仅仅一年间,就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乐平、抚州等地,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