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题目+回答)
问题:《记住回家的路》阅读答案
20.( 2 分)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 21.( 2 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每一点1 分,共2 分) 22.( 3 分) “禀赋”指的是:过内心生活的禀赋(1 分); “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进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的习惯(2 分), (或答成“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寻求心灵的宁静,得2 分。如果抄录原文“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只得1 分。) 23.( 3 分)( 1 )一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并为此不断努力,追求尽善尽美,就能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l 分,意对即可。) (2)开放题,事例合理能够证明观点即可,(2分)示例: (1)“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她淡然面对荣誉,把奖章作为女儿的玩具。她抵御物质诱惑,坚守心灵家园,致力于科学探索。 (2)1936 年,华罗庚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放弃攻读博士学位,
下页
2.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3.“内心生活”是指坚实自我的心灵追求;“外部生活”是指闯荡世界的人生阅历;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4.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就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迷失自我。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5.先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个问题举出实例,再对这个实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说明:只要分析正确,说得有道理即可。
6.赞同,一个人只要在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基础上“顺应自己的天性”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就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不赞同,一个人如果全都“顺应自己的天性”做自己喜欢的事,忘却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约束,不仅得不到“牢不可破的家园”,而且还会失去自我和心灵。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记住回家的路》阅读答案
1.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的“家”的含义是什么?
2.研读1、2两节,归纳作者的观点。
3.第三节画线句中的“禀赋”和"习惯”分别指什么?
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6.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7.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1、心灵世界——内心的平静,自我的归属感。作者文中反复强调内心灵的宁静,只有内心丰富,道德高尚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喧哗所左右,社会丑恶所腐蚀。一味的追逐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价值的内心是虚无、焦燥的。
2、年轻人要敢于闯荡,但与此同时万不可迷失自我,在行走的路上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满怀信心。
3、禀赋——关注心灵,关注自身内在素养修练的品性。
习惯——自我的调整,与外部干扰抗争的惯性。以保持心灵的平静。
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5、(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6、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4.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阅读答案
1.文章第3段强调“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但作者又说并不是“人人都有一个心灵”,请概述心灵有无的标准。
(4分)是否有心灵要看一个人是否有自己的坚定的信念和目标2.古人强调做人应该“宁静止水,波澜不惊”(庄子语),而本文作者则主张“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趁着年轻,应该有所作为,敢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不能庸庸碌碌3.结合全文内容,概述作者取名“记住回家的路”的具体内涵。
(6分)记住心灵回家的方向才是真正的心灵所属4.文章富有哲理性,且说理形象,比喻贴切,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这一特色。(6分)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 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 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把心灵的归属感比喻为精神坐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5.阅读理解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
【小题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小题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小题1】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小题1】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小题1】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此类题的答案一般在下文中都能找到答案。
首先,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随便走走,这是人之常情,好奇心嘛,然后不免会迷路,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回家的路,为什么,这些在文章中都有答案。 答出这是对下文“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的肯定2分;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把握这句话的主旨,是机会和压力对人的影响,然后结合本段的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即可得出答案。
“外界力量左右”1分,“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1分。【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
此句首先应该准确理解“坚实的自我”“精神的坐标”的含义,然后结合本段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即可得出答案。【小题1】回答此类题首先应该什么是家,而“家”的含义,文章二三部分的第一句话都有所暗示,然后结合原文指出记住回家的路的原因,把二者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答出“家”指的是自己的心灵的世界2分,结合原文回“家”的含义2分。【小题1】回答此类题,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此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然后,结合结合这些意思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开启自己的思维,联系生活事例,发表自己的观点即可。
6.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阅读题答案
1.作者主张“去尝试”、“去奋斗”,“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
作者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不主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内心生活: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
外部生活: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将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需要一个人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注重内心生活,才能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3.文中的这一句话,形象又概括地诠释了内心生活的基本内涵。
4.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个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并且能够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成功的!而他的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心灵家园,外部的诱惑对他就不再起作用,这样也就是“牢不可破”了。
7.《记住回家的路》阅读答案
1.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的“家”的含义是什么? 2.研读1、2两节,归纳作者的观点。
3.第三节画线句中的“禀赋”和"习惯”分别指什么?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6.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7.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1、心灵世界——内心的平静,自我的归属感。作者文中反复强调内心灵的宁静,只有内心丰富,道德高尚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喧哗所左右,社会丑恶所腐蚀。
一味的追逐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价值的内心是虚无、焦燥的。 2、年轻人要敢于闯荡,但与此同时万不可迷失自我,在行走的路上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满怀信心。
3、禀赋——关注心灵,关注自身内在素养修练的品性。 习惯——自我的调整,与外部干扰抗争的惯性。
以保持心灵的平静。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5、(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6、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8.记住回家的路 答案
20.( 2 分)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
21.( 2 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每一点1 分,共2 分)
22.( 3 分) “禀赋”指的是:过内心生活的禀赋(1 分); “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进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的习惯(2 分), (或答成“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寻求心灵的宁静,得2 分。如果抄录原文“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只得1 分。)
23.( 3 分)( 1 )一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并为此不断努力,追求尽善尽美,就能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l 分,意对即可。)
(2)开放题,事例合理能够证明观点即可,(2分)示例:
(1)“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她淡然面对荣誉,把奖章作为女儿的玩具。她抵御物质诱惑,坚守心灵家园,致力于科学探索。
(2)1936 年,华罗庚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放弃攻读博士学位,专心研究“完整三角合计”问题。1938 年,亨有盛誉的他毅然告别剑桥回到了祖国。(3)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 毕加索,拒绝用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十八岁时就将姓名中“毕加索”的字样抹去,选择服装、珠宝设计行业,并为之不懈努力。
24、( 3 分)人们应该关注生活家园,( 1分)也应该更多地关注精神家园,( 1 分)只有找到精神家园,才能活得充实,才能像钱学森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抵挡得住名利诱惑,公而无私,投身于祖国的事业,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l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记住回家的路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