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典舞身韵训练的首要阶段是什么
古典舞身韵训练的首要阶段将舞蹈动作按节奏连接上。
身韵教学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身韵而身韵,它的目的是要将身韵溶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术技巧中,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节奏处理和舞蹈动作的连接上,以及点线处理,舞蹈动势的渲染和表演者内在修养等诸方面
在古典舞训练中,从头至尾,都贯穿着身韵练习中的一些元素,身韵在总结了戏曲、武术等传统艺术的动作规律之基础上,确定了从腰为核心,强调中段训练的重要性。而“提沉冲靠”等几个动律元素无论是对人体中段的肌肉或是呼吸,都各有其独到而不同的训练价值。突出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其具体表现为:
强调对中段肌肉,尤其是后背肌肉的训练。背阔肌的强化,更是身韵元素在训练上的一大突破。而元素中的“含腆”从形态和规格上看比其它元素的幅要大。它的运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而它的发力点主要就是背阔肌,当含腆交替运动共同扩大范围时,使背阔肌随之交替曲伸,反复地强化,达到背阔肌真正曲伸自如,能随意控制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阔肌这一表现区域,加强了中段的表现力。
在舞蹈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在任何一个舞蹈动作当中,呼吸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这些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提沉”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贯串始终,它是将自然气息艺术化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提沉所带动的身体中段和头部的上下运动是呼吸与外部动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节奏及身体方位不同变化。可以使学生逐渐对呼吸与身体的关系有了体验和认识,并掌握呼吸与外部形态相结合的方法,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韵。身韵把动作动态与内涵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使身韵元素自身也达到了训练性、审美性和适用性的统一。
2.古典舞身韵训练的首要阶段是什么
任何一种训练都是从属于某种舞蹈形式的需要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训练体系。
身韵教学法便是古典舞的训练体系。 古典舞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神形兼备”的艺术体现,而身韵教学法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
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相结合,把“形、神、劲、律”作为古典舞动作元素,并将它们结为一体,在教学中要求动作达到振其形,摄其神、模其劲、顺其律,作为实现身韵教学的目的。 身韵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训练要求,它训练学生“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有着很高有艺术欣赏价值。
所以说,身韵课不但能独立地进行教学,而且成为整个中国古典舞教学诸环节的精髓和有机组成部分。 身韵教学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身韵而身韵,它的目的是要将身韵溶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术技巧中,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节奏处理和舞蹈动作的连接上,以及点线处理,舞蹈动势的渲染和表演者内在修养等诸方面。
如果说古典舞基训是一种训练手段,身韵则是衡量舞蹈动作的标尺。“如果把动作比做肌体,那么韵律就好比血液。
血液停止了流动,肌体就会僵死。” 这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动作与韵律的血肉关系,可以想象,如果古典舞缺少韵律,那么动作、舞姿、组合一定会使人感到僵化而没有味道。
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古典舞的韵律,找到了发展古典舞的根和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身韵不仅仅训练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韵律及外部技巧等,从中还可以发展古典舞的连接动作和舞蹈语言。
在古典舞训练中,从头至尾,都贯穿着身韵练习中的一些元素,身韵在总结了戏曲、武术等传统艺术的动作规律之基础上,确定了从腰为核心,强调中段训练的重要性。 而“提沉冲靠”等几个动律元素无论是对人体中段的肌肉或是呼吸,都各有其独到而不同的训练价值。
突出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其具体表现为: 强调对中段肌肉,尤其是后背肌肉的训练。
背阔肌的强化,更是身韵元素在训练上的一大突破。而元素中的“含腆”从形态和规格上看比其它元素的幅要大。
它的运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而它的发力点主要就是背阔肌,当含腆交替运动共同扩大范围时,使背阔肌随之交替曲伸,反复地强化,达到背阔肌真正曲伸自如,能随意控制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阔肌这一表现区域,加强了中段的表现力。 在舞蹈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在任何一个舞蹈动作当中,呼吸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这些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
“提沉”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贯串始终,它是将自然气息艺术化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提沉所带动的身体中段和头部的上下运动是呼吸与外部动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节奏及身体方位不同变化。
可以使学生逐渐对呼吸与身体的关系有了体验和认识,并掌握呼吸与外部形态相结合的方法,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韵。身韵把动作动态与内涵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使身韵元素自身也达到了训练性、审美性和适用性的统一。
扩展资料: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
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
“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
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
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
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这都是精辟的概括与提炼。
而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谐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身韵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等“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法”。
这些方面构成了身韵语言的内部结构,加上身韵“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使中国舞具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
3.中国古典舞身韵主要基本元素有哪些
古典舞的身韵。即 身法 和 韵律 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是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
身韵即 形神兼并,身心并用,内外统一。 形神劲律是身韵的基本元素。
形是指外在的动作包括姿态和动作连接的路线,神是神韵心意,起支配作用。劲指力包括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即动作本身的运作规律。
四个要素的关系,经过劲与律达到神形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 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力与形合。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中国的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训练。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柔韧训练(俗称为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为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个方面。柔韧、力量、技术技巧是构成舞者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技术性成分,亦是一名职业舞者所必须具备和达到的身体基本条件和技术条件。
地面训练,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与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地面训练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地面训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4]
(一)坐姿
基础训练中的坐姿是:双腿伸直绷腿端坐于地面,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放于腹部横膈膜处,沉肩,双手以手指尖为点置放于身体两侧地面的一种姿态。它的具体要求是:
(1)后背直立,并在动作过程中保持此形态。
(2)坐姿平伸的双腿绷脚,用力意误集中在双脚的脚趾尖上,大腿肌肉松弛。
1.绷脚与勾脚
绷脚与勾脚是地面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动作的基本形态,更重要的是动作的用力方法和意识。绷脚与勾脚在训练的过程中包含着勾绷脚趾,它是一组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动作,一般来讲绷脚与勾脚放在一起练习。
(1)绷脚:自脚腕处用力,推动脚弓绷直再依次用力推动脚趾绷向斜下远处。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推动脚弓向斜下方伸展,再由脚弓延伸至脚趾,形成绷脚。绷脚在动作形式上可有正的,外开的,单腿的,双脚的。
(2)勾脚: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经过勾脚趾、脚掌,将力量集中在踝关节处。勾脚在训练形态上可以有正的、外开的、双脚的、单脚的。勾脚的分解练习方式可处理为先做勾脚趾再做完整的勾脚。
2.压前腿
压前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双腿并直平伸,双腿在勾和绷的形态上,结合平伸手、双托掌手位,以拉伸柔韧度为训练目的的一个基本动作。在地面以髋关节为支点,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于横膈膜处,同时向前延伸和向下压。
准备:坐姿
动作: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双手经平伸手到双托掌手位,并带动躯干向腿部贴拢。
教学要求:整个动作过程强调保持腿部的伸直和躯干的伸展。
3.压后腿
压后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前腿绷脚吸腿,后腿在外开、绷直的形态上向后向远拉伸。上身保持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与前腿同侧的手臂置于斜下位,撑地以保持身体平衡。与后腿同侧的手臂形成托掌舞姿,带动身体向后下压。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面向3点或7点,吸左腿,伸直右后腿,右手托掌、左手撑地。
动作:以托掌手为引领,带动身体向正后方下压,达到向后向远延伸至最大限度。
4.压旁腿
压旁腿有两种基本方式:
(1)双腿分别形成吸腿和旁腿,手位成托、按掌手位压旁腿。
(2)在横叉的姿态上压旁腿。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右腿吸腿、后背直立,左腿向旁向远伸直,双手成托按掌舞姿。
动作:在准备的姿态上,以托掌手引领,并带动身体向直膝伸直的一条腿贴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典舞
4.如何做好古典舞身韵
你好! 推荐地址: 古典舞身韵课程的特点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
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 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神韵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观念上仍然处在模糊的状态,在教学中还没能摆正它的位置,更没有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将“身韵”的教学渗透到基训课的“骨髓”中,真正的将其作为古典舞的“核”来加以正确对待。
现在的舞蹈教学一般是将基训与身韵做为两门课程安排,不免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片面认为基训是主科,身韵是副科,基训是学生训练的关键,身韵是为加强风格而设立的点缀课。 表层的主与次不是内在的质,是“壳”还是“核”,应通过两门课程所体现的精髓来确定。
因此,关键问题不在设置的是一门课程还是两门课程,而在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实质是什么。假若基训课和身韵课体现的是各自的质,而不是统一的质,那么就形成了“两层皮”的局面,基训也就变成了只有技术的“壳”,而没有身韵的“核”,两者很难形成一个统一于一体的古典舞风格,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片面追录古典舞的形,却忽略了古典舞的神,而我们要求的恰恰是形神兼备,只有劲与律的协和统一。
才能全面的达到古典舞训练的基本要求,这才是二者训练所要求的一致标准。由此发展到更深层次,就是要求在基训课教学中的每个动作,每个过程,每个细节,每个过渡的环节动作,静与动的变化,技术与技巧的操作,都要由身韵的神、形、劲、律来统帅,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达到“壳”与“核”的完美统一。
即使是两门课的设置与安排,也能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那么基本功训练的标准和身韵的训练标准是什么?是统一于一体的两个阶段,还是将所要达到的目的自始至终地溶为一体完成整体训练的目的?就目前而言,两门课程的安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把握一个标准,就是在基本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将身韵渗透到基本训练的全过程,在课堂中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4.如何做好古典舞神韵课 1、做好素质训练 中国古典舞神韵的教学要从训练的角度开始建立,要同时要解决形体训练、素质训练、技术技巧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直到舞台上形象塑造训练等任务。所以说,以解决肌肉素质、软开度、耐力、爆发力、韧性、重心等方面,对于训练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平时可以加强对人体运动的科学研究,在运动的幅度、韧带的柔韧性、重心的把握、肌肉能力等方面都要达到训练的效果。比如“前旁搬腿”要完成180o,而且还要求主力腿、动力腿都是绝对的直膝,还要求主力脚半脚尖,控制到最高度,并保持很长时间(两个八拍)。
这说明在素质训练上要向动作的极限要求发展。所以说古典舞基本训练的目的是着重解决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问题,以跳、转、翻等技术技巧来增强舞蹈表现力,这可称为技法训练。
2、牢固把握身韵的元素 所谓元素,包括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诸多核心因素,在教学当中,要基于“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这样的教学方法,以“云肩转腰”、“风火轮”、“燕子穿林”为例,它们的素材并不是很多,然而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云肩转腰”既是元素又是韵律,元素中有韵律,韵律又通过元素展现。
“风火轮”在基本功训练上腰部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环动,所有拧、倾、圆都在其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再加以繁衍,既有训练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足可以派生出其他动作。正如唐满城教授所说:提炼元素、发展元素、运用元素,是解决身韵训练之有效办法。
3、体现身韵的表现性 对于舞台上的人物塑造似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不多,但任何动作都应充分展现出它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说,在古典舞的训练中,应注意动作的性格化、气质上的感染力,在音乐、组合上的处理应注重训练“刚武气质”型、“柔韧舒展”型,以及灵巧敏捷、龙飞凤舞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和要求。
4、体现身韵的时代性 与舞蹈艺术中其它门类相同,身韵也有其派生、渲变和发展的时代特性,如何把握身韵的时代性,是身韵训练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训练中应充分体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从而达到身韵与时代精神相统一。
更多相关: 。
5.中国古典舞身韵主要基本元素有哪些
古典舞的身韵。
即 身法 和 韵律 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是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身韵即 形神兼并,身心并用,内外统一。
形神劲律是身韵的基本元素。 形是指外在的动作包括姿态和动作连接的路线,神是神韵心意,起支配作用。
劲指力包括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即动作本身的运作规律。
四个要素的关系,经过劲与律达到神形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 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力与形合。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中国的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 扩展资料: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训练。
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柔韧训练(俗称为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为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个方面。柔韧、力量、技术技巧是构成舞者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技术性成分,亦是一名职业舞者所必须具备和达到的身体基本条件和技术条件。
地面训练,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与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地面训练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地面训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4] (一)坐姿 基础训练中的坐姿是:双腿伸直绷腿端坐于地面,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放于腹部横膈膜处,沉肩,双手以手指尖为点置放于身体两侧地面的一种姿态。它的具体要求是: (1)后背直立,并在动作过程中保持此形态。
(2)坐姿平伸的双腿绷脚,用力意误集中在双脚的脚趾尖上,大腿肌肉松弛。 1.绷脚与勾脚 绷脚与勾脚是地面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动作的基本形态,更重要的是动作的用力方法和意识。
绷脚与勾脚在训练的过程中包含着勾绷脚趾,它是一组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动作,一般来讲绷脚与勾脚放在一起练习。 (1)绷脚:自脚腕处用力,推动脚弓绷直再依次用力推动脚趾绷向斜下远处。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推动脚弓向斜下方伸展,再由脚弓延伸至脚趾,形成绷脚。绷脚在动作形式上可有正的,外开的,单腿的,双脚的。
(2)勾脚: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经过勾脚趾、脚掌,将力量集中在踝关节处。勾脚在训练形态上可以有正的、外开的、双脚的、单脚的。
勾脚的分解练习方式可处理为先做勾脚趾再做完整的勾脚。 2.压前腿 压前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双腿并直平伸,双腿在勾和绷的形态上,结合平伸手、双托掌手位,以拉伸柔韧度为训练目的的一个基本动作。
在地面以髋关节为支点,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于横膈膜处,同时向前延伸和向下压。 准备:坐姿 动作: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双手经平伸手到双托掌手位,并带动躯干向腿部贴拢。
教学要求:整个动作过程强调保持腿部的伸直和躯干的伸展。 3.压后腿 压后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前腿绷脚吸腿,后腿在外开、绷直的形态上向后向远拉伸。
上身保持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与前腿同侧的手臂置于斜下位,撑地以保持身体平衡。与后腿同侧的手臂形成托掌舞姿,带动身体向后下压。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面向3点或7点,吸左腿,伸直右后腿,右手托掌、左手撑地。 动作:以托掌手为引领,带动身体向正后方下压,达到向后向远延伸至最大限度。
4.压旁腿 压旁腿有两种基本方式: (1)双腿分别形成吸腿和旁腿,手位成托、按掌手位压旁腿。 (2)在横叉的姿态上压旁腿。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右腿吸腿、后背直立,左腿向旁向远伸直,双手成托按掌舞姿。 动作:在准备的姿态上,以托掌手引领,并带动身体向直膝伸直的一条腿贴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典舞。
6.古典舞身韵感觉怎么练
中国古典舞对呼吸的运用要求很高,在动作上强调点与线之间相互结合,节奏上强调收放、缓急、轻柔、动静等鲜明的对比,达到“形神统一、内外融合”的独特风格,使我们肢体的各个部位得到最大范围的“解放”。
古典舞呼吸大体可分为:
(一)快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在换气时要求速度非常快,在动作的一瞬间就要完成呼与吸,一霎那间进行呼与吸的交替。这种较快的呼吸方式常常出现在小而快的动作中,并伴随有跳跃性的动作。
(二)慢吸慢呼:
这种呼吸方法常伴随着节奏缓慢、上下起伏节奏很平均的动作出现。如:在练习圆场步、碎步等舞步时带上这种呼吸方式,动作做起来就会显得自然、流畅,有种连绵不断的感觉。
(三)慢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常常出现在慢起快落的动作中。如:在慢步的舞步中,带上这种呼吸去进行动作,会觉得步伐有重量,脚下有根,很稳的感觉。
(四)快吸慢呼:
这种呼吸方法常常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
以上四种呼吸方法如能恰当的运用到舞蹈当中,舞蹈才会更具有魅力、生命力和感染力,才更能完整的演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及感情。
两套教学视频,拿去看:
古典舞身韵教材系列——提沉元素教学
徒手身韵组合《含腆》教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典舞身韵元素短句第三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