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思乡的诗句
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 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唐·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关于思乡的好词好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3.有关思乡的诗句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
4.思乡的句子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主题的辐射阅读 “乡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文学作品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乡愁》就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作,诗人余光中深刻表达了游子心中都相似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家国之恋,意蕴优美,读来甘香如饴。 旧时的老人有一种习惯,当其子孙在外受到某种惊吓后,他们会在村头为子孙喊魂。
被称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也曾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地为自己喊魂。”“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所以他的《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等无不饱蘸思乡情,如《乡愁四韵》“……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呵腊梅香……”等。
在中国现代诗中,关于“乡愁”的诗句可以信手拈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席慕容)”“三十年前/我从柳树梢头望你/我正年少/你圆/我也圆。三十年后/你从椰树梢头望我/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我也满。
(舒兰)”“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潘洗尘)”这些诗人,离开了故乡,或在外打拼事业,或像余先生一样身在台湾,或旅居海外,思乡之情浓而烈。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乡愁”的诗句则不胜枚举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并且这些诗歌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意象模式,如以“雁”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飞雁”、“归雁”、“南飞雁”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以“蓬”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飞蓬”、“转篷”、“孤蓬”、“漂蓬”等);还有以“月”、“舟”等为意象模式的。
在外国诗歌中,有“我家在草原上/小鹿和羚羊在游荡/那儿难得听见诅咒和吵闹/黑云消失在远方。”有叶塞宁的“我离别了可爱的家园,把淡蓝色的罗斯抛下。
池边三星般的白桦林,把老母亲的忧伤熔化。”有西蒙罗夫“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人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乡愁是其一。 每个人也许都有过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的经历,心中也许都有过属于自己的乡愁,动起笔来,我们也可以创设意象来表达乡愁,写出美丽的诗句来:乡愁是天上的浮云,四处飘荡,在寻找它的归家;乡愁是倦了的鸟飞向树林;乡愁就像一根线……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3.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
(班彪)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欧阳修)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
5.渡荆门送别中思乡的句子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品鉴赏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直抒胸臆,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2]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