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义不能徙中徙的意思
人清无徒出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典故出处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譬犹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
-----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理解成什么意思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意思是(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白话译文:孔子说:“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扩展资料: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类似的句子还有: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白话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白话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白话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白话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论语述而
3.简评孔子这段话: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
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 之"是什么意思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修"是什么意思, 学习、锻炼和培养培养 "讲"是什么意思, 重视;讲求 "善"是什么意思, 擅长;长于 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孔子所忧虑的这四个社会现象,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在网络上有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门口用中文写着一行字——请勿大声喧哗。第二则是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
第三则是在泰国皇宫的厕所里面,还是用中文写着一行字——便后请冲厕。为什么外国人要用中国字写?写给中国人看的!能出国去的都是什么人?有没有一个农民?农民每天在那里耕田求三餐温饱都还有困难,农民能够跑到国外去吗?没有农民,都是留学生,都是很有财富、很有地位、很有知识的人,结果他们却连这些基本的道德、礼仪都不懂,结果把洋相出口到国外,而外国人不要啊! 这就是“德之不修”的结果,这就是现代的教育没有了德育教育的结果。
2006年7月10日,南方报业网登载了一篇题为《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教育》的文章。丘成桐是什么人呢?丘成桐先生,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他在1982年(33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1997年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 20多年来,丘成桐教授以赤子之心一直热心于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可是,我们自己国家的教授们是怎样的呢?丘成桐教授对记者说:“在中国,学生帮你写论文,学生替你打工,一年出几十篇文章,评先进的时候报上去也好看。中国现在的许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这是高校的大毛病。
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中国大兴高校办企业、办工厂,成功了没有?没有真正成功的,跟学校完全无关,只不过企业利用学校的资源在外面赚钱。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不教本科。
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差了很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人文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我们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消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规律。
如古罗马、古埃及、古希腊三个文明古国消亡之后,已是万劫不复了,这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结果。尽管我们中国暂时还能够还保持着一点点有古有今的元气,然而,我们人文文化还能维持多久的历史呢?这是一个值得中国的教育界、学术界、思想界反思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