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的描写的句子
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普通人的一般叙事性记叙文.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且常常辅之以描写.在记叙文中,叙述与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方式缺一不可.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对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都会有很大的作用.主要的人物描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阿长与》,“身材生得很高大”,“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既表现阿长的外形特点,又刻画了一个坏毛病多,不拘小节的形象. 二.语言描写. 是指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背影》一文“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几句语言描写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阅读实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老王 . 2.与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3.请从肖像描写的角度,在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一个类似的人物描写的句子. 答案提示:1.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表现老王那骨瘦如柴、身体虚弱、病得奄奄一息的样子 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3.略 三.动作描写 就是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因为行动本身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高尔基曾经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地使人物多行动,少说话.”动作描写不仅要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而且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描写.《背影》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是一个感动作者,感动读者的背影!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 阅读实例: 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海”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1.文段第主要通过_________描写,细致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2.画“——”线的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A.“我”看到了父亲在夕阳余辉下渐渐高大的身影,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过去从未看到过这样动人的情景 B.“我”看到了父亲为“我”承担重任的高大身影,感到了父亲对“我”的挚爱 C.“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亲在生活中不屈不挠的性格,看到父亲充满力量的形象 答案提。
2.关于父母人物描写的句子
1、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 相称。
2、爸爸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3、爸爸今天显得很年轻,简直和平时判若两人。素日不修饰脸的人,今天胡子刮得光光的。经常穿的黑色中山装被崭新的银灰色西装所代替,裤子上有笔直的裤线。
4、爸爸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
5、爸爸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爸爸对家里的事马虎又马虎,然而对工作_上的事认真又认真。为了一个封面,他可以反复推敲几十遍,甚至可以连续几夜不睡觉。一个夜晚的工夫,纸篓里的废纸就堆得满满的了!早上,找一翻开,“呀!这画得不是挺好的吗?干嘛废了呀?”妈妈也这么说,可他说:“不行,有一点不满意我也要重画!”
3.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或作文
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
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2、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
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
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8、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9、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
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
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
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
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 三、外貌描写要“深”。
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 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
4.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出父亲怎样的形象
那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我摸出手机一看,是年迈的父亲打来的,他让我回家一趟。 自从我调进了新的单位,并在小区购置了新房以后,除了节假日,一般就很少回家了。
而父母知道我们工作比较繁忙,回乡下老家也不怎么方便,平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从不打扰我们。现在父亲叫我回家,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
想到这,我忙向校长请了个假,跨上摩托车赶往离校二十多公里的老家。 车刚到村口,我就见父亲站在自家院门口,翘首观望。
“回来了!”父亲见到我,有些惊喜。我叫了他一声,问“妈呢?”“在菜地里栽茄子秧呢。”
蔬菜是父母餐桌上主要菜肴,两位老人整天把菜园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的。 “吃饭了没?”父亲看看我。
“吃过了。”我看看父亲。
“我们把两棵白果树卖了。”父亲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什么?把白果树卖了?”我愕然。这两棵银杏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父母的命根子,是他们的“养老树”。
父母年过七旬,丧失了劳动能力,我让他们把责任田退给集体了,由我们姐弟几个来赡养他们。可父母说不种田可以,但养老现在还不需要你们承担。
“我们有这两棵白果树呢,你看,这两棵白果树一年结果上千斤,能卖几千元,够我们花的了。”父亲手指着参天大树乐呵呵地说。
也是的,前几年,贩运树木的人经常在我家周围转悠,问我父亲白果树卖不卖,有的给出了上万元的高价,可父亲就是不卖。这树是他的“摇钱树”,父亲怎舍得卖?可父亲今天怎么说卖就卖了呢? 父亲见我愣着,慢悠悠地说:“是这样的。
这几天,我从电视中看到玉树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心中很是不安。我和你妈商议了一下,我们这么大年纪了,也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了,就寄点钱给受灾地区,聊表心意吧。”
“爸,您表心意也用不着卖树啊。我们已经在单位捐款了,而且数额不低,就算也帮您凑了一份子了。
况且上次汶川地震你把你们唯一的存款都捐出去了,这次你们不捐,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你们捐的是你们的,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国家危难之时总不能无动于衷啊。”
父亲做过大队支书,他在大事面前从来是不含糊的,我不好再说什么。 父亲从房里拿来一块包得厚厚的手绢,一层一层摊开,里面是一叠人民币。
父亲将这一叠人民币交给我说:“这是卖树的两千元钱。现在白果树不值钱了,就卖了这些,你全拿去替我们捐了吧。”
我郑重地接过钱包,像是捧着一颗圣洁的心,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 驱车回校的路上,我想:虽然这几年灾难频频降临到我们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国度,但有无数像父亲这样的爱国者,祖国,一定能挺住;玉树,一定能挺住! 1.第三段画横线句子说别人愿意出高价买树的目的是什么?2.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什么问句?从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第五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4.全文运用了那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出怎样一个父亲形象? 拜托,明天要交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人物形象的佳句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