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描写眉毛的有关诗句
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
译文: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2、湖光照侬双画眉,鬓边照见一茎丝。——明代宋元禧《西湖竹枝》
译文:湖面反射的光线照应着你以眉笔修饰眉毛,鬓角的毛孔都看见了。
3、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寒柳》清代:纳兰性德
译文: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4、湖上女儿柳叶眉,春来能唱黄莺儿。——元代杨维桢《冶春口号七首》
译文:湖边的美女长者柳叶一般的眉毛,在春天唱着歌好像黄莺一样美妙。
5、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唐代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
译文:眉毛就像刚发芽的柳叶,脸庞好像盛开的桃花。
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2. 有关于“月”的诗句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3. 关于“月”的诗句
分给我吧: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
4. 关于月的诗句
1.《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山居秋螟》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6.《新月》唐.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嫦娥一只眉先扫,
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7.《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秋月》唐.白居易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9.《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10.《望汉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5. 有关于月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