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核心的一句话

道德经的精髓
第一,《道德经》认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规律是“道”,道也可以说成是“无”。 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体。具体的事物有种种具体的属性,如有白有黑,有高有下,有大有小,但是道不能有具体的属性。因为具体的属性是相对立的,如果道有大这种属性,就不能生成小的事物,如果道有白这种属性,就不能生成黑的事物。 所以道没有任何具体的属性,老子形容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只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所以道可以称之为“无”,魏晋时期的天才哲学家王弼在注解《道德经》时,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思想。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第二,《道德经》认为,人也必须学习“无”的道理。道是万物的规律,所以人也应该顺应道的规律,才能成功。《道德经》特别重视“无”的作用,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认为君主应该做到不妄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大治。 《道德经》还说:“常使民无知无欲”,要去除民众的机巧之心与欲望之心,才会消灭种种纷争。
《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已经是老子哲学、道家哲学的精髓了。如果非要从《道德经》中再提炼出精髓,我认为是两个字:“无”和“反”。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道德经》精髓,书而录之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道德经 最精髓的一句(老子的道德经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