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汇总如下 1、关于春节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关于中秋节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粲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业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日(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
民俗二三事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7、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扩展资料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 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如下: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2、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3、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转)1. 描写除夕的: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2.描写春节的: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描写元宵节的: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描写清明节的: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描写端午节的: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6.描写七夕节的:七夕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7.描写中秋节的: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8.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wanglianfeng87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关于春节的古诗: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

古代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1.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描写节日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万,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端午被荣恩。(端午)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七夕) 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七夕)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中唐诗人韩翃描写寒食节下都城长安春光盎然的著名诗歌。 冬至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七夕 细看成阴近久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重阳 3.推荐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春节: 元 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元宵 唐寅 (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清明节: 清明 杜 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节: 端午 文秀(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中秋节: 中秋月 苏轼 (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古人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真不少请你收集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5.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唐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关于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关于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关于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关于中秋节的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1、春节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4、端午和端午 张 耒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 梅 尧 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特收集如下,请采纳。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一、元宵节、灯节 (1)唐寅(明)《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2)欧阳修(宋)《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辛弃疾(宋)《青玉案·元夕》众里 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清明节 (1)杜牧(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韩翃(唐)《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端午节 (1)黄裳(宋)《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2)欧阳修(宋)《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四、中秋节 (1)苏轼(宋)《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辛弃疾(宋)《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五、重阳节 (1)王维(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杜牧(唐)《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白居易(唐)《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六、除夕 孟浩然(唐)《除夜有怀》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七、春节 王安石(宋)《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宵节《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5七夕唐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6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朝代:唐代|作者:李适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馀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 寒节日寄乡友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朝代:唐代|作者:齐己辛未兴龙节日怀历阳王掾元胥昨岁东溪口,扁舟欲下江。 伴愁灯映幔,欺睡月侵窗。 漫寄书连纸,谁同酒一缸。 何当见之子,聊使我心降。 朝代:宋代|作者:贺铸 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三十里随牒倦尘土,归梦长纷纭。 及归岁阻饥,负米良艰勤。 细摹食粥帖,长歌送穷文。 忽棒毛生檄,往撷鲁宫芹。 元方与犹子,念我当离群。 折柬期诸彦,褰裳集江濆。 追送三十里,酒炙罗缤纷。 夜航语达旦,掺袂俄夕曛。 汀芦黯囘首,风萍怅轻分。 时危事远役,所遇无一欣。 元戎调新律,笑谈静边氛。 容我坐无毡,峨冠诵皇坟。 彩兰勤加餐,伐木友多闻。 诸君志姱修,未可恬耕耘。 努力崇令猷,时来皆青云。 朝代:宋代|作者:程公许

写到传统节日的古诗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李白《静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关于春节的古诗: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杜甫《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1)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韩 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唐)韩 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7、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8、关于七月初七的古诗: (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3、清明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和端午 张 耒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 午 (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 (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佳节倍思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为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