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望月望月

1.《望月》古诗

望月的古诗有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2.《望月》古诗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话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此诗出自唐·杜甫《望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3.望月怀远望月诗句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7648人评分) 7.9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_张九龄古诗_古诗文网 http://so.gushiwen.org/view_2784.aspx

4.古诗词朗诵望月

杜甫《望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文赏析】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5.李白《望月》诗的内容望月的内容是什么

李白《望月有怀》 时间:2003-09-15 14:16:57 | [] -------------------------------------------------------------------------------- 中秋的月最美.古铜色.又圆又大又近.看时,呼吸也不必有了.可我知道,就算我不再呼吸,这样的月光也是见不到了.城市不为赏月而存在.朋友说凤凰的月才叫月,我却怀疑,即便是凤凰,还会有以往那么美的月吗?与期求证,不如怀念.回忆中月仍是美的,如我见它之时. 月的美丽不必在月本身.见月之人,咏月之人,为月而痴而喜者,月自为之而美.翻开《李太白集》,其中“月”字不知凡几.诗人眼中,月色如何?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月光幽幽,思绪悠悠.“清泉”、“疏松”、“寒月”、“轻波”、“流光”五景,喜其自然协调浑然一体.孟浩然《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云:“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清泉映疏松”,此句不唯写泉与松,月光也在其中.有月在天,方可知泉“清”、松“疏”,方有一个“映”字.“不知几千古”,此句不唯写出诗人思绪万千,亦写出诗人独立的身姿.亦可想见诗人之非常人,方有念及“千古”之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目光由远及近,由外及于内,由风景转入心境.薛逢《长安夜雨》云:“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与此类.钱起《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云:“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则是由近至远了.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情因月起,意由情发.诗意满怀,故为“长吟”.然有佳作岂可无人欣赏、倾听?故思知音之意甚深.《长相思》云:“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送纪秀才游越》云:“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对月思人,自然之事.李白行呤天下,知交亦满天下,处处相知却也是处处别离,思念于是则多.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怀君而终不得见君,意兴阑珊,愁苦渐来.《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云:“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马戴《楚江怀古》云:“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柳永《蝶恋花》云:“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近年来很少望月,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思念.遇见过几个久别的故友,都没什么话可以说.离别带来的只是陌生.纵使以往曾倾谈通宵,今日却只能叹一句:“相见不如不见”.人生有许多闲愁,怕莫不是念书念出来的.。

古诗词望月望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望月望月

诗句

关于七夕爱情的古诗词

阅读(197)

1.七夕的爱情诗句 1、七夕 崔涂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2、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

诗句

小学一级下册必背十首古诗词

阅读(148)

1.一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有哪些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画》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晓》 孟浩然春眠

诗句

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阅读(157)

1.描写牡丹的诗句 描写“牡丹”的古诗有:刘禹锡的《赏牡丹》、皮日休的《牡丹》、李正凡的《牡丹诗》、王维的《红牡丹》、刘灏的《牡 丹》。这些古诗的原文:1、刘禹锡的《赏牡丹》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

诗句

关于赞美月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266)

1.赞美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

诗句

螺蛳古诗词八级下

阅读(159)

1.写“螺蛳”的诗词有哪些 1、《送密老2113位五峰》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我穿高5261安过萍乡,七4102十二渡遶羊肠。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1653。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

诗句

古诗词带维

阅读(137)

1.带唯字的古诗 元稹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张泌 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苏

诗句

关于小草的古诗词名句

阅读(134)

1.有关小草的古诗句、名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诗句

表达无助的古诗词

阅读(111)

1.表达人内心恐慌无助的诗句有哪些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北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诗句

关于梅花的qq古诗词

阅读(162)

1.关于梅花的诗句大全 梅花 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绝句·其一宋代: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落南北朝: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

诗句

古诗词形容天冷心更冷

阅读(150)

1.形容心冷到极点的诗句 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当艺术变成一种功课,背负着非做不可的压力、负担,其实是看不见美的。我喜欢东方古老的哲学家老子的比喻,他说,一个杯子最有用的,是那个空的部分。心灰意冷的诗句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

诗句

春节合家团圆的古诗句

阅读(145)

一、合家团圆的诗句1. 家居虽获落,眷属幸团圆。——白居易2. 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白居易3.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杜荀鹤4. 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卢纶5. 更三愿,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李商英6

诗句

樟树的古诗词

阅读(136)

1.有哪些关于樟树的诗词 1. 《樟树》诗人: 舒岳祥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春来片片流红叶,谁与题诗放下滩。2. 《至樟树店寄徐安道》诗人: 孔武仲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逼仄东南路,连天紫翠峰。微云还掩日,小雨正催农

诗句

阙字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151)

1.请问有哪个宋词是每句或每阙以两字结尾的吗 如梦令,秦观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南乡子,晏几道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

诗句

以四开头的古诗词曲

阅读(141)

1.四字开头的诗词 答:四字开头的诗词1、四面边声连角起 —— 宋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四弦一声如裂帛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3、四海求凰 —— 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4、四面歌残终破楚 —— 清 · 秋瑾《满

诗句

关于七夕爱情的古诗词

阅读(197)

1.七夕的爱情诗句
1、七夕 崔涂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2、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

诗句

小学一级下册必背十首古诗词

阅读(148)

1.一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有哪些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画》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晓》 孟浩然春眠

诗句

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阅读(157)

1.描写牡丹的诗句
描写“牡丹”的古诗有:刘禹锡的《赏牡丹》、皮日休的《牡丹》、李正凡的《牡丹诗》、王维的《红牡丹》、刘灏的《牡 丹》。这些古诗的原文:1、刘禹锡的《赏牡丹》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

诗句

关于赞美月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266)

1.赞美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

诗句

螺蛳古诗词八级下

阅读(159)

1.写“螺蛳”的诗词有哪些
1、《送密老2113位五峰》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我穿高5261安过萍乡,七4102十二渡遶羊肠。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1653。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

诗句

古诗词带维

阅读(137)

1.带唯字的古诗
元稹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张泌 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苏

诗句

关于小草的古诗词名句

阅读(134)

1.有关小草的古诗句、名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诗句

六级部编版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阅读(127)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你别动我的心宿建德江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