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上期古诗词期中试题

1.谁能帮我找一些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古诗复习题啊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2.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试题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第五单元】: 一、《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 , , 。

, 。5、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 。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 。B. 。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 ; , 。

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二、《陋室铭》 ①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⑥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⑧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三、《爱莲说》①咏莲名句: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8.《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 。9.《爱莲说》中“ , 。”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10.《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 ,是一般映衬, 和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

11.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 。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 , ,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

1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四、《核舟记》1.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2.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4. ,若听茶声然。

五、《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 ,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 ,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 。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 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 ,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六、诗四首: 《望岳》1. 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3.细望泰山景色句是: , 。

4.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 。《春望》1.拟人诗句是: , 。

2.忧国思乡诗句是: , 。3.首联诗句是: , 。

4.悲己句是: , .。《石壕吏》1.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 。

2.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3.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 。

4. 说明当时兵役苛酷的诗句是: 。七、【课外古诗】(一)1.少壮不努力, 。

2.树树皆春色, 。3.乡泪客中尽, 。

4. ,波撼岳阳城。5.黄鹤一去不复返, 。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常恐秋节至, 。

8.相顾无相识, 。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11.坐观垂钓者, 。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 (二)1、《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2、《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 。3、《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是: , 。

(4分)5、《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 , 。

7、《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 , 。8、《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 。”

9、《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 ,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 。

八、【拓展延伸】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 ,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 。

4、《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5、《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6、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 _____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

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苏教版的. 把答案也带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8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绥靖jìng 穿梭suō 仄歪zhè B.惊骇hài 歼灭qiān 箱箧qiè C.杀戮lù 震悚sǒng 狼藉jí D.瓦砾lè 烦躁zào 噩耗è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A.《石壕吏》——杜甫——“诗圣”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刘禹锡C.《台阶》——李森祥——小说D.《蜡烛》——西蒙诺夫——南斯拉夫作家 3、文言文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男有分,女有归(fēn) 同予者何人(我)B.可爱者甚蕃(fán) 盖大苏泛赤壁云(说)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è) 盗窃乱贼而不作(强盗)D.决眦入归鸟(zì)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做) 4、按原文填空,完全正确的:( )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 , 。

(2)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A.(1)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1)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C.(1)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1)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二、积累运用(16分) 5、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

(4分)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永垂不朽 莫明其妙 淋漓尽致 大廷广众眼花潦乱 长途跋涉 6、填空。(6分) (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4)《望岳》中透露诗人早年远大抱负的诗句: 。 (5)宋代哲学家周敦颐非常喜爱莲花,用“出淤泥而不染, ”来赞美莲花,表达自己。

4.跪求

八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一、nbsp;nbsp;nbsp;nbsp;根据课文内容直接默写。

(共1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8、nbsp;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10、nbsp;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nbsp;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理解性默写。(共7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陋室铭》中“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nbsp;7、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13、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nbsp;nbsp;nbsp;三、nbsp;拓展性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关注民众疾苦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nbsp;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桥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nbsp;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句是nbsp;:___________________,nbsp;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表达作者充满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nbsp;__________________。

nbsp;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nbsp;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nbsp;nbsp;nbsp;一、nbsp;词语解释nbsp;nbsp;nbsp;缘溪行nbsp;沿着nbsp;落英缤纷nbsp;落花nbsp;nbsp;nbsp;甚异之nbsp;诧异nbsp;豁然开朗nbsp;开阔的样子nbsp;nbsp;nbsp;俨然nbsp;整齐的样子nbsp;阡陌交通nbsp;交错相通nbsp;nbsp;nbsp;黄发垂髫nbsp;老人小孩nbsp;怡然nbsp;喜悦的样子nbsp;nbsp;nbsp;具答之nbsp;详尽nbsp;咸来问讯nbsp;都nbsp;nbsp;nbsp;率妻子邑人nbsp;妻子儿女nbsp;绝境nbsp;与世隔绝的地方nbsp;nbsp;nbsp;不复出焉nbsp;再nbsp;无论魏晋nbsp;更不必说nbsp;nbsp;nbsp;延至其家nbsp;邀请nbsp;处处志之nbsp;作标记nbsp;nbsp;nbsp;欣然前往nbsp;高兴的样子nbsp;无问津者nbsp;渡口nbsp;nbsp;nbsp;二、nbsp;翻译nbsp;nbsp;nbsp;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nbsp;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nbsp;nbsp;nbsp;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nbsp;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nbsp;nbsp;nbsp;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nbsp;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nbsp;nbsp;nbsp;nbsp;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nbsp;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nbsp;nbsp;nbsp;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nbsp;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nbsp;nbsp;nbsp;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nbsp;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nbsp;nbsp;nbsp;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nbsp;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nbsp;nbsp;nbsp;nbsp;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nbsp;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nbsp;nbsp;nbsp;8、后遂无问津者。

nbsp;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nbsp;nbsp;nbsp;nbsp;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nbsp;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nbsp;nbsp;nbsp;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nbsp;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nbsp;nbsp;nbsp;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nbsp;(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nbsp;nbsp;nbsp;三、课文分析nbsp;nbsp;nbsp;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

5.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后有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2分)A、悠闲 yoū 地窖 jiào B、荒谬 miǜ 诘问jíC、瓦砾 lè 制裁 cái D、尴尬 gàn 琐屑xiāo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A、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C、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仿照下面的句式和内容补写句子。(4分)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 , 是没有 。

5、假如张华同学借了你一本心爱的书已很长时间,大概他(她)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了。你想委婉地提醒或暗示他(她)还书,你会怎样说呢?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超过50字。

(4分)答: 。 6、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

(每空1分,共6分) (1) ,恨别鸟惊心。(2)会当凌绝顶, 。

(3)天明登前途, 。(4)少壮不努力, 。

(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7分)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7、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简要说说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强烈的震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原因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

(2分)答: 9、选文写了“我”对阿长这一人物认识和情感上的变化,请概括说明这一过程。(3分)答: (二) (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 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

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

6.求自出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2010--201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卷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了困难和cuò( )折,经历无数的尝试后都不能解决它,看似毫无希望了。但有时只要我们再作坚持与努力,就常有“柳暗花明”的huò( )然开朗之感,那时,困难在我们面前似乎就渺( )小了,不再不可逾( )越了。

2.下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2 分) ( ) a.精疲力竭 张慌失措 杀戮 箱箧 b.臭名昭著 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 c.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 d. 响彻云宵 转弯抹角 纳粹 鞠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大家去郊游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她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她就产生看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反语) b.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座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比喻)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反语) d.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反语) 5.古诗文填空(7分) 诵读古代优秀诗文,会给我们许多精神上的享受,如:读《野望》,我们领略到了山野中“ ,山山唯落晖”的浓浓秋意;览《桃花源记》,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村“ ,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又领略到了洞庭湖“ ,波撼岳阳城”的壮观;咏《爱莲说》,让我们品味到古人“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尚情操;吟《长歌行》,更让我们品味到“ ,老大徒伤悲”的悲伤和无奈;品《望岳》我们感悟到了“ ,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气概;观《陋室铭》我们钦佩陋室主人的“斯是陋室, ”的高尚情操。 6.综合学习(7分) (1)右边这个雕塑是在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年的“铸剑为犁”主题雕塑,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雕塑。

(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主题雕塑的含义是什么?(2 分) (3)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有很多,请你写出二句有关战争的诗句。(2分)(不同诗句中的连续两句。)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12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

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

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 “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 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

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选文的内容。(2分) 8.文中多次出现“不怕”这个词语,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并说说它们包含了老人怎样情感或性格。

(3分) 9.文中加曲线的内容是对二个小女孩一些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们是怎样的一个小女孩。(2分) 10.最后两段主要是在刻画老人的心理,说说这些描写刻画了当时老人怎样内心。

(2分) 11.语言是最能反应一个人性格。

7.初二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cn

初中试题部分,各科都有,还有各单元的练习.

2007-11-1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27%)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面颊( ) 锐不可当( ) 繁yǎn 销声nì 迹 2,古诗文默写.(12%) ⑴感时花溅泪, . ⑵月下飞天镜, .

2007-11-19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练习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卷 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 庄留平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共1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村边的小河边成里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shuǎ,……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

2007-11-19 2007届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模拟考试卷

绵阳一中初2007级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卷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根据语言环境,选出注音错误的一项 A,.我问:"这个寒假(jià)你有什么安排 "他不假(jiǎ)思索地说道:"去北京旅游." B,他一脚踹(chuài)开门,两手揣(chuāi)在怀里,气喘(chuǎi)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 C,乌珠迸(bènɡ)出,也似开了个彩……

2007-11-16 浙江地区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卷

浙江地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一,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4分) 桥结构匀称(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xié(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nì( )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8.初二语文上学期古诗句练习

中考诗句赏析复习二(初二语文上学期)古诗句练习 命题人:宋言利1、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泉路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A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_________-和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___和对抗清斗争的_____________ B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 前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首句运用______和______(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次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D 三、四两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E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F七、八两句运用____________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3、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 本诗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C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

D“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取精神。E“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_________。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B以“____”为线索,以“___-”为着眼点,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悦之情。C首句点明____________,次句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

D、颔联从_____________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_________________写早春的景象。

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E、“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力。

F、“渐欲”野花________________,“没马蹄”点出____________。G“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B以“____”字着笔,重在描写___________,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显示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朝气。 C、首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势。

D、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钟”运用_____(修辞)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割”运用_______(修辞)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E、颈联写____。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F、“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也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G、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也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也表现了诗人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A“浩荡”形容愁思________.B、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C、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_______________,(修辞),诗人以“____________”自比,以“花”比作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7______________,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B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______________的志趣。C、“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险。

“________”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

9.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考试复习

同胞啊,我也一样啊!

1.课后古诗词十首全部要背要默,意思要记住,作者以及全诗内容也要知道一点,考试绝对会考古诗的。

2.第五单元的文言文要背。21课《桃花源记》要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2课《短文两篇》全背,24课《大道之行也》全背,25课《杜甫诗三首》全背,23课《核舟记》最好熟读,背就不用了,但最好记一下文中的通假字还有什么古今意。最好这一单元其他的文言文也要会默写,知道意思。还有就是这些作者什么的也要看一下,最好记住,也许填空题会考。

3. 第二单元的第7课最好全背,尤其是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第6自然段,一定要记住。

4..这几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也要看,向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描写战争的成语和名言,描写莲的古诗句,都要记上几个。

5.课外的作业要多看,生词要会写,会读。

6.课外的积累也要多。

我和LZ都是八年级生,我语文应该还算可以,平常120分的卷子一般都可以考个80,90分。

也许LZ的卷子和我们学校的差不多,是120分的。

通常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18分,这18分中至少要拿到15分以上,也就是6道选择题要做对4,5道,综合性学习的6分要拿到4,5分;

第二题是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有22分,这22分中有8分是考课内的古诗词,其余的有课外的古诗和文言文,这个拿到17,18分也就可以了;

再就是现代文阅读的30分,阅读题就在于一个字,,“读”,要看懂文章,理解题目意思,一般不算太难,拿个20多分挺简单的;

最后就是50分的作文题,这个才是真真正正考验平时的阅读量,以及写作水平,写这作文要读懂题,千万千万不能离题,一离题分就会扣好多,再就是字数要达标,我们学校的语文考试作文字数一般都在500,600之间,如果没达到(我们是另发一张作文纸的,在可以写差不多500左右的行数的那一行下面有标明'此处500字'什么的),少一行,扣一分,作文改卷老师严一点嘛扣个20,30分是很正常的,所以作文一定要写好,要扣入主题,作文要得个高分!

此外没有什么了吧,LZ加油啊,虽然我没资格说你,星期一我们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上期古诗词期中试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八级语文上期古诗词期中试题

诗句

优美积极的古诗词

阅读(151)

1.推几首优美 积极的诗词,谢啦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

诗句

古诗词诚信

阅读(157)

1.有关诚信的古诗5首 有关诚信的古诗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结《自箴》等。1、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

诗句

赞名山大川古诗词

阅读(124)

1.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

诗句

带曼美好古诗词

阅读(121)

1.诗经中带曼字的诗句 《南园十三首》李贺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刘方平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楚歌十首》元稹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出试后投所知》罗隐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金

诗句

手游的古诗词推广语

阅读(144)

1.能做游戏名的诗句,有什么诗句比较优美 空有人心遮半面.曾有容颜惑少年桃栀夭夭醉我心,灼灼其华捕芳华青衣白履.韶华倾负墨色沧桑.暮光薄凉白衣少年容颜改 朱颜少女发如雪乍见之欢 久处不厌安如少年初如梦 肆似流年终若雨南音雨阁 木槿

诗句

古诗词的哲学寓意作文

阅读(124)

1.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chenys1313古诗中的哲学道理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句

兰亭集序古诗词填空

阅读(122)

1.《兰亭集序》默写文言文翻译 《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

诗句

古诗词送春王令

阅读(137)

1.《送春》(北宋 王令)的赏析 送春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

诗句

古诗词鉴赏活动方案

阅读(120)

1.怎样举办诗词鉴赏活动 近年来各地中考的诗词鉴赏题,难度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高。而有不少考生要么望而生畏,要么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一是积累少,文学积淀不够深厚。二是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含意丰富,考生缺少对诗歌语言规律的了解。本文

诗句

太阳与孩子的古诗词

阅读(136)

1.秋日太阳小女孩诗句 1、秋日的阳光和颜悦色,弥勒佛样咪咪地笑,悄皮时眨两下眼睛,将金光忽闪着拂过杜娟金桂花儿金钱橘果儿,便羞涩地躲藏到浮云背后,不由得让你迷恋不舍那令人晕眩的一笑一瞥。 2、秋日的阳光的美妙,从不单调的重复,你每时瞥见

诗句

与星星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00)

1.关于星星的古诗 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二首》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诗句

古诗词包饺子

阅读(150)

1.描写“饺子”的古诗词有哪些 1.《饺子》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餐餐世间味,最是此物鲜。2. 《水饺》何尔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3.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

诗句

形容女子的美好的古诗词

阅读(192)

1.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处:佚名《诗经·卫风·硕人》译文: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

诗句

筠字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183)

1.带有"筠"字的古诗词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钱起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

诗句

优美积极的古诗词

阅读(151)

1.推几首优美 积极的诗词,谢啦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

诗句

古诗词诚信

阅读(157)

1.有关诚信的古诗5首
有关诚信的古诗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结《自箴》等。1、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

诗句

赞名山大川古诗词

阅读(124)

1.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

诗句

带曼美好古诗词

阅读(121)

1.诗经中带曼字的诗句
《南园十三首》李贺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刘方平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楚歌十首》元稹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出试后投所知》罗隐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金

诗句

手游的古诗词推广语

阅读(144)

1.能做游戏名的诗句,有什么诗句比较优美
空有人心遮半面.曾有容颜惑少年桃栀夭夭醉我心,灼灼其华捕芳华青衣白履.韶华倾负墨色沧桑.暮光薄凉白衣少年容颜改 朱颜少女发如雪乍见之欢 久处不厌安如少年初如梦 肆似流年终若雨南音雨阁 木槿

诗句

古诗词的哲学寓意作文

阅读(124)

1.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chenys1313古诗中的哲学道理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句

兰亭集序古诗词填空

阅读(122)

1.《兰亭集序》默写文言文翻译
《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

诗句

含月的意象古诗词

阅读(132)

1.写出古诗中含月意象的完整两句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 【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