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写作的六大忌

1.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哪些规则

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21、变格: 基 本 格 式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 (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26、学习过程:学作诗应循序渐进,先学作短‘古风’、再学作‘绝句’、再作‘律’。

下附:泰石编制共享工具 (版权所有,引用必注明来源) 27、近于诗的词:浣溪沙、生查子、木兰花、阳关曲、清平乐、怨回讫、玉楼春、卜算子、定风波、摊破浣溪沙、望江东、忆王孙、渔父、渔家傲、鹧鸪天、一七令。(下篇‘词’,可先预作此部分词)。

28、联律的基本定义:合‘马蹄韵’、对仗、两联平仄相反。 ①每句中字位的平仄结构 三言: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不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可换位)。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可换位)。 注:①多余8字联,根据‘马蹄韵’联律并结合联意加注顿号读,将组合分解成以上格式。

②出句有问题(不合上述规则),对联就会出问题。

2.怎样进行古诗词创作啊

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21、变格: 基 本 格 式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 (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26、学习过程:学作诗应循序渐进,先学作短‘古风’、再学作‘绝句’、再作‘律’。

下附:泰石编制共享工具 (版权所有,引用必注明来源) 27、近于诗的词:浣溪沙、生查子、木兰花、阳关曲、清平乐、怨回讫、玉楼春、卜算子、定风波、摊破浣溪沙、望江东、忆王孙、渔父、渔家傲、鹧鸪天、一七令。(下篇‘词’,可先预作此部分词)。

28、联律的基本定义:合‘马蹄韵’、对仗、两联平仄相反。 ①每句中字位的平仄结构 三言: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不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可换位)。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可换位)。 注:①多余8字联,根据‘马蹄韵’联律并结合联意加注顿号读,将组合分解成以上格式。

②出句有问题(不合上述规则),对联就会出问题。

3.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哪些规则

词的格律

词的格律慨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到每字。

3;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一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如《踏莎行》《鹊桥仙》每阙的首二句《满江红》中间的七言句《沁园春》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

4;押韵,词的韵比诗韵要宽。诗韵中《佩文韵府》爱猫扑.爱生活106部,其中平韵,上平,下平各15部,计三十部。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诗韵只可押平韵。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5;章法,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一个句号相广当于格律诗一联。

6;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要求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如《如梦令》等。

7;词句要合平仄,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为律句。关于这点,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再如《浣溪沙》,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而且也押平韵。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再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算子》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三:词的体式与调式

1;体式

按照词的字数多少从体式上可分为三类,依词的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学,如词中称“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内,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临江仙》《七娘子》二词既有58字体也有60字体的,这就很难以将其划入小令中或是中调中的。

2;调式

词调是指词的腔调,中国古乐爱猫扑.爱生活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唐宋时,词与曲结合。以节奏的缓急区分乐曲。节奏舒而缓者称为慢调,简称“慢”。慢曲与急曲比,声调长了。因此慢词的字数,句数就随之增加了。如字数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个字。而《卜算子》仅44个字。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慢,令,引,近”是词的四种调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

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在“转调”上,方式有“偷声”“减字”“摊破”等。

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句法,用韵等均有变化。如《踏莎行》本为58字,《转调踏莎行》则变成65字了。《转调满庭芳》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减字木兰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减三字,且平仄互换,每片两平韵两仄韵。

3;关于自度曲,自度曲亦称自度腔,有的人由于精通乐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词牌填词而是自己创作曲调去填词,这种由自己创作的词调叫自度曲。如柳永,周邦颜,等都写过不少自度曲。但我们有些朋友既选择了词牌去填词而又不守规则,那么你所写的既不是词又不能称自度曲,只能说四不象了。

4;词牌,词牌是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有的词牌除正名之外还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数格的。但不论何名,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填词时应备有工具书-词谱和韵书去填。词谱可参照康熙的《钦定词谱》或舒梦兰的《白香词谱》。韵书可参照《词林正韵》。当代龙榆生先生编的《唐宋词格律》,王力先生著的《诗词格律慨要》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韵典》等也都是很好的参考书。可以供写诗词者参照使用

4.请懂的说一些古诗五绝,七绝,律诗的规则和禁忌

律诗(七律、五律)和绝句(七绝、五绝)叫做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绝、五绝的句数,分别是七律、五律的一半。

一、格律诗讲究用韵,韵脚一般押在1、2、4、6、8句上。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二、格律诗讲究平仄,把汉语的四声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

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对于七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三、格律诗讲究粘对。

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5.现代诗词的创作方法及注意的几点

诗歌,似乎历来被人看作很浪漫,很神秘的东西。

其实历来人们都以为写诗是文人的事情,从小的方面说就是学中文的产物。关于这个的看法由来已久,所以我今天要就创作诗歌谈谈我的看法,通过本文,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位诗人。

一、诗歌贵在贴近生活,由小见大。 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所以写诗一定要从生活着手,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诗歌,是人的情感的发泄,没有感情的诗歌不能叫作诗歌。

由于诗歌贴近生活,因此对于诗歌的语言,大可不必追求多么华丽,只要立意深刻,构思独特,那怕是最最平实的语言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美国诗人威廉斯写的《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原谅我 它们太好吃了 那么甜 又那么冰 当你看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它那是什么诗歌啊,分明就是平常的留言条啊。

没错,诗歌其实完全可以象这样口语化。你完全可以把你在平时写的随笔、心情用诗歌的形式排列,那么它就成了一首诗。

只是这样的诗歌所表达的深度要因人而异。威廉斯的这首《便条》如果排成“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原谅我,它们太好吃了,那么甜又那么冰。”

就没有什么意味来,而想排成上面那样给人留下很多想法。 所以,当你写了一首别人看起来不像诗的诗歌,说你语言很白的时候,你可大不必在乎,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你的作品,其实诗歌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才能真正得懂其中的感情。

因此,大胆的去写诗吧,去做一个生活的诗人吧! 二、诗歌贵在精炼、跳跃性强,留有余地。 前面关于诗歌的语言来说没有什么要求,但是一首好诗还是要强求语言的精炼的,那怕你的语言多么口语化,只要平实中有凝炼,都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些自以为自己很懂诗的人会说,这么普通的语言也叫诗,在他们看来诗歌的语言就是华丽,孰不知诗歌贵在浓缩。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顾城的一首《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一首很经典,很美妙的诗歌。

这首诗短短26个字就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诗歌语言看,都是最最平白的文字,但是为什么经过顾城的手后就成了一首好诗呢。

原因很简单,其语言很精炼,可以说你不能改一个字,只要改了一个字就失去了味道,这就是诗歌语言的精炼,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华丽辞藻。其实诗歌的语言精炼很简单,就是看看你写的诗可以改某个字吗?对于诗歌的跳跃性,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之所以要跳跃,是因为要造成多个意象,只有有意象的诗歌才有活力和韵味。

对于这个就不必多说。 三、关于散文诗创作的方法 对于散文诗,也许在大家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看法,那就是散文诗都是语言华丽、优美,富有美学一样的诗歌,是小巧伊人,浓的化不开的文体。

其实这种想法打错特错。散文诗也是一直诗歌形式,其跟前面提到的诗歌创作是一样的。

只是要写好散文诗必须懂得“形散而意不散”,也就是散文所说的“形散神不散”一样。 1、矛盾修辞法 要写出好的散文诗,矛盾修辞法是一种最好最快的手法。

那么什么叫作“矛盾修辞法”呢?首先,从字面上理解,“矛盾修辞法”顾名思义就是矛盾的东西,也就是说,把本来很矛盾的词或者词语、句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本来矛盾却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说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举个例子吧 比如“陌生而又熟悉的人”,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矛盾修辞法”。

既然是“陌生”就不可以是“熟悉”,但是为什么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呢,因为这样就会留给读者很多想法。“是什么原因让熟悉的人变得陌生呢”还是“陌生的人又是怎么让人熟悉的呢”,以及跟多的遐想。

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火热的阳光如寒冬般冰凉”,可以说要是不把这句话放在散文诗里面,那就是一句胡话、瞎话。正因为是散文诗,它带人读者的想法是无尽的,“作者为什么在大热天感到冰凉呢”这就值得读者去深思了。

在举些句子:“黑夜里的黑暗比光明还明”、“光明里的黑暗比黑夜还暗”、“生活就像一杯茶,越煮越冰凉”。 2、意象密度法 “意象密度法”可以说是散文诗的血液。

一首的好的散文诗关键在于你的“意象密度法”。那么什么是“意象密度法”呢,顾名思义,“意象密度法”就是一篇散文诗里面的意象的多少。

那么到底一首好的散文诗要多少意象呢,这个问题要因具体情况而论。什么东西都要讲求一个度,不是越多越好,把握好一定的“意象度”才是最关键的。

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诗人,都很注意意象的描写。比如大家都很熟悉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词中,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共十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已经很很多了。

词人完全是把这些意象自然的组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却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更深的韵味。最后一句是关键,它是对前面意象的升华和对全诗情感的。

6.写诗填词需要注意什么

学写诗填词一段时间了,可是现在却感觉写出来的东西越来越空洞了。

这让孤灯想起任评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最适合写诗的人:一是恋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孤寂的人,四是踌踌满志的人,五是无意为诗人的人,之外的人最好不要为诗。唉,孤灯一非热恋中人,也算不得失意孤寂,踌躇满志已是陈年旧事,唯一可说得上的就是无意为诗人的人罢了。

Xjv<1: 好在在和博友唱和中可以打发无聊时光,在车马喧嚣的日子里增添了一丝情趣。为此孤灯曾写道:。

休言网络充虚伪,对语银屏有挚诚。曲赋诗词常榷论,哪知窗外已天明! 8xz_Y,Mn 在和博友讨论中也让孤灯学了不少知识。

从学写古诗词到现在,感觉每天都或多或少的增长了不少诗词知识。这让孤灯避免了一些出错。

为让自己能更好的学习,现将一些写诗词应注意的一些地方写出来,同时以供大家共学: lKu E" 一:初学古诗词应先了解平仄格律: { m@4\] K 很多新学写诗词的朋友不明平仄格律,写出来的句子优美,意境非凡,妙句连连,可惜就是未按格律,令孤灯感到很遗憾。孤灯在初学时是看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 /poetry/gelu/gelu00.htm (点击可进入)在此孤灯不一一贴了,博友可自行去看。

在此孤灯只说些易出现的错误: vK[=OHY 1:失粘失对 v0DYoXxa_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 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 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

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m:m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

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VtaE!Vt2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1@\K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

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XG RjM,$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例如: 9 NpVPzO 使至塞上 王维 s7c\x46I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zE@@‑GH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

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I/7|QTd (摘自王力著《诗词格律》) 8:ydg 2:犯孤平 %$u-vY[1]h 孤平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句子中平音只有一个。

GPVEem4k;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f!KE><"H^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 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E%!U@, 3:下三仄,三平调 |qvx}f$@< 下三仄就是一个句子中最后三个字均为仄音。

三平调就是一个句子中最后三个字都是平音。所有这些也都是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

XZrvY{L Bn 4:拗救 ~5d vu,?Gq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

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

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 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dU6^.J|[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

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3L^}c*~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Nr$e)VkX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

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0|D{7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

并加以说明: <[!6N :*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2->VEPs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

古诗词写作的六大忌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写作的六大忌

诗句

元旦古诗词祝福短信

阅读(328)

1.2020跨年祝福古诗 1、云色花香紫气新,欢声岂止快马腾。谁道今年应相似,云楼直上乐天惊。 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锦裘未暖侍君早,不恋红颜只恋睡。 5、

诗句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中秋节

阅读(210)

1.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十首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句

思乡古诗词朗诵(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

阅读(175)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 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冬日山居思乡--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诗句

古诗词三首六级上册反思

阅读(165)

1.5.《古诗词三首》的感想 10、古诗三首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能熟练运用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 二、教学重点 解诗意,悟诗情。 三、教具准备 :

诗句

初中语文古诗词考试分类

阅读(201)

1.中考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 初中教材古诗词专题归类 (一)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东风不与

诗句

经典古诗词吟唱的课题

阅读(174)

1.古诗词诵读课题主要有哪些阶段性成果 1、课堂引诗文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提出了“让古诗文走进课堂”与“新课改同行”的要求。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诗文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去搜集与之相关

诗句

苏轼古诗词朗诵

阅读(192)

1.苏轼 水调歌头 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诗句

以夏为主题的古诗词手抄报

阅读(240)

1.关于夏天的古诗词手抄报, 醉江南》献给你,俊俏的江南烟雨蒙蒙,灰色笼罩的古运河画面拆卸前,陈堂名苑上的琉璃旧砖西域风格的教堂,在中国风里沦陷西方神父眼前,传统的姻缘方式被转变十字街头,风掠过十字架的瞬间,恋你的容颜心绪成疾,化蝶在仲夏

诗句

关于珍惜中秋节的古诗词

阅读(157)

1.摘抄三首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并美化 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

诗句

酒与家乡古诗词

阅读(173)

1.关于酒的思乡的诗句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

诗句

苏教版语文初二古诗词重点

阅读(170)

1.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归纳表 "古诗词积累(一)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色)满

诗句

鲁教版六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

阅读(159)

1.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八首古诗 目录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

诗句

一行有14字的古诗词

阅读(169)

1.14行的古诗 十四行诗一般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十四行诗、法文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在

诗句

形容东西好喝的古诗词

阅读(156)

1.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 1. 《虞美人·寒来暑往何时了》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寒来暑往何时了。世故催人老。一人口插几张匙。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饥来吃饭困来睡。莫把身为累。谁能较短与量长。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2. 《满江红·

诗句

元旦古诗词祝福短信

阅读(328)

1.2020跨年祝福古诗
1、云色花香紫气新,欢声岂止快马腾。谁道今年应相似,云楼直上乐天惊。 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锦裘未暖侍君早,不恋红颜只恋睡。 5、

诗句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中秋节

阅读(210)

1.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十首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句

思乡古诗词朗诵(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

阅读(175)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
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冬日山居思乡--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诗句

古诗词三首六级上册反思

阅读(165)

1.5.《古诗词三首》的感想
10、古诗三首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能熟练运用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 二、教学重点 解诗意,悟诗情。 三、教具准备 :

诗句

初中语文古诗词考试分类

阅读(201)

1.中考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
初中教材古诗词专题归类 (一)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东风不与

诗句

经典古诗词吟唱的课题

阅读(174)

1.古诗词诵读课题主要有哪些阶段性成果
1、课堂引诗文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提出了“让古诗文走进课堂”与“新课改同行”的要求。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诗文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去搜集与之相关

诗句

苏轼古诗词朗诵

阅读(192)

1.苏轼 水调歌头 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诗句

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读书笔记

阅读(134)

1.唐诗70首学生读书笔记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读书笔记 我爱读古诗,语文月里,我把《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都背会了。妈妈夸我更懂事了,我每天放学回家就照顾妹妹,这是因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