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大多的流程

1.古诗教学的几个步骤

一、教学应步步深入。

(1)读前准备。如:简介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解释一些字词等。

(2)从读中懂。让学生反复诵读,说说每句诗的大意。

再深入认识诗的寓意。(3)启发审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从艺术形象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心灵的共鸣,从中受到教育熏陶艺术的欣赏力。二、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

学习诗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不够的,应当引导学生对一首诗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因为在诗歌中往往是“情与景合、意与象通”,如果抓住了表现情感的景和表现意境的象,把一首诗的许多不同景与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就能引出这首诗的本质内容。

如本课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青山相对出,孤帆日边来。”这些表面是写天门的险峻巍峨,长江的浩荡江流,而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那是作者在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歌是借助于想象来进行创作的。

特别是李白这个富于想象、豪迈情宏的大诗人,其诗作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让学生想象天门山像两扇门似夹住长江面对峙的景象。从中能调动情感,受到感染。

四、应熟读成诵。 学习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诗歌语言的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

2.诗歌教学一般有哪些步骤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现代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共选编了12首现代诗歌,在初中阶段就大量选编现代诗歌,在此前的教材中是不曾有过的,对此有些老师提出疑虑。

原因之一是现代诗歌让学生难学,他们认为诗歌不是故事类的作品,难以唤起中学生的兴趣,并且诗歌本身就难懂,学生读了也不一定能接受。其次是老师难教,现代诗歌在字面上虽无生僻词语,读了以后有时却让人不知所云,就算是教师也难免会如堕入云雾之中。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再者,因为诗歌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个性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可能会大不相同,这也是教师觉得诗歌不好教的原因致之一。

诚如是,但诗歌的引入同样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它能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魅力、艺术构思技巧,可以培养精炼、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不断提高其表情朗读水平。那么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的教学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诗歌教学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加强朗读训练 朗诵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新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朗诵应讲究方法,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如初读,读准字音(查字典及结合课文注释),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读,整体感悟,把握其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一般情况下,对于诗歌,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情色彩,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让学生领略某篇文章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

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洋溢着朗读的渴望。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诗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了朗诵,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二、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形象思维 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

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

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进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

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个步骤

以定风波为例课题:《定风波》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 高二课时: 1提供者:尹区英单位: 榆次四中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来源于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2.欣赏、评价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4.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通过平时上诗歌阅读课时的穿插讲解,学生已经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了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把握;2.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及上课的表现观察得出学生基础较差的事实,适合引导式教学;3.对于苏轼,学生高一的学习对其生平及风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探究文中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桩.你途中遇雨会怎样?2.走进《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说说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现结合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知人论世: 1.知人:作者简介:苏轼(1)基本信息(2)人生经历:《定题金山画像》(3)成就风格:①成就 ②风格2.论世:背景链接:(1)乌台诗案一贬谪黄山(2)沙湖道中遇雨(二)全体感知:1.小序交代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都在描写雨中的情况吗?3.本词的词眼是什么?1.| 时间: 3月7日 丨地点:沙湖道中 丨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丨人物:仆人、同行、余.丨 情感:狼狈不觉→作用:说明了写作缘由。2.→雨中事:踏雨吟啸 → 怡然自乐→雨后情:蓦然回首 → 云淡风清3.→一蓑烟雨任平生 / 也无风雨也无晴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内容,对词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把握。1.从词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这首词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成就其艺术高度的?1.→一个拄拐杖、踩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藐视祸难、镇定从容、旷达洒脱的词人形象。

(1)雨中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2)雨后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2.表现手法:① 以小见大② 曲笔一语双关③ 对比④ 隐喻寄托(象征).学生合作探究,点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他人他物衬托对比),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学生从中可以分析总结出分析鉴赏诗词的方法技巧以及着手点。整体系统的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细致入微地掌握这几类表现手法的含义并可以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轻而易举地分析。

作业处理:写日常小事一桩,来反应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以小见大的手法,300字左右)评价归纳定 这人:苏轼风 这景:风雨波 这情:旷达课堂练笔/课后练笔培养学生的及时运用一些高超的技巧来构建文本的写作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1. 学生系统的具体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 本课内容有些过多,学习对词的表现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对比及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一语双关仍有待拓展。3. 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做到了学生自己“动”起来。

八、板书设计定 这人:苏轼 一智者//达者风 这景:风雨 ——自然//人生波 这情:旷达洒脱。

4.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几种

(一)以读促悟

以读促悟指的是以读图为主读诗为辅,读生活贯穿于读图和读诗之中。经过实践,本人发现诗歌从读图入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全诗的内容,更好的领会诗歌的精髓;再以读诗为辅,在读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体会用自己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在读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普通话,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家乡话,只要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诗歌中的韵味即可。而这些都是要建立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上,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先好好地备一下学生,在必要的时刻还要好好的体验一下农村生活,这样能够在授课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

(二)以演入境

传统教学中的“演”就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诗歌里所写的全部内容,这样的表演注重的是学生的模仿表演能力,学生表演得像就行了,但我们知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带着自己的个人体验的,因而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演”应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领会进行表演,从而表现出自己所理解的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表演的时候学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表演,不一定要全部表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学生觉得诗歌中最主要的是主人公的心情,那么学生可以加入现代的元素进行表演,不一定要回归古代,回归诗人当时的生活情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既然生活在现代,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用现代的元素把诗歌的精华给表现出来呢?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找促思

“以找促思”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引导学生找相同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更好的把握诗歌主旨。这里的“找”不仅是指教师找还指学生的找。

(四)以评促升华

以评促升华主要是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在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对他人的观点、看法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心灵的诉说,而这正好是农村学生的最大弱点,因为他们不会评也不敢评,而这种评也是乡村教师经常忽视的。

(五)以写促悟

所谓“以写促悟”是指教师在授完整首诗歌的时候,给一定的时间或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散文或者以现代诗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而且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这样的写作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歌主旨,更深入地感悟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

5.如何做好古诗教学

原发布者:今宵a别梦寒

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当前古诗词教学有哪些误区呢?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一、语言的品味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

6.如何教好古诗词的方法

一、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70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全诗对树干和树枝树叶的赞颂,即对柳树的赞颂,虽然没有一个柳字,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描写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细叶这些柳的特征的描写.推测出作者写的就是柳.原本光秃秃的柳树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春风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大地,作者赞咏春风中的柳树,其实就是赞咏了春风.这棵树是这样,其他的树不是也一样抽枝发芽、绿叶成荫吗?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音乐画画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的境遇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 如教学岳飞写的《满江红》,通过反复的配乐诵读、歌唱,能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阔大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反复的配乐诵读,能让学生体会诗句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的明白如话,感受到渔人于斜风细雨中那种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画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还应注重把诗画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1、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如,问学生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男一首《悯农》吗?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2、按要求写诗句.一是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如描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夏天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带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字的诗各一句.三是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的诗句.四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3、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 4、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我出上联鸟语花香添美景,学生就饶有兴味地对出下联风和日丽庆新春或风和日丽迎新年.其他的训练还有很多,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四、运用故事,点燃诗心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 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提字炼句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五、课外拓展,积累诗文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的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就会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地促进我们语文的教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更是我国语言中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

7.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梦醒已是百年身古文学习的几点看法梁茂鲁学习文言文,首先需多读。

教师若理解深刻,可范读,若不能,则需寻求朗诵较好的版本,用多媒体放于学生,以求学生初步理解作者之感情。然后学生可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同时把课下注释中对单字注释的部分抄于课文夹缝中,一是加深印象,一是方便以后读课文时可随时扫一眼,以便记忆掌握。

学生自读初解课文时,教师可绕场巡视,若有学生询问,亦可粗略解答,不必细解,但须记住学生疑问之处。若班级气氛较好或学生比较独立自主有见解,提问者或多,一般班级,当无提问者,然教师绕场,可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提高其认真程度,所以,下去看看,是有必要的。

候大部分学生自读完毕,教师可选取学生试读课文,若欲流畅可选较好学生,若欲发现问题,可选中等以及偏下学生,每人一段,就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于读后指正,以再次强化对课文的认知。学生分别读后,可齐读课文,齐读不求其有感情,但求有最多的学生张嘴,然后求其整齐与有气势,时间长后或可求其有感情诵读。

齐读后可进入课文解析。若学生水平较高,可就各段知识点提问与强化。

若学生水平不足,则宜通译课文,译时可随时强调知识点,我一般采用此种,面向全体学生,然此种方式,学习好者或预习较充分者或有不耐,故亦可采用提问方式,由其回答,而程度较弱者可同时书写记忆。

8.我爱背古诗活动的流程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对古诗的喜爱,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

2、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录音机 电子琴 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游戏: 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做个对诗的游戏,请1名同学背出古诗的上句,这个同学再找1名同学接古诗的下句,这个接完古诗下句的同学,在出上句,请下1位同学来接,如果没有人能顺利接上,出上句的同学自己把下句接上,接着再出上句,以此类推,出的古诗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比比谁掌握的古诗多。 二、导言: 刚才老师听了大家背诵了那么多的古诗,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古诗,

教案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块璀璨的瑰宝,那意境优雅、千古传唱的名篇,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人那高超的写作技巧,别具匠心的构思为世人所叹服

9.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古诗词教学工作

一、加强朗读,用朗读促进感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人早已将读的效用归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诵古诗词,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大多数是绝句,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划分节奏。教师的师范朗诵、带读对学生理解古诗词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重视朗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感悟古诗词意境,也是古诗词教学的根本。《新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

故而,古诗文的教学应该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意、体验情感、感悟情境。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投入诗的意境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词,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清平乐 村居》《舟过安仁》等,在教学这类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小组编排话剧,然后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诗的内容。除了生活气息浓郁的古诗词外,还有一部分是写景的古诗词,如《忆江南》《山行》等,学习这类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诗变成画,用画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诗的理解。

有些诗中也不乏有声音,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学习这样的诗,教师可以配音,让学生在音响中感悟诗的意境。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调动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在教学中,把“诗配画”“诗配乐”“诗配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学生说说唱唱,玩玩演演,诗不离口。

那么,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为诗词谱曲,把诗词改编成剧本,为诗词配上一幅画,那么学生们将会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中,获得美的体验,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拓展时,还可让学生古今联系,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用古诗文进行表达,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古诗词教学大多的流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教学大多的流程

诗句

关于稻子的古诗词

阅读(295)

1.关于“水稻”的诗句都有哪些 1. 试望家田还自适,满畦秋水稻苗平。——唐·韦庄《虢州涧东村居作》释义:看到了家里的农田心里稍稍舒适,田地里积满了秋天的雨水,稻苗长得整整齐齐。2. 秋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唐·许浑《晚自

诗句

写灯火的古诗词

阅读(279)

1.描写灯火的古诗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诗》唐·颜真卿3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宋·苏轼4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诗句

筠字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219)

1.带有"筠"字的古诗词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钱起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

诗句

古诗词稿纸

阅读(228)

1.网上怎么下载古诗词想教小孩读些简单的古诗词 给你方法,在百度文库,有word版的诗集 在新浪资料共享里也有,在搜索里输入诗集,唐诗,古诗词等等都能出现。 电脑看还是pdf不错,如果有exe的也挺好,图文并茂,是别人整理好的,电脑也可以看chm的,网页版

诗句

关于劳动生活的古诗词

阅读(233)

1.关于劳动生活的诗句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

诗句

白天黑夜古诗词

阅读(247)

1.形容“风雨欲来白日如黑夜”的诗句有哪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

诗句

古诗词梨花香

阅读(214)

1.中国古诗文中有关“梨花”的诗句有 1.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2.浣溪沙(宋.李清照 )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

诗句

古诗词网名豪放

阅读(236)

1.找一些古诗或古文中豪放的诗词句子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 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

诗句

歌咏月相关的古诗词

阅读(239)

1.歌咏月亮的诗句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赞美月亮的诗句。——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6、床前明月光,疑

诗句

有关星满天的古诗词

阅读(232)

1.关于满天星的古诗句 1、《塞鸿秋·春情》宋代陈与义原文: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译文: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2、《嫦娥》唐代诗人李商隐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译文:透

诗句

仕途迷茫古诗词

阅读(209)

1.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有那几首 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一共有2首,分别是:1.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

诗句

五月的情诗的古诗词

阅读(208)

1.带五月的诗句大全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一水浓阴

诗句

我爱古诗词儿童画

阅读(220)

1.关于母爱古诗配画图片大全简单 关于母爱古诗: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

诗句

表达无助的古诗词

阅读(228)

1.表达人内心恐慌无助的诗句有哪些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北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诗句

关于稻子的古诗词

阅读(295)

1.关于“水稻”的诗句都有哪些
1. 试望家田还自适,满畦秋水稻苗平。——唐·韦庄《虢州涧东村居作》释义:看到了家里的农田心里稍稍舒适,田地里积满了秋天的雨水,稻苗长得整整齐齐。2. 秋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唐·许浑《晚自

诗句

写灯火的古诗词

阅读(279)

1.描写灯火的古诗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诗》唐·颜真卿3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宋·苏轼4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诗句

筠字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219)

1.带有"筠"字的古诗词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钱起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

诗句

古诗词稿纸

阅读(228)

1.网上怎么下载古诗词想教小孩读些简单的古诗词
给你方法,在百度文库,有word版的诗集 在新浪资料共享里也有,在搜索里输入诗集,唐诗,古诗词等等都能出现。 电脑看还是pdf不错,如果有exe的也挺好,图文并茂,是别人整理好的,电脑也可以看chm的,网页版

诗句

关于劳动生活的古诗词

阅读(233)

1.关于劳动生活的诗句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

诗句

白天黑夜古诗词

阅读(247)

1.形容“风雨欲来白日如黑夜”的诗句有哪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

诗句

古诗词梨花香

阅读(214)

1.中国古诗文中有关“梨花”的诗句有
1.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2.浣溪沙(宋.李清照 )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

句子

100首完整的最美古诗词

阅读(196)

1.中国古代一百首最美诗词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