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哲学寓意作文

1.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henys1313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8、“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憙《观书有感》,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诗,体现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2.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哲理 诗词鉴赏一.【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

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

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

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

3.古诗中的哲学

古诗与哲学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其共同点,又要看各自的特点

6、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古诗与哲学2008-08-31 20:0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4.从古诗文中明白的道理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蝉娟”。正因为它有耐人寻味的遐想我才喜欢它!

每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圆”“难”这几个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忆。李白当年也不是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思家思亲的痛苦也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把作者从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实质是借月来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中秋佳节,明月是那么的圆,我望着明月。

把我的思念与祝福托付给明月带我传向远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并不是没有优点,“何事常向别时圆”,叙述了为什么偏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们啊!你们只在痛苦,分离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圆,就对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别时圆”也许是明月对下次团聚做预告呢?如果“别时圆”是人们分离时看到的景色,把分别的痛苦毫不会的算在了无辜的明月身上,让明月背负一个不雅的名称,如果离别时,明月是缺阴,那么人们岂不是说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干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离别家人,孤身一人呢!

无论在么样的环镜下,人们都会责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无奈吗?离别并不是痛苦,离别也许是在预示着下次的团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郁结抛开,把心胸开阔的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开启,用另一个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将有所启示。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水调歌头》,你们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什么呢?

5.诗句的意思以及其蕴含的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意: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寓意: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古诗词的哲学寓意作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的哲学寓意作文

诗句

描写花开古诗词

阅读(186)

1.形容花开的诗句 1、春风桃李花开日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2、蜡梅开尽菊花干 [宋] 洪咨夔 《浣溪沙》3、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菱藕花开来路香 [宋] 方千里 《浣溪沙》5、碧藕花开水殿凉 [宋] 晏几道

诗句

不忘初心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32)

1.与不忘初心类似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两汉:曹操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诗句

春节想念朋友的古诗词

阅读(217)

1.过年了思念朋友诗句 1.匆匆过、几度春秋。佳节又聚缘。忆往昔、眀窗几案、挑灯深夜习。算时日、已过朝夕。当年无猜戏。今春来、再忆君容、心中无限意。2.真的好怀念在校的生活,那些曾经的好朋友,曾经的竞争对手,真不知道现在他们过得怎

诗句

拟行路难古诗词填空

阅读(223)

1.古诗文默写 (1)吞声踯躅不敢言。 (2)芙蓉泣露香兰笑。 (3)开琼筵以坐花 (4)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

诗句

部编教材七级上古诗词竞赛试题

阅读(174)

1.七年级上册 古诗题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一)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 3、树木丛生, 。4、秋风萧瑟, 。 5、日月之行, 。6、星汉灿烂, 。 7、,歌以咏志。8、客路青山外, 。 9、潮平两岸阔, 。10、海日生残夜, 。 11、乡书何处达?

诗句

五上课本古诗词

阅读(214)

1.5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大全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

诗句

八语上册课后古诗词赏析题

阅读(168)

1.谁有八年级上课后古诗的赏析题和答案 《长歌行》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

诗句

热爱职业古诗词

阅读(224)

1.描写热爱事业的七言绝句诗有哪些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寒菊 / 画菊》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诗句

小学古诗词教学课题资料

阅读(338)

1.如何设计小学古诗词教学 新建一小 李小明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

诗句

水的赞美诗句古诗词

阅读(240)

1.关于赞美水的诗句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代 · 李煜

诗句

小孩坐车玩的古诗词

阅读(251)

1.形容小孩爱玩的古诗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句

古诗词音乐教学法

阅读(181)

1.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

诗句

赏析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阅读(240)

1.春天的古诗词20首赏及赏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128jry1.破阵子.春景【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直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诗句

杨姓取名古诗词两个字

阅读(269)

1.姓杨的怎么起两个字名字 杨泽杨昂杨常杨亮杨亦杨玉杨湘杨庭杨奕杨业杨迎杨亚杨宗杨靖杨晟杨罡杨烨杨曦杨景杨奔杨高杨昊杨如杨徵杨全杨辉杨弘杨秉杨臣杨匀杨启杨宸杨群杨钎杨昭杨郝 2.姓杨的女生名字两个字的,越多越好~ 杨红雨从唐诗

诗句

描写花开古诗词

阅读(186)

1.形容花开的诗句
1、春风桃李花开日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2、蜡梅开尽菊花干 [宋] 洪咨夔 《浣溪沙》3、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菱藕花开来路香 [宋] 方千里 《浣溪沙》5、碧藕花开水殿凉 [宋] 晏几道

诗句

不忘初心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32)

1.与不忘初心类似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两汉:曹操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诗句

春节想念朋友的古诗词

阅读(217)

1.过年了思念朋友诗句
1.匆匆过、几度春秋。佳节又聚缘。忆往昔、眀窗几案、挑灯深夜习。算时日、已过朝夕。当年无猜戏。今春来、再忆君容、心中无限意。2.真的好怀念在校的生活,那些曾经的好朋友,曾经的竞争对手,真不知道现在他们过得怎

诗句

拟行路难古诗词填空

阅读(223)

1.古诗文默写
(1)吞声踯躅不敢言。 (2)芙蓉泣露香兰笑。 (3)开琼筵以坐花 (4)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

诗句

部编教材七级上古诗词竞赛试题

阅读(174)

1.七年级上册 古诗题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一)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 3、树木丛生, 。4、秋风萧瑟, 。 5、日月之行, 。6、星汉灿烂, 。 7、,歌以咏志。8、客路青山外, 。 9、潮平两岸阔, 。10、海日生残夜, 。 11、乡书何处达?

诗句

五上课本古诗词

阅读(214)

1.5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大全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

诗句

八语上册课后古诗词赏析题

阅读(168)

1.谁有八年级上课后古诗的赏析题和答案
《长歌行》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

诗句

讲奉献的古诗词

阅读(239)

1.描写奉献精神的古诗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2、《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