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1.《如何读懂古诗》的教学设计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3.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状分析】很多考生埋怨古诗难读,甚至读不懂,对面古诗阅读鉴赏存有畏难或放弃的心理,不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鉴于此,本节课从如何读懂诗歌入手,教会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掌握解读古诗的钥匙。【教学目标】学习读懂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重点】如何从两个层面读懂诗歌。【教学难点】如何领会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建议】关于“如何读懂古诗”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建议教师把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去,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在看教师示范操作的过程中懂得方法要领,学会独立操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经常埋怨读不懂古诗,害怕读古诗,甚至放弃读古诗。

其实,“读不懂”不是不读诗的理由,我们“读不懂”,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没文化”,而是因为我们“不懂读”,即尚未掌握读古诗的方法,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我相信“读不懂”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二、授课内容(一)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1、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等。

2“读懂”在四个环节中的地位(1)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2)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首先弄清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包括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三)传授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1、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课堂演练】 明白以下两首古诗的浅层意思。

例1: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参考:(我)珍惜看重(白海棠)美好的姿容。白天,我掩门出去亲自提着手瓮浇灌白海棠。

(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在秋日的台阶上像洗去胭脂一样,映出了它的身影;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如同冰雪般的精魂。淡雅到极致才知道海棠花更娇艳,而像玉一样忧愁怎能够没有泪痕呢?(海棠花)想报答白帝的雨露之恩,只凭借自身的清亮洁白就可以了,(但它只是)默默无语高高地站立在那里直到黄昏。】

例2: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参考:(我)半卷起门帘,半掩着门,(望着那白白的海棠),(觉得该)碾碎冰块给它做土用玉来给它做盆。(它仿佛)从梨花那里偷来三分洁白,(又好像)从梅花那里借来一缕精魂。

(眼前的白海棠)像月宫中的仙女在缝制白衣,又仿佛是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我)倦倚在昏夜西风之中,娇羞无语能和谁倾诉(我的心事呢?)】2、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例1: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情感语言、注解)例2:杜甫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生平、意象语言、尾句)例3: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课堂演练】 进一步领会薛、林《咏白海棠》的深层意思(加下划线的词语是重点词语)。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此诗有意以白海棠结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

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高洁、孤傲、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

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四)方法小结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1、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2)调整语序,(3)整合句意。

2、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2。

2.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例如: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三、如何读懂诗歌(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例1:阅读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回答问题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问题:第2句中的“独”字对全篇的结构有怎样的作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 问题:第4句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收到怎样的效果?第4句采用了烘托的写法,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例2读《幽居初夏》(陆游),回答问题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问题:⑴诗中所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幽”。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 问题:⑵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1)、标题 如: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一大早打开重门等待储光羲的来到,诗人坐立不宁,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友人来到时的车马声。

好像(“要欲”)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正要出门去迎接,谁知这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急切。

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晚钟鸣上苑”),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带没有到来。于诗人终于明白了(了自,已经明白),友人不会来了。

“临堂空复情”,是自己自作多情(空复情,自多情)。可见本诗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者说表达了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

“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注释 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3.如何读懂诗歌情感教案

嘛~我是个比较痴迷诗歌的人~所以写得有点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嘛~我们刚高考完呢~技巧什么的,还是比较。。专业的吧。

我的语文还算不错,我的诗歌也算不错吧。。。以我的经验和高三时老师的指导来小小地帮助你一下~

其实楼上说得已经蛮不错了~

1、诗歌的话,还需要注重的就是题目以及注释,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些作为背景资料出现,绝对不可以轻视!

2、文言功底是一定要有的,毕竟一首诗歌是由那么多字串联起来的,有些时候,对一些关键字的理解十分重要。

3、所谓弄懂每一句话,其实从基础来讲,你可以像文言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尝试把一句诗翻译成一段话。

4、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有关景物描写的时候,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这个意思。同样的景色,心情郁闷时看到的就压抑,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就明朗。

5、同样的,你也可以从诗歌中的关键字和对景物的关键描写,包括色彩等着手,看出作者的心情。

6、诗人的身世特征,比如李白的仕途不顺,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这些事必须了解。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7、时代特征也很重要,比如安史之乱,经历了这样大动乱的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感情肯定不一样。比如李煜的亡国。亡国前是绮丽柔媚的诗风,亡国后就有哀伤沉重。

8、还有,你也可以从不同的分类着手,比如写景,比如送别,这些类别的诗都有它的特征和套路,好好归纳整理,仔细把握,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4.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设计

一、读懂诗歌的作用

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

3、读懂的作用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5.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时间、地点、事件是关键。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6.如何读懂诗歌情感教案

嘛~我是个比较痴迷诗歌的人~所以写得有点多,希望对你有帮助~嘛~我们刚高考完呢~技巧什么的,还是比较。

专业的吧。

我的语文还算不错,我的诗歌也算不错吧。

以我的经验和高三时老师的指导来小小地帮助你一下~其实楼上说得已经蛮不错了~1、诗歌的话,还需要注重的就是题目以及注释,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些作为背景资料出现,绝对不可以轻视!2、文言功底是一定要有的,毕竟一首诗歌是由那么多字串联起来的,有些时候,对一些关键字的理解十分重要。3、所谓弄懂每一句话,其实从基础来讲,你可以像文言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尝试把一句诗翻译成一段话。

4、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有关景物描写的时候,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这个意思。同样的景色,心情郁闷时看到的就压抑,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就明朗。

5、同样的,你也可以从诗歌中的关键字和对景物的关键描写,包括色彩等着手,看出作者的心情。6、诗人的身世特征,比如李白的仕途不顺,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这些事必须了解。

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7、时代特征也很重要,比如安史之乱,经历了这样大动乱的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感情肯定不一样。

比如李煜的亡国。亡国前是绮丽柔媚的诗风,亡国后就有哀伤沉重。

8、还有,你也可以从不同的分类着手,比如写景,比如送别,这些类别的诗都有它的特征和套路,好好归纳整理,仔细把握,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7.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

1/7分步阅读

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2/7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3/7

三、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4/7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诗句

古诗词写春天的故事

阅读(216)

1.四首描写春天的故事+描写夏秋冬各3首古诗 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

诗句

描写10月的古诗词

阅读(401)

1.描写十月的古诗词 关于十月的诗句集锦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宋陆游《幽居感怀》离魂断续楚江边,叶坠红于十月天。唐杜牧《行经庐山东林寺》蓝天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

诗句

书法古诗词赞美风景

阅读(293)

1.称赞“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1.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书》唐 李峤译文: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2.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

诗句

新古诗词80首

阅读(250)

1.古诗80首所有古诗(要内容)80首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诗句

描写少心事的古诗词

阅读(274)

1.描写心事的诗句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五代后蜀·顾?)城上高楼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宋·张先)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宋·柳永)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晏

诗句

九上语文第二十四课古诗词

阅读(199)

1.九年级上册24课 诗词五首的原文和翻译 一、《使至塞上》作者:唐代王维1、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

诗句

五级之前学的古诗词

阅读(207)

1.小学一到五年级旧的人教版所有古诗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诗句

一人行的古诗词

阅读(195)

1.20首5字一行的古诗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诗句

小学中古诗词背诵存在的问题

阅读(272)

1.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时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名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更应注重古

诗句

古诗词道德大讲堂

阅读(207)

1.讲品德 古诗词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诗句

清明节的古诗词大全4句

阅读(202)

1.清明节的古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或每句六个字 1、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2、清明日 唐 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

诗句

祝福生小孩古诗词

阅读(498)

1.“祝福生儿女”的古诗有哪些 《遥贺王阔夫妇得千金》做着:岳明阔 我友冯唐老,终得掌上花。遥思十九后,人把木兰夸。 注: 1、冯唐:借用西汉“冯唐易老”典故。朋友自强不息,于政府部门工作,年近而立之年,生一女孩,特致诗词祝贺。2、木兰:借用花

诗句

古诗词飞花令之雪

阅读(206)

1.飞花令带雪的诗句100首 带有雪的飞花令诗句汇总如下 1、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望蓟门》 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4、云鬟绿鬓罢梳结

诗句

表达不畏困难的古诗词

阅读(271)

1.形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诗句有哪些 1、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

诗句

古诗词写春天的故事

阅读(216)

1.四首描写春天的故事+描写夏秋冬各3首古诗
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

诗句

描写10月的古诗词

阅读(401)

1.描写十月的古诗词
关于十月的诗句集锦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宋陆游《幽居感怀》离魂断续楚江边,叶坠红于十月天。唐杜牧《行经庐山东林寺》蓝天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

诗句

书法古诗词赞美风景

阅读(293)

1.称赞“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1.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书》唐 李峤译文: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2.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

诗句

新古诗词80首

阅读(250)

1.古诗80首所有古诗(要内容)80首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诗句

描写少心事的古诗词

阅读(274)

1.描写心事的诗句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唐·韦庄)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五代后蜀·顾?)城上高楼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宋·张先)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宋·柳永)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晏

诗句

九上语文第二十四课古诗词

阅读(199)

1.九年级上册24课 诗词五首的原文和翻译
一、《使至塞上》作者:唐代王维1、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

诗句

五级之前学的古诗词

阅读(207)

1.小学一到五年级旧的人教版所有古诗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诗句

祝福测试的古诗词

阅读(237)

1.预祝考试成功的诗句
预祝考试成功的诗句有:1、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2、做好准备,考场上总有最艰难的时刻,沉着才见英雄本色。3、高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一年之经历,终身之财富。4、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