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级古诗词教学分几步

1.古诗鉴赏分哪几步

诗歌鉴赏步骤 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

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赋比兴、象征)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

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抑扬:突出于强调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强化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

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诗歌内容 1.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

2.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一、古诗教学基本模式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分六步进行: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二)、介绍背景,知诗人.(三)、自主学习,明诗意.(四)、想象诵读,悟诗情.(五)、创设情境,入诗境.(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二、古诗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今天马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孙老师执教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八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七律诗”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像今天的马老师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孙老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红军长征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

3.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古诗词是世界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她那精炼的篇幅中无不闪烁着古人智慧、情感、哲理和对人生的渴望。在诗文间不仅语言优美还有一种韵律美,节奏感很强,使之朗朗上口。她是中国古代汉语凝练的巅峰,由此新课标也充分肯定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都是世人皆知的古诗精品,那么,怎样上好古诗词教学课呢?根据我对古诗词教学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有自读、对读、齐读等,可以让学生多读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性。节奏是古诗词篇章中跳动的音符,在读中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把握诗词的整体脉络。读多了,自然而然的成诵。诵读诗的过程中也是在鉴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无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古时读音应该是“xia”,现在“斜”读“xie”,但古诗词中为了更能体现韵律美;例如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还”古时读xuan,飞翔盘旋之意现在读huan返回之意。如读现在读音就不押韵了。也不协调了。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要注意了,选对正确的古音。

1.抓住标题理解诗意

标题就是诗歌的主题。如

4.六年级10课古诗三首资料

10、古诗三首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能熟练运用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二、教学重点 解诗意,悟诗情。

三、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朗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相机引导。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老大:年老。

徒:徒然 ……[赏析]: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板书:朝露----日希生光辉-----华叶衰 珍惜时间!东到海-----复西归?不努力-----徒伤悲!四、谈体会,读古诗,联系实际,试仿作最后两句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二、学生自主学习,师相机引导。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

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三、交流,质疑。

四、学习《出塞》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五、布置作业。

我们学校响应我的“号召”,全面减负,我这篇教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大家看是不是更简而更精。多多指教!。

5.1~6年级古诗词按朝代顺序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

6.小学六年级古诗全集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7.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

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

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

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

《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

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

“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

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

8.如何教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

六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高年级语文应该让孩子从以下方面有所收获: 1、积累。

(积累语言,积累表达的方法等等); 2、习惯。(观察、分析、思考、倾听等习惯); 3、表达。

(口语表达,书面写作)。 4、掌握阅读的方法。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我认为,一般讲读课文分三课时完成。 每课时的学习内容分别是: 第一课时 学习字词,积累词句,读熟课文,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体会感悟,读懂课文,学习写法。 第三课时 拓展阅读,说写练习。

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把第一课时的预习安排在课下完成。独立充分地预习是完成课时目标的前提,因此在安排预习内容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而且预习的内容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让学生学的有趣味。

预习四环节: 1、识字扩词 2、习字展评 3、析词造句 4、读通课文 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法: 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继续巩固中年级段的训练,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着重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训练。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的要求: 1、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必须帮助学生搞清楚课文各部分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给学生有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必须帮助学生搞清部分和整体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教给学生有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

第三课时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拓展训练的实效,必须做到“四适”:适人、适量、适文和适时。 1、拓展适人:才能凸现训练有效性 我们在选择拓展材料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现有知识、年龄特点等,所选择的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拓展知识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2、拓展适量:才能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有些教师在安排拓展训练时,内容非常丰富,在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让学生交流和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喧宾夺主,学生没有时间用心品读课文,没有时间融会贯通,只能走马观花,把讲读分析课上成了课外资料的“拼盘课”,这种过多、过滥的拓展训练,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容易养成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不良阅读习惯。 3、拓展适文:才能增强训练的目的性 拓展训练的内容必须紧扣文本内容,或与文本内容相关联,或与文本表达方式相类似。

4、拓展适时:才能确保训练的针对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说到底,就是强调时机问题。因此,切忌在学生的困惑尚未形成时进行拓展。

而学生的困惑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的拓展,就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总之,想要教好小学六年级语文,除了拥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外,还要自己不断探索、反思、总结。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分几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小学六级古诗词教学分几步

诗句

表示赞同的古诗词

阅读(362)

1.表示“同意”的诗句有哪些 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诗句

课后古诗词背诵

阅读(202)

1.求25首课外古诗词 塞下曲 李白 其一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诗句

小学古诗词应用试题

阅读(222)

1.古诗应用题(带答案) 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诗句

含有钟的古诗词

阅读(231)

1.含有钟字的古诗词 .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早度蒲津关》李隆基2. 钟山月晓树苍苍,凤辇乘春到上方。《春日陪车驾幸蒋山应制》3. 钟山欲晓色苍苍,小辇轻舆出建章。《孝陵秋日陪祀柬彭赞礼永年》4.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谒

诗句

不忘初心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48)

1.与不忘初心类似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两汉:曹操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诗句

一缕青烟的古诗词

阅读(255)

1.含有“青烟”的诗词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

诗句

古诗词写春天的故事

阅读(260)

1.四首描写春天的故事+描写夏秋冬各3首古诗 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

诗句

祝福励志古诗词

阅读(213)

1.祝愿远行求学求知励志的古诗词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3、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诗句

中国对古诗词的福利

阅读(240)

1.古诗词在囯学中的地位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一)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诗句

古诗词诵读主持词

阅读(243)

1.朗读经典诗句的主持开场白 1、主持人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主持人2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主持人合:下午好!主持人1: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主持人2: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主持人

诗句

二级小学积累古诗词

阅读(234)

1.二年级语文课外积累(古诗20首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蓠梦樱二年级课外阅读必背古诗词1、《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j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赠汪伦》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

诗句

含有宪字的古诗词

阅读(272)

1.有没有带宪字的成语 有带宪字的成语恪守成宪[kè shǒu chéng xiàn] 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口含天宪[kǒu hán tiān xiàn] 天宪:指朝廷法令。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原宪桑枢[yuán xiàn sāng shū]

诗句

中学课外古诗词赏析

阅读(250)

1.十首高中课外古诗词及鉴赏 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

诗句

适合发说说的古诗词

阅读(237)

1.适合发说说的搞笑一点的诗句有哪些 1.早发白帝城朝辞宿舍心喜欢网友见面倏忽还满脸哀伤啼不住2.方才险到鬼门关 北理朝雨浥清晨满腹失望伤透心劝君莫再寻网友明日出家奔少林3.清 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孤家寡人欲断魂借问美女何处有牧童遥

诗句

表示赞同的古诗词

阅读(362)

1.表示“同意”的诗句有哪些
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诗句

课后古诗词背诵

阅读(202)

1.求25首课外古诗词
塞下曲 李白 其一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诗句

小学古诗词应用试题

阅读(222)

1.古诗应用题(带答案)
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诗句

含有钟的古诗词

阅读(231)

1.含有钟字的古诗词
.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早度蒲津关》李隆基2. 钟山月晓树苍苍,凤辇乘春到上方。《春日陪车驾幸蒋山应制》3. 钟山欲晓色苍苍,小辇轻舆出建章。《孝陵秋日陪祀柬彭赞礼永年》4.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谒

诗句

不忘初心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48)

1.与不忘初心类似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两汉:曹操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诗句

一缕青烟的古诗词

阅读(255)

1.含有“青烟”的诗词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

诗句

古诗词写春天的故事

阅读(260)

1.四首描写春天的故事+描写夏秋冬各3首古诗
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

诗句

风景心情古诗词

阅读(287)

1.景色与心情的诗句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