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柳的内涵

1.在古诗词中“柳”的含义是什么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2.在古诗词中“柳”的含义

翻开唐诗宋词,吟咏柳和月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

千百年来,柳和月的意象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感情抒发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新教材中,也收录了多首吟柳赏月的古诗词,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提出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认真搞好古诗词的教学,有必要带领学生一起去认真欣赏中学古诗词中的柳和月。

一、吟柳 以柳赠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

“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

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以柳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词人在这里设想,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酒入愁肠,梦醒时分竟不知身在何处。词人在这里勾勒了一幅“清秋图”: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人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一舟临岸,但见习习晓风轻拂萧萧杨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风景之凄凉,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清秋图之中。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读后令人倍感黯然神伤。 以柔为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

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写的就是柳的这种内在特质之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

因为柳“细、长、柔”的内在特质之美,恰与古代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尤其是宋代词人继承发扬了这一审美传统,涌现了大量阴柔之美的婉约词作。

二、赏月 以月抒怀,“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亮,别称很多,诸如“银钩、玉盘、玉兔、蟾宫、桂宫”等。月光、月辉在古诗词中常常成为思念家乡、盼望团圆的标志。

看到月照大地,洒下清辉,人们常常生起故园情结。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短短四句,20个字,却把远离故地、思念故乡的情怀,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

是一首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著名思乡诗。 李煜的词《虞美人》,也是一首以月抒怀的名篇。

开头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的是眼前之景,望“秋月”而生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缺月圆”,给词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只能是绵绵无尽的长恨而已。“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又由感叹现实,转入写身边事情。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回想起自己早已破灭的国家,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实在承受不住啊!“月是故乡明”,囚居“小楼”的词人见皓月当空,自然会引起他对昔日“故国”月下种种故情的无限眷恋。

然而,“月明”无殊,但江山易主,一切都今非昔比了,一切都成为无可追挽的“往事”了。 以月言情,“说尽心中无限事”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别愁》,其中有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以月言情,写的是词人西楼盼书的殷切之情。古时候,对分离两地的亲人或情人来说,书信就是沟通彼此消息和感情的桥梁,它可以穿越时空,给相互思念着的人们带来慰籍。

在这里,对于深深怀念着丈夫的词人来说,希望得到丈夫的书信,自然成为她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在词人望眼欲穿的时候,蓦地,出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就是说只有那清冷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洒满了她的楼头,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怎么不使词人倍加失望,倍加惆怅呢!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卷二中说:“言情之词,心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

在这里,词人以“云中谁寄锦书来”呼起后并不作回答,而径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两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语收束上片,不写愁而愁自见,不言情而情无限,达到了“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效果。 以月写景,“秋月春风等闲度” 李煜的词《相见欢》上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借一弯月亮写出了词人孑然一身,满腹忧愁的情景。

词人依栏仰望,一弯如钩的残月,让人遐想,让人回忆。残破的故国,残破的家,还有这颗残破的心,仿佛月知人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懂人情,今晚这象征团圆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词人愁上加愁。

词人俯视楼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深院”并不解人间情仇,更不懂“寂寞”为何物,“清秋”一词,也让人联想起黄叶飘零,秋风萧瑟,更何况还有“寂寞”的“梧桐”,冷清的“深院”。

人间秋色,无处不在,岂能被一园锁住。所以,被锁者,非秋之景色,乃词人被囚者也。

这里。

3.古诗中柳的含义,并一一举例

柳——离情的象征。

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4."柳"的内涵

秦汉时期,经济技术还相当落后,交通、通讯等十分不便,行人游子浪迹天涯,常常以柳来寄托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对故里的怀念。“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不忍掷年华,含清寄攀折”。妻子以攀折杨柳来寄托对在外戍关的丈夫的苦苦思念。李白的“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张九龄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相思之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留恋和怀念。因为柳的生命力极强,以它赠别意味着亲人或朋友无论到何处都会安身立命、枝叶繁茂。同时,柳与留字谐音,有“挽留”的意思。所以,古人离别赠友、传达情感、寄托思念,柳就成为一种“中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含渐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寓意丰富,意味深长。

唐代,形成一种春天戴柳的风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这天,妇女和儿童喜欢在头上佩带柳条,寓意春留人间、青春永住。

5.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

6.在古诗中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1、以柳赠别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

2、以柳言愁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佳句.词人在这里设想,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酒入愁肠,梦醒时分竟不知身在何处.词人在这里勾勒了一幅“清秋图”: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人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一舟临岸,但见习习晓风轻拂萧萧杨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风景之凄凉,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清秋图之中.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读后令人倍感黯然神伤.

3、以柔为美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写的就是柳的这种内在特质之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因为柳“细、长、柔”的内在特质之美,恰与古代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尤其是宋代词人继承发扬了这一审美传统,涌现了大量阴柔之美的婉约词作.

7.古诗中杨柳有什么特殊含义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孔子一句“岁寒而不凋”的赞叹,使气节坚贞成了松柏意象的基本内涵,《采薇》作者一声咏叹,使离愁别恨成为杨柳意象的最基本意蕴。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凡此种种,“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借柳送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属于咏柳送别的代表作品。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聊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既然分别已成定局,那就尽情地攀折柳条吧。你看从前,往时是多么风光和畅怀,杨柳方盛,而再观此时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瞬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伤怀耳。就连道路上的杨柳枝条婀娜,随风摆动,都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诗人将当时与友人的生离死别之情用杨柳这个景物含蓄委婉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杨柳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能体会人世间的别离之苦。柳者,留也。

“柳”做为“留”的代名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柳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

从此,“杨柳”就成为一个语码,一个意象,成了古诗中表现别情的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

二、咏柳喻人: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章台柳》

借问章台的柳啊,你那婀娜多姿的容貌和往日一样吗?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和往日一样随风飘垂,可能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吧。

唐宋两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杨柳意象急速膨胀,成为古诗中内涵最丰富的审美意象之一。自南朝诗歌始,杨柳意象又有了另一层涵意。“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心絮,吹向郎边去。”这里咏柳喻人,借柳树代表着恋爱中的女性,柳絮则是她的缠绵情意。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

古诗词中柳的内涵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中柳的内涵

诗句

老人身体康复古诗词

阅读(241)

1.描写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诗句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寿百岁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诗句

待宵的古诗词

阅读(207)

1.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宋代:刘克庄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2、《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

诗句

描写民俗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阅读(202)

1.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

诗句

高中必背65篇古诗词目录

阅读(284)

1.高中必备64篇古诗文篇目(标题即可) 必背古诗文目录(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

诗句

适合男生朗诵古诗词

阅读(214)

1.适合男生朗诵的诗歌,要全 我认为,适合男生朗诵的诗歌,要大气磅薄,充满正能量。推荐最合适的两首《黄河颂》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

诗句

古诗词森森

阅读(246)

1.求有森字的古诗词 王昌龄 【句】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邢巨 【游宣州琴溪同武平一作】 灵溪非人迹,仙意素所秉。鳞岭森翠微,澄潭照秋景。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茱萸沜】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顾况

诗句

关于秋节的古诗词

阅读(218)

1.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原发布者:李鹏亚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篇一:有关中秋的古诗中英文对照】苏轼《水调歌头》——许渊冲先生译作(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诗句

及时止损的古诗词

阅读(246)

1.及时止损经典语录 1、及时止损很重要,有些东西你已经失去了,如果不能挽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失去更多;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2、越是拥

诗句

恭喜开张的古诗词

阅读(224)

1.祝贺别人生意开业的诗词,有谁介绍一二首,谢谢 1、恭贺吉地店铺兴,喜逢吉时鞭炮鸣。发红锦囊吉人赠,财满钵盆吉客盈。2、商运从此得吉祥,富贵祥云绕房梁。开门见喜客满盈,生意火爆财路广。3、生意如春意, 新行胜旧行。 盈门飞酒韵,开业会春风

诗句

古诗词飞花令穿刺

阅读(231)

1.古诗词飞花令大全示例 比如说 夜 字飞花令 就是包含夜字的古诗全部夜风花雪月春雨江水云日天山人情酒香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唐 · 岑

诗句

感恩的古诗词感悟

阅读(179)

1.关于感恩的 诗句古诗词 感恩名人名言: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

诗句

七夕古诗词情话

阅读(207)

1.七夕的爱情诗句 七夕的爱情诗句如下: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译文: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2、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宋)李清照《

诗句

描写古代女子在秋天里吹箫的古诗词

阅读(192)

1.求描写古代女子的外貌或吹萧的文段 1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千古红颜之下,褪去了俗气与厌腻。面容清纯美丽,苍白轻柔,澄澈空灵,超凡脱俗,秀美无双,清丽出尘,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冰肌莹彻,美若芙蓉出水、清若姑射仙子。她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

诗句

一级上册古诗词注音江南风

阅读(172)

1.一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音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如下【篇一】1、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送元二使

诗句

老人身体康复古诗词

阅读(241)

1.描写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诗句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寿百岁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诗句

待宵的古诗词

阅读(207)

1.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宋代:刘克庄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2、《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

诗句

描写民俗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阅读(202)

1.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

诗句

高中必背65篇古诗词目录

阅读(284)

1.高中必备64篇古诗文篇目(标题即可)
必背古诗文目录(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

诗句

适合男生朗诵古诗词

阅读(214)

1.适合男生朗诵的诗歌,要全
我认为,适合男生朗诵的诗歌,要大气磅薄,充满正能量。推荐最合适的两首《黄河颂》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

诗句

古诗词森森

阅读(246)

1.求有森字的古诗词
王昌龄 【句】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邢巨 【游宣州琴溪同武平一作】 灵溪非人迹,仙意素所秉。鳞岭森翠微,澄潭照秋景。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茱萸沜】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顾况

诗句

关于秋节的古诗词

阅读(218)

1.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原发布者:李鹏亚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篇一:有关中秋的古诗中英文对照】苏轼《水调歌头》——许渊冲先生译作(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诗句

古诗词的词又叫什么好处

阅读(326)

1.读诗词的好处
古诗词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古诗词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古诗词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古诗词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古诗词;古诗词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