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环保的诗句名言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保护蓝天碧水。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诗歌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 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保护蓝天碧水。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请不要践踏您脚下的青草,因为,它和你一样,是都有这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3.关于环保的古诗文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实践的记载。
一、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从事着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只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就属于这一类,这些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活动当然不是“鲧禹”“女娲”等个人所为,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活动。
二、文学作品
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三、经验总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狩猎和家禽驯养中、在农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和动植物繁衍成长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成为古人保护自然的经验性指导。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我国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在规定的季节里,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
四、环保法令
在古代文献中,还记载着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国语》中有一个故事叫“里革断罟”,说的是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制止,说根据祖先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他不但把鱼网撕破,还向鲁宣公讲了古训,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来的枝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而《管子》中则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还说:“苟山之见芽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禁令似乎过严了,但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之大。
在禁止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古代的统治者还注意保护、发展自然资源。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道旁种植松树。他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律令。其他朝代的法律如《唐律》、《清律》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许多思想家也持相同的观点,如荀子认为,一切属于人类自然资源的动植物,什么时候必须禁止对它们的狩猎采伐,什么时候则可以对它们开发利用,都有一定的规律,即“斩伐养长,不失其时”。坚持这种制度,就能“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经济。
参考:/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85
4.我要关于环保的诗句和资料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
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
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
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
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
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
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
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
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
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
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
5.我要关于环保的诗句和资料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
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
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
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
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
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
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
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
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
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
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
6.有关环保的诗
环保诗歌
-------------------------------------------
我想,假如中国所有的人,
每人用一双一次性筷子。
那么,中国13亿人口,
要浪费多少木材?
我想假如中国所有的人,
每人用一只塑料袋。
那么,中国13亿人口,
要有多少白色污染?
我想,假如中国所有的人,
每人寄一张贺卡。
那么,中国13亿人口,
要耗费多大的资源?
7.描写环保的诗词
我国的古诗是文化瑰宝,其中不乏环保教育的资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熔铸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诗篇。过去我们教学古诗,只重视常规的诵读、欣赏与应用,但当今,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古诗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在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呢?一、感受古诗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培养环保意识。我国古典哲学中有一个根本观念叫“天人合一”。
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强调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的,人与自然有生命的共感,所以在人类的情感中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又有一种对人文艺术的亲和感。
这充分反映在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古代田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风物,享受自然的美好,诉说自己追求的理想,感悟自然深刻的哲理。
可看看陶渊明。他宁愿贫困潦倒,也要辞官归隐。
在《归园田居》的第三首中,他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劳动归来,虽孑然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归隐的自豪!又可看看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过故人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风景: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菊花和谐地打成一片,将淳朴的生活美深深地融入诗作中。这是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还是“淡到看不见诗”的诗?(闻一多《孟浩然》)还可看看王维。
他在《鸟鸣涧》中,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描写了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静美澄明;他在《山居秋暝》中,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清新静谧的画面荡涤读者的胸襟,给人以恬淡宁静和无尽的遐思。
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美景使人倍感舒适,使人在大自然创造的美景中领悟到生命的美好。再看看欧阳修。
他在《画眉鸟》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人对于仕宦之途深感厌恶,因而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故作此诗,借着画眉鸟的啼声抒发自己胸中的郁闷。鸟原来是自然界的产物,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展现出它的天赋。
鸟类如此,何况是人呢?惟有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一展抱负。诗中的“锁”,代表诗人内心解不开的结,而金笼就好比荣华富贵,如果能抛开这一切,隐归山林,或许还能找回真正的自我!美好的自然让人忘却了名利得失,平复了世事沧桑带来的孤独抑郁,舒展了思绪。
人已经融入了自然,他们的情与万物产生了共鸣。幽静美好的自然环境,已不仅是生存居住的简单条件,更是保持节操、锤炼品格、提升品位的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自然在这里显示了伟大的征服力。大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美好的享受,更开启了人类智慧的闸门,丰润了人类的情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顿然醒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自我激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豁达进取,“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博大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的厚重亲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的故土乡情……无不是环境孕育了诗人的理性情感,启示着人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古典诗词,特别是山水田园诗“天人合一”的丰富内容告诉我们: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美;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启动人类灵动智慧的钥匙;没有了大自然,人类的感情就会缺失。
这些诗的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可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这就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获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启示,把环境保护当成一种理念植根于大脑深处,从而时刻要求自己。
二、感悟古诗中“环保信息”的启示,强化环保责任。环境造就了诗人。
土地、水以及相应的森林、草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正是古代充足的生存资源,给古代山水田园诗以丰富的养料,瑰丽多彩的诗篇、清新奇崛的诗句才层出不穷。
但现在许多地方,土地沙化了,水被污染了,森林被砍伐了,草原不长草了。资源在耗竭,环境在恶化,我们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能否从古诗中获得生存的启示呢?其实古代很多诗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先知先觉者,他们早就给我们提出了预警。我试着让学生寻找这些预警——古诗中的优美风景,有哪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学生收集的诗句之多连他们自己都感到震惊。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楼兰古城早已消失在茫茫沙海中;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的美丽草原现在是风吹沙土尘飞扬;“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储光羲《江南曲》)、“野旷天低。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环保经济的诗句(关于环保的诗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