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樱花的诗句有哪些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三百年来的诗人,最爱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爱是此篇。此篇于曼殊而言,正如《锦瑟》之于义山——都是压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易解,四句不过是两层意思:前二句写思乡之情,后二句写身世之感。而故国之思与飘零之感,又浑然交织,全无半点隔断。
起首一句,七个字是三种意象:春雨;楼头;尺八箫。三种意象,简简单单的陈列,譬如三面墙,围起一个空间,留给人无限的想象。这三种意象乃是最好的诗料——春雨朦胧,不知是谁家的楼头,吹起了一片箫声。春雨易让人惆怅,箫声入耳,撩拨起的便是无边的乡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句,诗人便说起乡愁。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曼殊写此篇的时候,潜意识里或许受他们的影响。由箫声而及乡愁,是旧诗常见的模式,但本篇并不因此减色。玫瑰和玫瑰总是相类,我们并不因此减少一分爱。
关于“春雨”、“尺八箫”和“浙江潮”,尚有几句可以交代。《燕子龛随笔》(二九则)云:“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余《春雨》绝句云:……”。相传,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箫。曼殊流宕异国,心境近于乞食之僧。乞食箫中,最凄惘者,莫过于《春雨》一曲,故曼殊于此曲最是萦怀。“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宁解作实景。若于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则神色顿减。读此诗,当知《春雨》是何种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章)云:“……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浙江潮”,即自宋之问诗中来。《断鸿零雁记》是曼殊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日本归来之后。武林是自古灵秀地,更兼有宋之问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异国归来,第一站便奔此地。《断鸿零雁记》是记已归之事,《春雨》诗则写未归之思。总而言之,“浙江潮”于曼殊而言,是梦绕魂牵的埋骨地。“归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钱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征。故“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壮语,“归看浙江潮”亦是壮语。全诗之悲,不掩此句之壮;此句之壮,更增全诗之悲。
三四句,则由故国之思转入身世之感。芒鞋破钵是点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双草鞋、一个破钵,走千村、求万户地讨生活。“踏过樱花第几桥?”究竟走过了多少桥梁道路,记不清了。当然,诗人未必如此凄惨,以至于要化缘乞讨。这两句只是极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钵”与漫天樱花之间又是何其的不相称!一片绚烂美丽的背景里,走来的便是这样一个地老天荒无人识的行脚僧。背景的绚烂,将主人公的潦倒反衬得异样的显目。
“踏过樱花第几桥?”又似从小山词中来。小山《鹧鸪天》词云:“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杨花”换成了“樱花”,不变的是梦境和诗情。几百年前的词人小晏,是个多愁多病多情种;几百年后的诗人苏曼殊,亦复如是。小晏《临江仙》词又云:“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诗人总是敏感于飞雨落花交织成的梦境,该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来一个芒鞋破钵的诗僧,正是梦幻一般的意境呀!
樱花是极美丽绚烂的一种花,但花期却太短暂,不消半个月的时间,便在风雨中凋零了。我们震惊于她的绚烂,痛心于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极至,却不能永驻,一如我们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飞雨落花的梦境,美丽,然而短暂。短得触目惊心。以至于让我们怀疑她的存在,以为她只是梦境,不曾真实。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篇章的诗人,也只在人间度过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之中永远的走了。曼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用诗篇来抒写生命,亦用生命来诠释诗篇。诗人的诗篇与生命,相互应证。
记得曾问朋友:樱花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朋友回答:繁花如梦缀浮生。真是感动极了。
忽然想起北岛的两句诗:“路啊路,飘满红罂粟。”
2.关于樱花的诗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诗人白居易亦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句。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
谁比樱花笃,惠根谒真宗。
樱花-欢歌云作伴,余味载心头。
新韵因诗起,随心未敢兜。
苏曼殊 七绝·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摊破浣溪沙·樱花赞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3.关于樱花的诗句有哪些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三百年来的诗人,最爱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爱是此篇。此篇于曼殊而言,正如《锦瑟》之于义山——都是压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易解,四句不过是两层意思:前二句写思乡之情,后二句写身世之感。而故国之思与飘零之感,又浑然交织,全无半点隔断。
起首一句,七个字是三种意象:春雨;楼头;尺八箫。三种意象,简简单单的陈列,譬如三面墙,围起一个空间,留给人无限的想象。这三种意象乃是最好的诗料——春雨朦胧,不知是谁家的楼头,吹起了一片箫声。春雨易让人惆怅,箫声入耳,撩拨起的便是无边的乡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句,诗人便说起乡愁。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曼殊写此篇的时候,潜意识里或许受他们的影响。由箫声而及乡愁,是旧诗常见的模式,但本篇并不因此减色。玫瑰和玫瑰总是相类,我们并不因此减少一分爱。
关于“春雨”、“尺八箫”和“浙江潮”,尚有几句可以交代。《燕子龛随笔》(二九则)云:“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余《春雨》绝句云:……”。相传,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箫。曼殊流宕异国,心境近于乞食之僧。乞食箫中,最凄惘者,莫过于《春雨》一曲,故曼殊于此曲最是萦怀。“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宁解作实景。若于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则神色顿减。读此诗,当知《春雨》是何种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章)云:“……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浙江潮”,即自宋之问诗中来。《断鸿零雁记》是曼殊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日本归来之后。武林是自古灵秀地,更兼有宋之问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异国归来,第一站便奔此地。《断鸿零雁记》是记已归之事,《春雨》诗则写未归之思。总而言之,“浙江潮”于曼殊而言,是梦绕魂牵的埋骨地。“归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钱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征。故“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壮语,“归看浙江潮”亦是壮语。全诗之悲,不掩此句之壮;此句之壮,更增全诗之悲。
三四句,则由故国之思转入身世之感。芒鞋破钵是点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双草鞋、一个破钵,走千村、求万户地讨生活。“踏过樱花第几桥?”究竟走过了多少桥梁道路,记不清了。当然,诗人未必如此凄惨,以至于要化缘乞讨。这两句只是极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钵”与漫天樱花之间又是何其的不相称!一片绚烂美丽的背景里,走来的便是这样一个地老天荒无人识的行脚僧。背景的绚烂,将主人公的潦倒反衬得异样的显目。
“踏过樱花第几桥?”又似从小山词中来。小山《鹧鸪天》词云:“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杨花”换成了“樱花”,不变的是梦境和诗情。几百年前的词人小晏,是个多愁多病多情种;几百年后的诗人苏曼殊,亦复如是。小晏《临江仙》词又云:“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诗人总是敏感于飞雨落花交织成的梦境,该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来一个芒鞋破钵的诗僧,正是梦幻一般的意境呀!
樱花是极美丽绚烂的一种花,但花期却太短暂,不消半个月的时间,便在风雨中凋零了。我们震惊于她的绚烂,痛心于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极至,却不能永驻,一如我们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飞雨落花的梦境,美丽,然而短暂。短得触目惊心。以至于让我们怀疑她的存在,以为她只是梦境,不曾真实。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篇章的诗人,也只在人间度过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之中永远的走了。曼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用诗篇来抒写生命,亦用生命来诠释诗篇。诗人的诗篇与生命,相互应证。
记得曾问朋友:樱花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朋友回答:繁花如梦缀浮生。真是感动极了。
忽然想起北岛的两句诗:“路啊路,飘满红罂粟。”
4.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吟咏樱花的诗句
我国古代吟咏楼花的诗虽没有梅花、牡丹多,但其中也 不乏优美诗句。
如:唐•刘禹锡《樱桃花》云:“樱桃千叶 枝,照耀如雪天。”唐•皮日休《夜看樱桃花》云:“纤枝瑶 月弄圆霜,半人粼家半人墙。”
唐•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 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宋•王安石《山樱》云:“山 樱抱石荫松枝,比并余花发最迟。
赖有春风嫌寂寞,吹香渡 水报人知。”宋•晁补之《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云:“樱 花已晚犹烂漫,百株如雪聊可绕。”
宋•范成大《樱桃花》 云:“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另外,元•郭翼的“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以及明•于若瀛的“三月雨 声细,樱花疑杏花”诗句也是脍炙人口。
从以上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题咏樱花除以“樱 花”为名外,还有以“樱桃花”、“樱桃”、“樱”、“朱樱”、“山樱”等为名的。多数人认为,“樱花”一词最早见于我国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 岸”。
5.描写樱花盛开的好诗句有哪些
唐 刘禹锡 《和乐天宴李美周中丞宅赏樱桃花》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鬓插,酒客折枝传,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唐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唐 白居易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烂漫岂无意,为君占年华,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唐 白居易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中》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忽忆与宗卿闲饮日,又忆与考功狂醉时,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今朝一酌临寒水,此地三回别故人,樱桃花,来春千万朵,来春共谁花下坐,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
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6.关于雪或樱花的诗句有哪些
在来一些,呵呵 樱之梦 (一) 朵朵粉花坐梢头 惹尽路人直娇羞 恳与百花齐争艳 四月樱子占熬头 (二) 齐坐樱花下 盈得扑鼻香 畅游浪漫里 安能迟心芳 樱花yuan 樱花园里樱花缘 朵朵樱花飘眼帘 两眼迷醉樱子梦 漫漫情怀动心颜 樱花情 一直以为 只有在东方岛国 才能看见盛开的樱花 脑子里默默的感叹 呵 浪漫的樱花 来到科大校园 听说 园子里的樱花 我慕名而来 错过樱花开放的季节 走过寒冬 走过两次白雪 终于走进了美丽的粉色世界 枝头的樱花随风摇摆 映在清清的池水里 几多浪漫 几多美丽 风吹樱花 瓣瓣飘落 飘入心底 粉色的樱花 浅浅的回应着阳光的妩媚 如若漂移 花下游人依依 沉醉在粉色的浪漫里 流离于花间草地 欢喜不已 滴滴雨下 沾湿醉人衣 弱弱花瓣瓣如何经起风雨 一地花 残 伤透离人意 去日樱花 一个人在园子里徘徊 枯索无味 看游人成双成对 孤自心酸 淡然忘却樱子的妩媚 缓缓离去 直在默默叹息 淡淡樱花挂枝头 清清湖水随风流 流水承载花瓣瓣 花自无香故人留 花自飘零 欲尽游人心 滴滴破碎 暗销魂 去时脚步停息 拨一通电话 丝丝话语 多日未曾见面 想念一层一层堆积 与子一言一语 心生回意 樱花丛里游人醉 频频脚步迷心扉 一花一木有关情 一生一世永相随 风吹叶落 轻舞飞扬 樱子飘摇 惹喜伊人眉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7.有关樱的诗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诗人白居易亦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句。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 谁比樱花笃,惠根谒真宗。 樱花-欢歌云作伴,余味载心头。
新韵因诗起,随心未敢兜近代写樱花较有名的就是苏曼殊了 樱花落 清-苏曼殊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苏曼殊 七绝·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摊破浣溪沙·樱花赞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有关于樱花著名诗句(关于樱花的诗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