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古人寄托情感意向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
2.有关古仁人的诗句或事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
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秉公直言的故事:秉公直言 范仲淹苏州石刻像[34]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
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
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35-36]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
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37-39]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
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范仲淹的诗句:渔家傲·秋思朝代:宋代作者: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
3.古人定情信物的诗句
一、同心结《诗源》里有一个故事,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文胄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作为信物,姜氏打开箱子,取出连理线,穿上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了,相对其他的信物,同心结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为它融入了恋人的巧思。二、戒指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 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
《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的题解中注释说,唐时,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道:“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早已忧思而死,指环只是空留怅惘。宋李昉《太平广记》里说后来李章武与王氏子妇的灵魂神会于王氏宅中,这应该是人们对爱情结局的美好愿望。
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三、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 “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
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四、簪子。
4.关于知音难觅的诗句
一、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bai·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译文du: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二、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唐·韦应物《简卢陟》
译文:可惜这高雅的《白雪》古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知音。
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zhi——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译文: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四、钟期久已没,世dao上无知音。——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译文: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五、朱弦悄,知音少,专天若有情应老。——宋·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译文: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属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
5.古人朋友之间有互赠的习俗,举例诗句
【簪子】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
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周宣王的姜后有“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
《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香囊】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
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红楼梦》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恋爱中的小女儿情态跃然纸上。
【罗裙】裙子,在文学著作以及影视作品里,经常看见关于裙子的句子。尤其是那一句“石榴裙下……”,几乎已成不朽名句。
古代的女子,都喜欢在裙子上面做装饰,以承托爱情。【罗帕】罗帕是较为私密的东西,古代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
“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露齿的尴尬,又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怜爱之意顿生。【玉如意】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
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的礼品。
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钗子】著名词人,辛弃疾在《祝英台近·晚春》中言:“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钗不仅是单一的装饰物,亦代表着寄情。
古时候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时,再 合在一起。【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如“跳脱”等。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有仙女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和玉跳脱。
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也有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手镯送给他留念的桥段。【玉佩】“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
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互赠习俗很多,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6.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请教这首诗的详细资料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
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
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
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
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
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
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
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
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
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
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
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
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
悠悠万古,长存不变的明月,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
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
“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
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
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
7.古人的诗句中出现“信息”一词的有那些
1.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春歌[陆龟蒙]
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信息。
2.清溪路中寄诸公(一作寄韦于二侍御)[崔备]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3.寄远[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
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4.满江红[柳永]
访雨寻云,无非是、奇容艳色。
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
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
自别后、幽怨与闲愁,成堆积。
鳞鸿阻,无信息。
梦魂断,难寻觅。
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
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
便不成、常遣似如今,轻抛掷。
5.万年欢[王安礼]
雅出群芳。
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
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
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
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
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
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
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
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
6.送从叔赴南海幕[马戴]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7.谒金门[曾纡]
风淅沥。
窗外雪花初积。
梦破小窗人寂寂。
寒威无处敌。
强起饮君涓滴。
清泪醉来沾臆。
歧路即今多拥隔。
弟兄无信息。
8.蓦山溪[黄裳]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壤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9.暮春怀故人[李中]
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惜春眷恋不忍扫,
感物心情无计开。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
10.霓裳中序第一[姜夔]
亭皋正望极。
乱落江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萦。
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
乱蛩吟壁。
动庾信、清愁似织。
沈思年少浪迹。
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11.鹧鸪天[石孝友]
别后应怜信息疏。
西风几度到庭梧。
夜来纵有鸳鸯梦,春去空馀蛱蝶图。
烟树远,塞鸿孤。
垂垂天影带平芜。
凭谁写此相思曲,寄与冯川郑小奴。
12.闺怨[鱼玄机]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宋词里面比较多,你到这个全宋词—网络版里去找咯!
/#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请写一句关于古人传言的诗句(含有古人寄托情感意向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