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诗句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五绝·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七律·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七律·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七绝·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七绝·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七绝·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五律·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七绝·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七绝·赠别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七绝·赠别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诗句
七绝·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七绝·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七绝·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五绝·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七律·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七律·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七律·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七绝·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绝·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七绝·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七绝·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七绝·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七绝·鹭鸶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五律·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七绝·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七绝·书怀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七绝·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七绝·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五律·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七绝·赠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七绝·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七绝·赠别二首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杜牧所作的古诗有哪些
1、唐代.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唐代.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唐代.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唐代.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唐代.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唐代.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山行》,全诗原文如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文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远处秋山,一道石径,蜿蜒曲折;白云掩映,竹篱茅舍,炊烟缭绕。近处,一片枫林,红叶流丹,诗人似乎忘了腹中饥饿,旅途劳顿,停车驻足观赏,留恋不舍。
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点题,石破天惊,一反历代诗人悲秋的格调,让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深秋的夕晖晚照下,那满山云锦,如烁彩霞的霜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激荡。
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把秋天写得清旷明净,朗爽高华,让人受其感染,激发起对秋天的赞赏。它不只是即兴咏景,而是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励。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山行
5.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是描写春天的吗
不是春天,这句话描写的是七夕节出自《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⑷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天阶”另一版本为“天街”。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看”另一版本为“卧看”。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
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遥望着织女星。赏析:《秋夕》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
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
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
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
“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
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
“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
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6.关于歌咏春天、清明踏青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显得那么清冷凄切,那都是因为唐代诗人杜牧这一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悲情的基调。一说到清明节,就不得不吟咏起杜牧的清明诗,眼前就不期然呈现一种阴晦哀伤的情景。宋朝的诗人高启也写了一首清明诗,把清明的悲切渲染得更加伤悲: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千百年来,让整个民族都沉浸在一种思念亡魂、缅怀先人的特别氛围之中。
不可否认,清明节是千百年来恪守的扫墓祭祖、瞻仰先人的仪式。据传,清明节原分为寒食节和清明节,而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先秦志士介子推的。公重耳立为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幸有一帮文武豪杰不离不弃的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耳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是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做成汤才被救了一命。
重耳复国成功,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意与那帮曾经追随重耳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晋文公论功封赏群臣,因介子推当时不在朝,竟然也就把他给忘记了。晋文公为了找到介子推,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其母子的尸骨,晋文公看见后大哭了一场。命人葬之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
也许是因为这些凄美的传说吧,所以后来有人把清明节的基调定位为凄切悲凉,以致我们现在只是记得清明节祭祖的仪式,而把它的其他内容忽略了,绝大多数人总是认为,清明之时,回乡扫一扫墓,表示一下祭拜先人的意思,就算是过清明节了。不过,既然现在清明节已经作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就应该赋予它一定的文化、民俗以及生活的内涵,那么,回顾一下古人如何过清明,倒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在古人的眼里,清明者,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是极富诗意的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候了。据民俗学家研究认为: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生死并置,显示出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因为人们对于清明节的向往,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至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时期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而到了宋代是生活日趋商业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的图景。
于是,在古代,扫墓是清明节很重要的节日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而在有关清明诗词中,我们读到更多的是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描写,完全不似杜牧所表达的凄凉悲切的情调。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
而另一个唐朝著名诗人欧阳修给我们描绘的是一派春天的景象: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白居易则在清明节写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绿茶的诗句。清明节生火品茶,佐以麦芽糖、冷粥,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清明节更加热闹,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简直就是一场春天的嘉年华会,他写道: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此外,清明节还有插柳枝,赏杜鹃等,也受到诗人的歌咏,让人感受到清明节的独特魅力。
清明不但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节气。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正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清明节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是一个农耕的好季节。
因此,清明节应该是春天的美丽仪式,充满对生命的祭奠与感恩,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清明节也是生命飞扬激发的季候,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享受春天的无限清明。
7.杜牧所作的《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呢
经初步考察,号称与杜牧诗中有联系的杏花村,在全国各地竟有20多个, 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一、山西汾阳县杏花村相传自南北朝以来,这里便以产美酒著称,所产之汾酒素有“甘泉佳酿” 的美誉。到了唐朝时期,村内酒店已达72家,诗人有“处处街头揭翠帘”之句。
在众多的杏花村里,唯此处的酒,名满天下。但是,经过仔细考证,这里有两点不符合:一是,成诗年代与地点不符。
杜牧写此诗时,他正落魄江南,此时已是他的晚年,此期间他并未到过汾阳。二是诗中情景与地点不符。
汾阳在清明时节,从来不落雨,有时还要下雪。《清明》中描写的似乎是江南雨景,而不是汾阳的清明。
二、安徽贵池县杏花村这个杏花村,坐落在贵池县西南,此处过去也有古井,也以井水酿酒,名为“杏花大曲”,香醇可口。杜牧曾在贵池为官,整整呆了两年。
他爱喝此酒,也爱郊游。然而,经过分析研究,这里有两个不可能:一是杜牧既然在贵池县做官,他写的《清明》已是上任半年后的清明,他嗜酒如命,不可能不知道杏花村在何处,怎能向牧童问路?二是,他既为官,出去喝酒自有当差的下人服侍,不可能自己亲自去讨买的,如此推断,此杏花村非彼杏花村。
三、江苏丰县杏花村据了解,杜牧一生中自外郡迁官赴京共4次。其中有3次都经过丰县。
大 中二年,杜牧曾作宋州宁陵县记。丰县杏花村就在运河至宋州道上。
宋代大文 豪苏东坡写过一首关于丰县的诗,也与杜牧暗合。最早的《丰县志》上也有杜 牧的《清明》诗。
看来,此杏花村也极可信。 遗憾地是,这个杏花村从来不产酒, 而且现在考察,丰县城东15里一带并无杏花村!四、江苏宜兴杏花村当地人说,杜牧47岁罢官后住到湖州,50岁时死于湖州。
晚年落魄,他 常到邻县宜兴游览解闷,住在宜兴十里碑,并造水榭,人称“牧水之榭”,杜 牧在此写下不少诗。 后人游艺时也留下许多墨迹。
距这个水榭3里远的地方, 有个“杏花村”,过去四周都是杏树,每到清明前后,杏花盛开,一片乡村美景, 而且在唐代时,这里酿的酒也很有名。有人认为,这就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其实,论据也并不充足。另有一种看法,跳出了“按图索骥”的圈子,认为杜牧诗中的杏花村乃泛指。
也可能是当年看到了一个杏花村,或许当时并未写这首诗,而晚年追忆年轻时的境遇时,把它写出来,也未可知。不过,总的来看,《清明》诗中的杏花村是确实存在的,只是难以分辨哪个是真的罢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杜牧所写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