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传承的句子有哪些
1.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
2. 就算雷锋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雷锋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将永远传承雷锋的美好品德,让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
3.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传承两岸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4. 他的精神也一定会感染他的子孙后代和周围的人,人们一定会为这个人而骄傲,让爱四处传递,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爱。
5. 流光容易把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易改,不屈的精神隽永。这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传承。
6. 祖国创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为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 . 作为雷锋传人,他们不断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添彩,不断丰富这一伟大的时代精神。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
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
9. 安息!屈原。你的行动早以证明了你那不愿与世俗同流和污,“出淤泥而不染”的坚贞品性。你的精神早已万古流芳。
10. 我们由此深深感到,华侨华人们带来的,除了浓浓的报国心、故乡情,还有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不朽的华侨精神必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和不竭动力!
11.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寄托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那我们就更要传承雷锋精神,让助人为乐永远成为令人骄傲、令人赞叹的优秀品质吧!
12. 雷锋精神传万家,感动世人你我他。济人之危解人难,成人之美人人夸。只要人人献出爱,芸芸众生无仇家。我为人人人为我,朗朗乾坤美如画!
13. 朋友们,让我们携着五四的光荣传统,牢记三代中央领导的期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14.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三月,我们看到这样的“活雷锋”,更觉得雷锋精神的可贵。这是雷锋精神的传承。
15. 曾经的革命战士,如今的女孩捐眼角膜,都在为别人贡献,为社会贡献。我们应该继续着、发扬着、传承着这种精神。
2.关于传承文化的优美句子排比
1. 大和民族和中国的文化同门同种,甚至日本文化的根,就是中国文化的一脉。
2. 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 3. 雷锋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4. 文化需要继承也必须继承,文化需要交融也必须交融,文化需要发展也必须发展,要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
6.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7. 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传承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8. 血脉中的传承,一代代人无论怎样身经流离患难都心存安宁的美好憧憬,这种坚定,让人心生暖意。
9.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世代传承的表达。 10.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而西方的贵族却能够传承三百年兴盛不息!因为中国人缺乏:家族文化,家族信仰,家族系统的传承! 11.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12. 是书籍传承了思想,是思想产出了教育,是教育创造了网络,是网络改变了阅读,是阅读改写了文化,是文化中伤了书籍。 13. 期待着那一天,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被传播,被不同肤色的人传承,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这便是我的梦。
3.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诗歌
有以下弘扬名族精神的诗歌
1、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陆游《病起书怀》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1、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屈原《国殇》
1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岳飞《满江红·写怀》
1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文天祥《扬子江》
1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陆游《金错刀行》
18、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9、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0、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 屈原《国殇》
2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夜泊水村》
2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 于谦《立春日感怀》
2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屈原《国殇》
2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6、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屈原《国殇》
28、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9、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屈原《国殇》
3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31、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3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 罗隐《西施》
34、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35、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36、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中国古代关于信念的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与信念的民族。
历代有识有为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励自己的情操和品格。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如此。
“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与信念的民族。历代有识有为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情操和品格。
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如此。司马迁身陷囹圄撰写《报任安书》,文天祥面对死亡吟咏《正气歌》,深情缅怀和虔诚礼赞“时穷节乃见”的前贤,便是明证。
翻开史册,“典型在夙昔”,“古道照颜色”的民族精英比比皆是。从特定意义上说,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气节与信念写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义列传。
它不断地激励着人们效法先贤养天地之正气,成人类之高节。气节的源泉:“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揭示了一个跨越时空而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信念是气节的源泉。
任何时代、任何群体的成员,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就能为捍卫真理和正义而抛头洒血,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坎坷而不馁;就能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历朝历代之所以不断造就许多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铸就大义凛然的气节的精英贤哲,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执著地追求自己认定的人生信念。
即使奋斗终生,朝闻夕死,他们不仅无怨无悔,而且还特别看重由此凸现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这里略举几例,以斑窥豹。
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出现过一个秉笔直书、以身殉道的史官群体,尤以齐国太史兄弟和晋太史董狐最为典型。齐国太史虽因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续这样写。
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晋国太史董狐也因不畏权贵,“书法不隐”,记下“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赞为“古之良史”。
由此而后,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就为中国历代史家所效仿,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条铁则。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下,历代史家要做到这一点,胸中没有一股浩然正气,显然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盛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苏秦、张仪是“纵横家”的代表。
张仪笃信“连横”之策,为此周游列国,百折不挠。“舌在否”的故事最能体现他为实施“连横”战略而置生死荣辱于度外的坚毅气节。
一次,他在南下楚国与丞相谈论强国之道、游说连横之策时,被丞相门客诬为盗璧之贼,不仅身受鞭笞之辱、驱逐之窘,而且在带着伤痛回到家里时又为其妻所讪笑,但张仪并不后悔,且为后人留下一段极为幽默的精彩对白。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仪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生活在南朝的范缜是无神论者。
他一生坚持身亡神灭之说,坚决反对统治者的佞佛行为。虽然因此而遭到当权者组织的一次次围攻,但在种种威胁利诱面前,他始终不改初衷。
不管是围攻,还是以高官厚禄拉笼,或者被诬为“违经背亲”,他都始终坚持真理,“辩摧众口,日服千人”(《弘明集》卷九)。 唐初高僧玄奘,在云游海内名寺访师问学的过程中,发现佛门各派对经典理解多有歧义,遂怀疑原有译经讹谬,于是决心“舍身求法”(鲁迅语),前往佛教发源地广求梵文原本佛经。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戈壁荒滩,翻冰峰雪原,抵达印度。在印度逗留期间,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四出拜师苦学梵文,搜集不同版本经典?渭痈髋煞鹧П缏郏驳?657部佛经及大批佛像,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
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组成阵容庞大的译场,主持翻译佛经。他十九年如一日,“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直到圆寂,共翻译佛经74部,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170多卷,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他虔诚信仰的取经、译经和讲经事业。
不管是秉笔直书的史官,还是游说方国的策士,不管是主张神灭论的范缜,还是把一生都献给弘扬佛法的玄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以忠贞坚毅的气节和信念作为人生的重要支点,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又都以自己对人生与社会、对国家与民族的坚定信念为基础。反之,一个人只要始终胸怀正确的信念,心存天地之正气,不管做什么,都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力量之源。
气节的拓展:“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源于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力,死而后。
5.传承红色精神的短句
对人需要和气,做事要有灵气,工作要有神气,交往要有朝气,经商要有人气,决策要有霸气,团队要有风气,用人要有豪气。
歌声飞扬,青春畅想。放飞梦想,超越自我。
浩然正气,源于信念;清正廉洁,源于精神。
牢记崇高使命,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业务操作的榜样;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
乐观赢得新希望,悲观丧失好时光。 勤勤恳恳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和和善善待人。
人生的价值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绝不能象月亮一样借太阳的光来照亮自己。
人总是不愿意与大众的心里相对立,而喜欢随和的和大众处在一起。
用信心去争取,用知识去实践:用毅力去打拼,用耐力去奋斗:在挑战中有所创新,在行动中收获果实.突破别人,超越自我;弘扬井风,辉煌中国。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信仰传承的诗句(形容传承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