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商鞅的诗句
《商鞅诗》(唐)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商君书名句
1.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法者,所以爱民也。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6.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7.法者,国之权衡也。
2.关于商鞅的诗句
《商鞅诗》(唐)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
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
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商君书名句1.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法者,所以爱民也。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6.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7.法者,国之权衡也。
3.形容项羽,周瑜,越王勾践,商鞅的诗句
形容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形容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关于商鞅的古诗
《商鞅诗》(唐)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
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
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商君书名句 1.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法者,所以爱民也。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6.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7.法者,国之权衡也。
5.《商鞅南门立木》的有关诚信名言是那句
成语“南门立木”和“徙木立信”就是从这里来的。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6.求商鞅方升的由来
不是他发明的,之所以称作商鞅方升,是因为,这些方升是商鞅担任秦国大良造时,按他规定的标准和度量衡,所生产的方升!!
商鞅方升”再度露面
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这时商鞅已任大良造职,实行变法,在变法中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度量衡,这段历史妇孺皆知。然而,当初究竟是用什么统一度量衡的,标升器皿究竟长什么样,却很少有人知道。而这件宝贝———“商鞅方升”一直都深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库房里,从未在展厅中露过面。据说,当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要求将该文物上交,上博却只上交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复制品,从而将中国唯一一件商鞅亲自监制、用以标升的青铜器皿留在了自家库里。
此次《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品》编著者陈佩芬将“商鞅方升”的详细资料编入该书,使得大家对于那段历史以及方升本身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认识。方升全长18.7米,升纵7米,横12.5米,深2.3米,容积202.15立方米,重0.7公斤,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器的外壁刻铭文,共75字分别为,(底部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左壁铭文)“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前壁铭文)“重泉”。
此器早年出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并未见到实物,只能用原始拓片进行研究,造成对铭文的释读在容积计算上出现差错。方升归上海博物馆后,对其容积通过测量计算,为202.15立方米。同时根据测定数字和铭文所标长度容积,又计算出商鞅尺的数据,一尺之值为23.19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