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大昭寺的古诗句
没有有关大昭寺的古诗。
有关描写寺院景象古诗: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字懿孙,襄阳(今属湖北)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担任过军事幕僚,后来又做过盐铁判官,也属于幕僚职务。唐代宗大历年间担任检校祠部郎中(另外有史料记载为“员外郎”)。
扩展资料:
大昭寺(Jokhang Temple),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感人,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昭寺
2.颜歌(戴月行)有一篇写唐卡的文章
关于唐卡的一切唐卡走之前,在她家门口一个混乱不堪的菜市场见到了我。
她送我过马路乘出租车,然后雨突然下了起来。唐卡和我跑到一家眼镜店去躲雨,我们坐在台阶上,看那迷一样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
她对我说,遇见什么难过的事,不要老是哭,要会保护自己。 她沉默了一会,又说,我走了不知道谁来给你说这些话。
她这么说,我就哭了。 一、韩蝉和开往兰州的火车 一个十一月的傍晚,我和韩蝉坐在澡堂后面的花台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啤酒。
不远处商业街的人声鼎沸把我们衬托得更加安静而无耻。我们坐着看了一下这样的喧哗就顺理成章地为自己的毫不作为感到耻辱起来,韩蝉问我说,我们来装同性恋怎样。
她沉默看我,随后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太土了,她笑。
我始终不置可否地喝着,把一大口啤酒包在嘴里然后猛烈吞下,感到胃虚弱的颤抖,同时低头看我那脏得就要没入夜色中的白色运动鞋,双手环抱身体。 韩蝉说,我们的生活本来有那么多可能性,怎么就一个个消失了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只能面对留下的这种面目狰狞的了。她再次叹息,她问我说,大江南北那么多学校,我怎么就想不开选了这个呢。
她蹲下去再站起来,她问我你说唐卡还好吗。 我不知道。
开学的时候我认识了韩蝉,她住在我楼上,满头卷发,以及一张苍白得不象话的脸。有一天她敲开我的门,问我说,你认识唐卡吗。
她说我是她小学同学。 我从未见过年幼的唐卡,但是我可以想象。
她一定是一个沉默羞涩的小女孩。穿劣质的连衣裙,塑料凉鞋,胡乱扎着头发在一堆花枝招展的女孩中低头不语。
那时候韩蝉认识她,可是奇怪,我却没有看见她,所以我想,她一定是个比唐卡更加害羞的小女孩,甚至躲在一个更加不为人知的角落中,只和蚂蚁蟾蜍做朋友。 韩蝉的男朋友阿飞是一个快要退伍的士兵。
我见过他一次,墨绿色的军服洗得有些旧了,腰板挺直地站我面前,一直不说话,就在我快要妥协的那一瞬间以前,他开口了,他说,同志,你好。 一直不明白的是韩蝉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可是在一起就是在一起了。
阿飞是兰州人,果农的儿子。于是韩蝉一直说她要到兰州去,她还很喜欢吃水果。
那是一些难以入眠的夜晚,我们一起在校园中晃荡,一罐一罐喝啤酒,把空罐子一脚踢到很远的地方,发出巨大的声响。韩蝉总是蹲下去再站起来,问我说,唐卡还好吗。
我不知道。 星期四下午的古代汉语韩蝉没有来。
晚上我从别人那里知道,她去了兰州。本来只是出去逛街,远远看见火车站,她说,我要去兰州了。
然后她就走了,晃着空荡荡的手提包跳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 和她一起的女孩脸色苍白,带着哭腔对我讲到这件事。
她说,我拦不住她。她会不会出事? 我就想起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一个沉默的男孩,喜欢考出奇恶劣的分数,稳坐全年级最后一名。
有一天我们学秦朝统一中国,他对我说,我想去看兵马俑。 下午他就去了,上火车,去西安。
一个星期以后回来的,人没有任何变化,依然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睡觉,只是对我说,我看见了。 他回来了,我没有离开,可是韩蝉,再也没有回来。
她是否到了兰州,是否成为了一个朴素的农妇,和退伍士兵阿飞一起,耕作出累累硕果。我不知道。
那是生活中的无数可能性,总是在没有知觉的时候,消失了。二、苏元和苏醒 最先认识的是苏元。
在网上遇见我,说,你认识唐卡吗。我问他你是谁。
他说他叫做苏元。 他告诉我说他见过唐卡一面。
在他离开他的家乡苏家庄以前,他在村口见到一个背着大包来旅行的姑娘,她问他要了一些水。他说他肯定这就是唐卡,她皮肤黝黑,有一双细长的眼睛,塌着鼻子,头发凌乱不堪。
我就问他,后来呢。 后来?苏元沉默然后说,后来她走了。
两个星期以后我认识了苏醒,他和苏元同样来自神秘的北方村庄苏家庄。苏醒在网上找到我,他说,你认识唐卡吗。
他说我是苏醒,我见过她。 那是在他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在村尾的河边见到一个低头喝水的姑娘。
他说他肯定这就是唐卡。她生得极其美丽,眼睛漆黑,睫毛浓密。
淳朴的北方少年苏醒呆呆地看着她,然后她不见了。 他说你知道吗,我很饿。
我问他为什么饿,他就告诉我他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吃东西。 他说他发现了相对论的一个破绽,在他完全找出它之前他不准备吃什么东西。
神秘的北方少年苏醒,他每天在网络上唠唠叨叨地对我讲述他的理论,间或发过来一些语意不明的诗歌,长篇大论,看得我昏昏欲睡。一辆撞上树的汽车,他告诉我的,而我模糊地记得一些。
他说当它撞上的这一瞬间时间是否发生了改变,是否有什么过去了。我确定,他用黑体字说,有一些东西过去了。
整整一个星期,苏元不见踪影,我和苏醒在网上消磨着时间。他说,我和苏元从小认识,可是,他从不明白我的任何话。
他说我知道你也不明白,可是,我是对的。我证明不出来我就不去吃饭。
他们从不同时出现,有时候我见到他,有时候是他。苏元问我,你见到苏醒了吗,他说,你看,他是个疯子,可他从小和我一起长大,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我不能不管他,你帮我劝劝他,让他吃饭好吗。
我说好,我下次见到他,就告诉他让他吃饭。 可是,苏。
3.颜歌(戴月行)有一篇写唐卡的文章
关于唐卡的一切唐卡走之前,在她家门口一个混乱不堪的菜市场见到了我。
她送我过马路乘出租车,然后雨突然下了起来。唐卡和我跑到一家眼镜店去躲雨,我们坐在台阶上,看那迷一样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
她对我说,遇见什么难过的事,不要老是哭,要会保护自己。 她沉默了一会,又说,我走了不知道谁来给你说这些话。
她这么说,我就哭了。 一、韩蝉和开往兰州的火车 一个十一月的傍晚,我和韩蝉坐在澡堂后面的花台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啤酒。
不远处商业街的人声鼎沸把我们衬托得更加安静而无耻。我们坐着看了一下这样的喧哗就顺理成章地为自己的毫不作为感到耻辱起来,韩蝉问我说,我们来装同性恋怎样。
她沉默看我,随后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太土了,她笑。
我始终不置可否地喝着,把一大口啤酒包在嘴里然后猛烈吞下,感到胃虚弱的颤抖,同时低头看我那脏得就要没入夜色中的白色运动鞋,双手环抱身体。 韩蝉说,我们的生活本来有那么多可能性,怎么就一个个消失了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只能面对留下的这种面目狰狞的了。她再次叹息,她问我说,大江南北那么多学校,我怎么就想不开选了这个呢。
她蹲下去再站起来,她问我你说唐卡还好吗。 我不知道。
开学的时候我认识了韩蝉,她住在我楼上,满头卷发,以及一张苍白得不象话的脸。有一天她敲开我的门,问我说,你认识唐卡吗。
她说我是她小学同学。 我从未见过年幼的唐卡,但是我可以想象。
她一定是一个沉默羞涩的小女孩。穿劣质的连衣裙,塑料凉鞋,胡乱扎着头发在一堆花枝招展的女孩中低头不语。
那时候韩蝉认识她,可是奇怪,我却没有看见她,所以我想,她一定是个比唐卡更加害羞的小女孩,甚至躲在一个更加不为人知的角落中,只和蚂蚁蟾蜍做朋友。 韩蝉的男朋友阿飞是一个快要退伍的士兵。
我见过他一次,墨绿色的军服洗得有些旧了,腰板挺直地站我面前,一直不说话,就在我快要妥协的那一瞬间以前,他开口了,他说,同志,你好。 一直不明白的是韩蝉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可是在一起就是在一起了。
阿飞是兰州人,果农的儿子。于是韩蝉一直说她要到兰州去,她还很喜欢吃水果。
那是一些难以入眠的夜晚,我们一起在校园中晃荡,一罐一罐喝啤酒,把空罐子一脚踢到很远的地方,发出巨大的声响。韩蝉总是蹲下去再站起来,问我说,唐卡还好吗。
我不知道。 星期四下午的古代汉语韩蝉没有来。
晚上我从别人那里知道,她去了兰州。本来只是出去逛街,远远看见火车站,她说,我要去兰州了。
然后她就走了,晃着空荡荡的手提包跳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 和她一起的女孩脸色苍白,带着哭腔对我讲到这件事。
她说,我拦不住她。她会不会出事? 我就想起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一个沉默的男孩,喜欢考出奇恶劣的分数,稳坐全年级最后一名。
有一天我们学秦朝统一中国,他对我说,我想去看兵马俑。 下午他就去了,上火车,去西安。
一个星期以后回来的,人没有任何变化,依然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睡觉,只是对我说,我看见了。 他回来了,我没有离开,可是韩蝉,再也没有回来。
她是否到了兰州,是否成为了一个朴素的农妇,和退伍士兵阿飞一起,耕作出累累硕果。我不知道。
那是生活中的无数可能性,总是在没有知觉的时候,消失了。二、苏元和苏醒 最先认识的是苏元。
在网上遇见我,说,你认识唐卡吗。我问他你是谁。
他说他叫做苏元。 他告诉我说他见过唐卡一面。
在他离开他的家乡苏家庄以前,他在村口见到一个背着大包来旅行的姑娘,她问他要了一些水。他说他肯定这就是唐卡,她皮肤黝黑,有一双细长的眼睛,塌着鼻子,头发凌乱不堪。
我就问他,后来呢。 后来?苏元沉默然后说,后来她走了。
两个星期以后我认识了苏醒,他和苏元同样来自神秘的北方村庄苏家庄。苏醒在网上找到我,他说,你认识唐卡吗。
他说我是苏醒,我见过她。 那是在他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在村尾的河边见到一个低头喝水的姑娘。
他说他肯定这就是唐卡。她生得极其美丽,眼睛漆黑,睫毛浓密。
淳朴的北方少年苏醒呆呆地看着她,然后她不见了。 他说你知道吗,我很饿。
我问他为什么饿,他就告诉我他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吃东西。 他说他发现了相对论的一个破绽,在他完全找出它之前他不准备吃什么东西。
神秘的北方少年苏醒,他每天在网络上唠唠叨叨地对我讲述他的理论,间或发过来一些语意不明的诗歌,长篇大论,看得我昏昏欲睡。一辆撞上树的汽车,他告诉我的,而我模糊地记得一些。
他说当它撞上的这一瞬间时间是否发生了改变,是否有什么过去了。我确定,他用黑体字说,有一些东西过去了。
整整一个星期,苏元不见踪影,我和苏醒在网上消磨着时间。他说,我和苏元从小认识,可是,他从不明白我的任何话。
他说我知道你也不明白,可是,我是对的。我证明不出来我就不去吃饭。
他们从不同时出现,有时候我见到他,有时候是他。苏元问我,你见到苏醒了吗,他说,你看,他是个疯子,可他从小和我一起长大,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我不能不管他,你帮我劝劝他,让他吃饭好吗。
我说好,我下次见到他,就告诉他让他吃饭。 可是,苏。
4.有关唐卡的资料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有点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
据说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护法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西藏每个受过传统训练的画师,都说得出这个传说。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象雄古国唐卡便已出现。
经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他们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范本,须得遵循。这范本往往隐匿于密存的经典中,记载着至少八种成套的造像尺度,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神情威猛的怒相神佛,所有的造像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
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这个词汇在此却象征着唐卡的光荣传统,每一位画师正是因为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文化记忆的复制者。
产生并且延续这种奇异魅力的另一个秘密是颜料。唐卡所有的颜料皆取自大地,不是珍贵的矿物就是稀罕的植物,其配制则完全靠手工操作,过程缓慢而复杂,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可以历经沧桑却不变色。其中对金色不可或缺的应用乃唐卡绝技。
别具一格的唐卡从未像今天这样广为人知,一些被称为“新唐卡”的绘画注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如拖拉机、汽车、飞机等象征物质进步的符号。更多的“新唐卡”还借鉴中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冀望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可“旧唐卡”的画师颇不以为然。
值得关注的是一度失传的藏画颜料如今正面临着矿源短缺甚至丧失的问题。如花青和蓝绿被喻为颜料中的“王子”,是唐卡绘画不可或缺的色彩,加工制作这两种颜料的矿石主要分布在拉萨附近的尼木县和昌都地区的两座矿山上,尤以尼木的矿石最适合加工。但近几年来,该矿山已被当地有关部门卖给某矿业开发公司用来炼铜。
5.赞美西藏的诗词
描写西藏的经典句子
1、希望奔跑在草原上,听耳边的呼呼风声,看扬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阳。远远的斜坡上一片碧绿,大片的绵羊像云朵一样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驮起了宁静的黄昏。
2、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在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
3、走在拉萨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唐朝,那一小队风尘仆仆的商队,给这个圣洁的地方染上了喜庆。那一排排有着千年历史的房屋,或许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静静地守护着历史。
4、我手里挂着手链,头顶带着帽子,身上穿着藏袍,望着这个与天相邻的民族的模样,闻着天的气味,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天上派来周游人间的差使。
5、这里有壮观的布达拉宫和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安放着历代达赖和班禅的纯金灵塔,寺内有着许多奇珍异宝和已经在民间失传的工艺。
6、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7、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锡地和正教和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115.703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组成。
8、最向往的是西藏的雨,那会是怎样的雨啊!那雨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雅砻河喷涌出来的?那雨应该是甜美的吧,是从玉帝的杯中倒出来的琼浆。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轻轻地淋着雨,与它玩耍,没有夏天的热情,没有秋天的凄美,更没有冬天那样的令人伤感。
9、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10、希望听到游荡的歌唱家,手持根卡琴,唱起一个没有眼泪的传奇,粗犷而豪放,牧童的短笛时起时伏,搭配着巧妙的韵律,年轻的姑娘已清脆的歌喉作为伴唱,歌声悠扬,脸上有着健康的绯红,牧民们默然着,不忍打扰,年长者随着这古老的旋律,
11、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闻着小草蹭蹭上长的方向,望着远方的山峦亘古地纵横在目极之处,天空中有几个黑点,是鹰,被视为神的儿子的鹰,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神域雪山,散发出神圣而圣洁的光芒,人们说,纯洁的人死后便会归往那里,那里月光不再寒冷,风雪不再肆虐,那是每个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园。
12、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海拔4800米“羊卓雍错”,“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险。路边有许多放养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见到的美丽花朵。到了山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湛蓝的湖水。只见白云从我们头顶上飘过,周围是翠绿的草地……哇!西藏太美了!
13、听妈妈讲纳木错蒙语叫“腾格里海”,意为“天湖”。因为它是与天相交的地方。距县城61公里。湖面海拔高度4718米,面积194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三个岛屿。
14、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
15、到了拉萨,我看见周围都是高山,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山上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拉萨市就在这群山之中,是一块好大好大的盆地,我们坐的车穿过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两边都市热闹的城市和美丽的村庄。
6.请问什么叫唐卡
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
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7.描述“布达拉宫”的诗句、对联有哪些
描述“布达拉宫”的诗句:
现在我才知道,谁是王
谁的头顶上飘着云朵,窗户开在天上,门坎也在天上
双脚的海拔高过三千米
现在我才知道,谁的皮肤
不是白玉、白金,也不是白银,而是
一身寻常白泥灰
现在我才知道,它离我
很远又很近,远得就像前世的一个人
近得就像佛前
一盏灯
现在我才知道,它名叫布达拉宫
却不是布达拉,它只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朵云,一阵风
我转过身去
它就没有了踪影……
描述“布达拉宫”的对联有:
道场依山建,慈悲绕桶旋。
普陀宗乘气如虹,不过绿黄颜。
往日顶礼去,明朝觉悟还。
长存挚信永追求,霞彩满长天。
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之明珠,藏传佛教之圣地,建筑艺术之瑰宝,浴火重生之传奇,这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着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在其脚下顶礼膜拜、驻足喟叹。布达拉宫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宫殿,而是一种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传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佛门的意识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萨亲临(藏语布达拉,意即观世音菩萨居所),朝拜布达拉宫,可以改变未来。
一、历史
布达拉宫,由西藏吐蕃王朝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始建,最初的名称为颇章玛尔布赤子,即红山上的宫殿,共有房屋1000间,是当时西藏政府的统治中心,这座宫殿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被毁,最终只有两间房屋圣观音殿、法王洞保留了下来。现在的布达拉宫由五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645年重建,历时三年建成白宫,时隔42年后,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多年后,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主持修建了红宫,布达拉宫大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后来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白宫顶部原有的西日光殿东面,加建了东日光殿,完成了布达拉宫跨越几百年的修建历程。
二、建筑
布达拉宫是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宫堡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主要由白宫、红宫、山脚下的雪城、宫后的龙王潭公园等组成。其中,主体建筑是白宫和红宫,白宫共七层,第四层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白宫内的最大殿堂,也称为白宫东大殿,面积达717平米,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红宫共十三层,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佛殿、经堂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6000余平米,第五层的西有寂圆满大殿为红宫内最大殿堂,占地1250多平米,历任达赖喇嘛继位坐床仪式便在此举行。
三、文物
布达拉宫内珍贵文物无数,主要有佛像、壁画、唐卡、灵塔、佛教器物及室内装修等,宫内有红、黄、绿、蓝等各种色彩搭配,富丽堂皇,气派至极。布达拉宫内的珍宝约有几十万件,其中以圣观音殿里的天然形成的檀香木圣观音最为珍贵,圣观音像与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一起,被称为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