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蚌埠发展的诗歌
蚌埠赋
天使珠成,必将飨之。择适而适,爰济江淮。淮流八百,沿流而措。河汊三千,鹤息鹭飞。山环水注,兹胜天堂。水陆兼旺,乃得蚌埠。
夫洪荒伊始,泽水成国。天未凭东,飞云漫卷;地不假道,巨兽横行。至有禹之数下淮泗而天分地毕也。肃淮水分南北,治江流划东西,疏溪径,理龙脉,厝涂山,挽燕山,冯险以拒覆卵之轮也。至有启,分四夏,始为家国,乃挟君威以定天下,次而渐强矣。是为先祖,盖其地处中东,兼四方秉性,取八方所长,是天下率行风范,敢为帝乡也。
叹神州之始,始于淮流。史之有兴,今之亦盛。看淮河两岸,百业渐兴。八方交汇,九省通衢。兴商贸,国家盛;国家富,民心稳。喜莘莘学子,励精图治;感铁血军魂,精忠报国。看华夏山河,形势俱佳,厂矿企业,发展之势,势如破釜之舟,更似离弦之箭,其势不可挡也;看各类院校,诸子皆师,齐头并进,发愤图强,观此方知苦寒之梅,磨砺之锋矣。斯有此,何愁国之不强,民之不富?
长思史事,古之垓下,今之蚌埠,已截然矣。唯江流依旧,水去清清。沉戟已万古,顿作创业潮。应有时,诸子拳拳,共谋一方之胜,乃以星星之火而燎神州也;应有时,丰歌阵阵,傲然四海之滨,敢以九五之尊而举足全球也,壮哉!
2.歌颂蚌埠的散文2000字以内
蚌埠蚌埠我的家
刘 颖
这篇文字,在心里酝酿了几近一年,比我写任何一篇稿都要艰难。我的家乡本在亳州。小时候的印象,蚌埠仿佛远在天边。没想到退伍后就分配到蚌埠,一住36年。
2011年12月3日,我离开了蚌埠,搬家到了合肥定居养老,心里极为纠结——自从21岁到蚌埠,现在忽然离开,的确不适应。不怕读者笑话,写这篇稿时,我在电脑前想念蚌埠多次流泪。
蚌埠的确令我难忘:电化厂、八一集团;教育科、工会、生产车间;老邻居、老同事、战友、同学、蚌埠电视台和《蚌埠日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想起他们,我黯然神伤。想想吧,乍到新环境,四顾无人,成天困在50米高空的16楼……写了40年的日记中断了至少一周。那时我毫无心绪。
虽然我现在身在合肥,但我的房子、工资、医保、身份证,一切社会关系全在蚌埠。蚌埠就是我的家呀!
离开蚌埠半年后第一次回去,我感慨万千。这里曾是我奋斗多年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她现在好像不属于我了,因为我又生活在“外地”了。但当年为了文凭、职称,为了买书、考试,为了工作、同事、朋友,我跑遍了蚌埠各个角落……36年呀!
是电化厂、八一集团成全了我。上班时我的《廿五史》以及工具书都摆在办公桌上。因为我搞职工教育24年,上班看书属于“本职工作”,真是得其所哉!我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蚌埠电视台在1996—2006年间,为我制作并播出了四次专访(“文化沙龙”两次,“视点”一次,“淮河晚报”一次)——以后永远再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了……《蚌埠日报》创刊50年还没有登过文言作品,但我以文言写的怀念我的古文老师高学钊先生的作品《满园桃李招师魂》却登出来了:还有,怀念我的老友鲍录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淮河晨刊》也无意中占了整个一版。那是“发生在蚌埠的情感故事”……
我的原单位电化厂、八一集团对我何其之厚!蚌埠人民对我何其之厚!我刘颖何德何能,居然有幸得到如此厚爱,如今想来,真是三生有幸!深恨自己对蚌埠人民无以为报!
我的电脑上收录了《蚌埠日报》电子版,我会每天阅读。蚌埠就在我的身边。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蚌埠尽些绵薄之力。我为蚌埠新城区的开发、高铁的运营、大庆路淮河大桥的即将通车而兴奋!
虽说蚌埠-合肥只有一步之遥,但蚌埠就是我的家,我会永远怀念她,因为那里有我的一切!
3.歌颂蚌埠的散文2000字以内
蚌埠蚌埠我的家 刘 颖 这篇文字,在心里酝酿了几近一年,比我写任何一篇稿都要艰难。
我的家乡本在亳州。小时候的印象,蚌埠仿佛远在天边。
没想到退伍后就分配到蚌埠,一住36年。 2011年12月3日,我离开了蚌埠,搬家到了合肥定居养老,心里极为纠结——自从21岁到蚌埠,现在忽然离开,的确不适应。
不怕读者笑话,写这篇稿时,我在电脑前想念蚌埠多次流泪。 蚌埠的确令我难忘:电化厂、八一集团;教育科、工会、生产车间;老邻居、老同事、战友、同学、蚌埠电视台和《蚌埠日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想起他们,我黯然神伤。想想吧,乍到新环境,四顾无人,成天困在50米高空的16楼……写了40年的日记中断了至少一周。
那时我毫无心绪。 虽然我现在身在合肥,但我的房子、工资、医保、身份证,一切社会关系全在蚌埠。
蚌埠就是我的家呀! 离开蚌埠半年后第一次回去,我感慨万千。这里曾是我奋斗多年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
她现在好像不属于我了,因为我又生活在“外地”了。但当年为了文凭、职称,为了买书、考试,为了工作、同事、朋友,我跑遍了蚌埠各个角落……36年呀! 是电化厂、八一集团成全了我。
上班时我的《廿五史》以及工具书都摆在办公桌上。因为我搞职工教育24年,上班看书属于“本职工作”,真是得其所哉!我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蚌埠电视台在1996—2006年间,为我制作并播出了四次专访(“文化沙龙”两次,“视点”一次,“淮河晚报”一次)——以后永远再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了……《蚌埠日报》创刊50年还没有登过文言作品,但我以文言写的怀念我的古文老师高学钊先生的作品《满园桃李招师魂》却登出来了:还有,怀念我的老友鲍录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淮河晨刊》也无意中占了整个一版。
那是“发生在蚌埠的情感故事”…… 我的原单位电化厂、八一集团对我何其之厚!蚌埠人民对我何其之厚!我刘颖何德何能,居然有幸得到如此厚爱,如今想来,真是三生有幸!深恨自己对蚌埠人民无以为报! 我的电脑上收录了《蚌埠日报》电子版,我会每天阅读。蚌埠就在我的身边。
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蚌埠尽些绵薄之力。我为蚌埠新城区的开发、高铁的运营、大庆路淮河大桥的即将通车而兴奋! 虽说蚌埠-合肥只有一步之遥,但蚌埠就是我的家,我会永远怀念她,因为那里有我的一切。
4.赞美蚌埠的成语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释义]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语出]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正音] 水;不能读作“suǐ”。
[辨形] 秀;不能写作“绣”。
[近义] 水木清华 风光绮丽
[反义] 穷山恶水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桂林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5.蚌埠古代有哪些诗人
名人不在少数,有大禹、启、桓温、年羹尧、汤,诗人暂时未发现。
[bèng bù]
蚌埠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2-3]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