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于柔然的诗句

1.概括木兰诗用古诗词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李白是胡人还是汉人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诗人。

历史上说他的长相特异,对月氏语十分精通,并且据说他的先世曾经流落到西域。那么他的家世如何?这是后人非常感兴 趣的研究话题。

一直有人在问:李白究竟是胡人还是汉人?根据李白自述及其好友的述说,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出身显赫。 在李白自己的作品中,他曾经自述说:“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攻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以及 “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梁蒙逊难,奔流咸秦,因 官寓家,少长江汉”等。

李白的叔父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 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翯九世孙。 蝉联圭组,世为显著。

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李白(701 ~762 )幼时从中亚的安西都护府回到内地 的故乡四川江油。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据此,有人推断,李白应该是太宗李世民的曾侄孙。进而再推断,李白的曾祖父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哥哥或弟弟中的某一个。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曾经下过诏书,准许李翯的子孙“隶入宗正寺,编人属籍”,也就是说登记上皇族的户口。为什么李白一家没有去登记呢?李白后来进入了翰林院,有很多与皇帝接近的机会,为什么也从没有提起过?晚年的李白,处境很是艰难,求人推荐的心情也很是迫切,但是他仍然没有提起过自己的皇族身份。

身为皇族后代是十分荣耀的事情,足以使他光耀门户,青年时代的李白纵然豪放飘逸认为这不值得一提,可是晚年困境中的他为什么仍旧死守?这难道不是有点奇怪吗?有人推测,这大概是因为既然李白的祖上是李世民兄弟中的一个,便可能牵涉到玄武门事变这样一场宫廷恩怨。 此外,前文还提到,李白可能是李陵的后裔,因为李陵曾因罪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是很好的名声,故而李白生前只承认远祖李广,却否认李陵。

因此,李白生前不愿意将自己的家世公诸于众。后世对李白父子的了解则更显得模糊。

前文提到,“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 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李白的一个好朋友也曾经写过:“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 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 神龙初,(其父)潜还广汉,因侨 为郡人。

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之林,不求禄仕。”通过这两段已有的关于 李白之父经历和处境的材料,人们会提出疑问:李客为什么要“逃归于蜀”?为什么要 “潜还广汉”?是国破家亡、流落异域,还是因为触犯刑律、流放边疆?无论是哪一种理 由,在时隔百余年后,都构不成“逃归于蜀”和“潜还广汉”的可以讲得通的原因。

那么, 促使李客“逃归”、“潜还”的真正原因究竟 是什么?还会有什么更为严峻的理由使李客跑到偏僻的山中?李白父亲的“逃归”之迷,使人们对李白身世的了解更为迷离。清朝人王琦分析认为,李客的逃很可能与任侠、避仇有关。

他推测说李客或许是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由于其行为触犯了当权者,所以只能是避到穷乡僻壤,隐姓埋名,终其一生。 如果上述推断得以成立,那么李白家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就可以略见端倪了。

李白父亲特殊的经历和处境,使李白能在诗文中对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饱含深情,却唯独对自己的家世闪烁其词。他的亲友在提及李白的家世籍贯时也出自“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目的,不得不使用一些托词和曲笔。

这样分析,李白这个皇族的后裔,他不敢将自己的家世形诸文字,更不能登记上皇族的户口,等等疑问,似乎也就有了答案。又有人根据李白的长相及其对外语和外族礼节的精通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李白的出身并非如他自己所言,而是西域的胡人。

持这种说法的人考证说,其一,碎叶、条支等地,在隋朝末年并不在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内。 怎么可能成为窜谪罪人之地?这样推断,李白不是汉人而是胡人。

其二,从李白之父的名字看,他们认为,其名字是在潜还蜀中后改的,其名为客,是因为西域人的名字与中原不一样,西域人往往被称为“胡客”,因此以“客”为名。其三,隋末,蜀中地区正是与西域胡人贸易往来的区域,李客也许以经商致富,入蜀后因富有渐成贵族。

其四,从李白的相貌看,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相貌具有胡人的特征,又精通月氏语,对少数民族的礼节也十分精通。总之,所有证据都指向这一结论:李白根本就是一个胡人。

同时也有许多人对此予以驳斥。他们指出,“窜谪”一词的含义不应如此被限制。

古时凡是由汉族居住区域移往外域,即是“窜谪”。 何况,李白的先世移居西域并非因罪窜谪,并且谁说这一事件发生在隋末呢?再有,不仅仅西域人人中原被称为“客”,外地汉人人蜀不也可以被称为“客”吗?说李白精通月氏语和懂得夷礼,这也不足以说明李白就是胡人。

在唐朝这样一个地域博大、民族融合广泛的帝国里,一个汉族人,如果他的家世与西域有关联,是完全可能精通夷礼夷语的。 至于说李白貌似胡人,汉族人中不是也有具有胡人特征的人吗?进而指出,倘若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李客不姓李,是胡人,那么也就不能肯定李白的先人是胡人。

这些人的驳斥使用了一系列诘问,可以说给认为李白是胡。

3.周杰伦的烟花易冷有没有引用古诗词

此首《烟花易冷》其歌词故事背后之典故出处源于《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佛教典故、

帝都洛阳

文学笔触、与朝代历史,以及地理人文于一身的千古名著,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西元547年)。正因其独特近似近代纪录片的史观,使得《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齐民要术》等合称北魏百年来三大奇书。《烟花易冷》所描述的正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杨炫之笔下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一名皇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故事。该名将领因缘邂逅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庭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但却人事已非,尘缘已尽。就在雨夜的古寺中,俩人相望无语,感叹着世间的繁荣就如同璀璨的烟花般易逝!

4.万里长城资料

建长城的历史——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方城。战国时,燕、赵、魏、韩、秦等都在边界 筑起了长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赵、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 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肃岷县城西等地均有秦长城遗址。

西汉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经玉门关延伸到今新疆境内,以保护河西走廊。北魏时西部柔然人满为患,又兴筑长城以防柔然人南侵。

北齐也多次修筑长城。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数度修筑长城。

明朝建立后,大将徐达曾18次在居庸关修筑长城。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主体是城墙。山西东面至山海关一段,断面下宽上狭,平均底宽6米,高逾6。

5米,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内部夯土。城墙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最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勾缝,十分平正坚实,连野草也难以生根,平均宽5米,可容5马 并骑10人并进。

墙顶两侧还砌有砖墙,内侧砌成约高1。5米的矮墙,外侧砌成约高1。

5米的垛墙,每一垛牙上面有了望孔,下面有一射击眼。城墙上有排水沟、吐水嘴等设施,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还设有凸出的罗城。

修筑长城的工程浩大,筑长城所用土方如所来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 筑长城一般就地取材,大型城砖和石灰是就地烧制的。

在高山峻岭,则开采石料,用石砌筑。在沙漠中,用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可砌到6。

5米以上。在黄土地区,大都取土垒筑,在重要地段的城墙一般用砖砌和条石镶砌。

万里长城,位于中国北方,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

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

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

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 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

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 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

李白关于柔然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李白关于柔然的诗句

诗句

关于抛开过去的诗句

阅读(8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抛开过去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不再留恋”的诗词或句子,问:有一句关于感情的句子抛开因与果我喜欢曾经这个词一年,,关于恩怨的诗句。《白头吟》传说为汉·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

诗句

包含萧微二字的关于雨的诗句

阅读(4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包含萧微二字的关于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有佟字又有雨字的诗,带雨字的诗句大全,带有雨字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渭城朝

诗句

关于文杰的诗句

阅读(5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文杰的诗句,内容包括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初,福建中军使薛文杰,性巧佞,璘喜奢侈,文杰以聚使用求媚,璘以为国计使,亲任之。《资治通鉴》 2、 壬午,广西全茗州土官许文杰

诗句

关于碧水小桥的诗句

阅读(5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碧水小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小桥的诗句,求关于小桥的诗句、名言,关于小桥的诗句。《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诗句

关于中国华诞70周年的诗句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国华诞70周年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庆祝中国70周年华诞的诗有那些,描写热爱祖国70周年的诗句,关于70周年的古诗。风一更,雨一更,九十年风雨历程。思一生,念一生,想着你热血沸腾。哦!党旗,一缕缕情丝紧系着民心,一滴滴热血染成

诗句

关于敬佩别人的诗句

阅读(82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敬佩别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佩服一个人的诗句,表示敬佩对方的诗句,表达敬佩他人诗句。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

诗句

关于喝茶听雨的诗句

阅读(63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喝茶听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听雨的诗句,雨天和茶的诗句,描写下雨时喝茶的诗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出自清代朱彝尊的《桂殿秋·思往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释义

诗句

关于长城诗句和赞美

阅读(3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长城诗句和赞美,内容包括关于赞美长城的诗句,赞美长城的诗句,万里长城诗句和赞美。咏长城唐代: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译文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

诗句

关于做自己主角的诗句

阅读(6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做自己主角的诗句,内容包括有什么关于做自己主人的名言警句吗急需谢谢,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名言,“做自己主人”的名言。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英

诗句

关于父亲节的名诗句

阅读(4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父亲节的名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父亲节的古诗,关于父爱的名诗句,父亲节的古诗。《寄东鲁二稚子》李白(唐)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

诗句

关于明知故犯诗句或者好句

阅读(4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明知故犯诗句或者好句,内容包括关于明知故犯的诗句,表示明知后果仍要坚持的诗句,形容明知故犯的诗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全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

诗句

小学阶段关于菊花的诗句

阅读(5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阶段关于菊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小学关于菊花的诗句,小学阶段描写菊花,梅花桃花,杏花的古诗句,关于菊花的小学古诗。答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杏花: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诗句

关于希瑶的诗句

阅读(5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希瑶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瑶字的诗句,带瑶的诗句,含有曦和瑶的古诗词。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

诗句

大鱼海棠中关于鲲的诗句

阅读(10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大鱼海棠中关于鲲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鲲、鹏的诗句,急用,带有鲲诗句,关于鲲,鹏的诗句。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

诗句

关于抛开过去的诗句

阅读(8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抛开过去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不再留恋”的诗词或句子,问:有一句关于感情的句子抛开因与果我喜欢曾经这个词一年,,关于恩怨的诗句。《白头吟》传说为汉·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

诗句

包含萧微二字的关于雨的诗句

阅读(4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包含萧微二字的关于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有佟字又有雨字的诗,带雨字的诗句大全,带有雨字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渭城朝

诗句

关于文杰的诗句

阅读(5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文杰的诗句,内容包括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带有文杰两个字的古诗。初,福建中军使薛文杰,性巧佞,璘喜奢侈,文杰以聚使用求媚,璘以为国计使,亲任之。《资治通鉴》 2、 壬午,广西全茗州土官许文杰

诗句

关于碧水小桥的诗句

阅读(5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碧水小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小桥的诗句,求关于小桥的诗句、名言,关于小桥的诗句。《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诗句

关于中国华诞70周年的诗句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国华诞70周年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庆祝中国70周年华诞的诗有那些,描写热爱祖国70周年的诗句,关于70周年的古诗。风一更,雨一更,九十年风雨历程。思一生,念一生,想着你热血沸腾。哦!党旗,一缕缕情丝紧系着民心,一滴滴热血染成

诗句

关于敬佩别人的诗句

阅读(82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敬佩别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佩服一个人的诗句,表示敬佩对方的诗句,表达敬佩他人诗句。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

诗句

关于喝茶听雨的诗句

阅读(63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喝茶听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听雨的诗句,雨天和茶的诗句,描写下雨时喝茶的诗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出自清代朱彝尊的《桂殿秋·思往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释义

诗句

关于班长竞选的诗句

阅读(51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班长竞选的诗句,内容包括竞选班长的诗句,竞选班干部的名言,诗句,竞选班长的诗句。哦 比如说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