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侠义精神的名言警句
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2.描写侠义的诗句
1、遗闻珍义侠
近代
柳亚子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2、最难义侠求沧海
近代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
3、义侠犹见推
元
杨维桢
《游陈氏园有感》
4、义侠久无迹
宋
楼钥
《范致政挽词》
5、义侠轻杀戮
宋
周邦彦
《过左伯桃羊角哀墓》
6、义侠天下称
明
宋濂
《义侠歌(效白乐天体)》
3.形容侠义的诗词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少年行
作者: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杨边。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4.关于“侠义”“豪情”的诗句有哪些
1.《将进酒·君不见》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2.《侠客行》
唐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3.《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从军行七首
唐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5.《满江红·写怀》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关于李白诗歌中侠义精神的特点
豪放派
一、李白诗歌中的尚侠思想
李白虽然有时自称为儒生,然而却不甘做一个皓首穷经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儒生,他对儒生拘泥守常的生活尤其鄙视。他所深深倾慕着的,是古代侠士们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生活态度和他们所奉行的游侠精神,所以他说:“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也正因如此,他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和礼教,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嘲鲁儒,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李白一生的行事和生活态度常常具有侠士的风度,他对于侠士的侠义行为和英雄主义的歌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性倜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他还曾投书以舞剑著名的裴将军,愿向他学剑,《魏序》更说他曾“手刃数人”。他“十五学剑术,遍于诸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不仅走马横剑,出入通都大邑,而且举止豪放,轻财乐施,甚至到了挥金如土的地步,出蜀不久,东游吴越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以战国的豪侠义士作为崇拜仿效的对象:“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诗人热情歌颂了高渐离、专诸重诺言如太山,轻性命似鸿毛的风节;并为荆轲、侯赢、朱亥扶弱抗暴,一往无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气节赞叹不已。
李白把游侠精神作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的准则之一,所以他反复地说:“功成拂衣去,归去武陵源。”而道家愤世疾俗、返于自然的思想和游侠精神的结合,又是他一生中以叛逆精神冲击封建秩序与道德规范,以傲岸的态度蔑视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权贵,而不倦地追求着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
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鸿图大志和强烈的进取功名精神,豪侠义士的功业勋绩对他的影响很大。在诗歌创作上则表现为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李白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诗人,他顽强地表现自我,执著地追求理想。他所表现的自我,反映着蓬勃向上的时代特征和英雄主义的时代精神。他自比大鹏:“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还常把那些重义轻财、慷慨无私的英雄豪侠引为同调,热情赞美。如《古风》之十写鲁仲连:“却秦振英声,万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当李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在政治上受挫之后,就想通过报国杀敌来实现。战国的豪杰侠士对他的影响可以从《发白马》《出自蓟北门行》《塞下曲》《少年行》等诗中看出。他热情地歌颂侠行义节,急切地向往驰骋疆场,这种愿望在安史之乱爆发、永王璘“辟书三至”后,就化为他下山从戎的行动和捐躯献身的决心:“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当今千古后,麟阁著奇勋。”(《送张秀才从军》)然而诗人崇高天真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总是形成尖锐矛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诗人郁结胸中的怀才不遇、英雄失路的情绪,随时在笔下喷发出来:“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舍人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之十五)而《行路难》三首、《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则集中表现了他追求和幻灭、希望与失望相交织的矛盾斗争。可以说,李白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悲剧的一生。这种悲剧似乎也承袭了古代侠士身上所具有的一种共同的悲剧情节。
二、尚侠思想与李白的战斗精神
李白诗歌具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和现实色彩。仕途坎坷的磨练,使李白阅世渐深,他身上的侠义精神,也从早年浮浅的游侠行为深化为叛逆性格。战国侠客义士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被他发展为大胆地揭露现实,辛辣地讽刺玄宗,傲岸地蔑视权贵。《古风》五十九首继承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诗》的传统,或直陈时事,或托古喻今,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如其第二十四指斥宦官和斗鸡小儿的骄横;其三(秦王扫六合)借秦始皇采药蓬莱,讽刺唐明皇迷信方士、寻访神仙的愚蠢举动。《乌栖曲》则借吴宫荒淫托讽玄宗的沉湎声色,荒淫失政。《远别离》借虞舜与娥皇生离死别的动人传说向朝廷提出君臣相失、权柄下移的警告,表现了诗人高度的政治感和对帝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可以说李白对上层统治阶级的抨击以及他们的决裂都是勇敢的,而这种高昂乐观的战斗精神则是尚侠思想给予诗人本身并在其诗作中的显现。
李白傲岸不羁,粪土权贵的性格也与侠义精神有着内在联系。《齐策三》载有颜
6.侠义的诗句有哪些
1、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出自先秦时期佚名的《渡易水歌》原诗《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2、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出自近现代诗人秋瑾的《对酒》原诗《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译文不吝惜花费千金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去换美酒也算得上豪迈。应该多珍惜这一腔革命的热血,将来献出它时,定能化成碧绿的波涛。
3、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出自南北朝诗人卢思道的《从军行》原诗《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译文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执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的都是侠义少年。
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近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的左贤之官。历战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无穷的故事,山岭上则是汉将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的的美传。
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遥。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塞外的节气与物候与内地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
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的逝向天边。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
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和好罢战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战不能的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4、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原诗《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
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
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
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长出来白头发,醒来的时候一根一根拔掉。
5、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原诗《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译文家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
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我来细细参详,认真品味,以博取你听后一笑吧。我们辛家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辛者,辣也,这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个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吃到捣碎的胡椒肉桂,却欲呕吐。
如芳香甜美的荣华富贵,世间纵然有,但从来不到我们辛氏家门。比不得人家子弟们,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
从今往后,你青云。
7.关于李白诗歌中侠义精神的特点
以下可供你参考~~~~~~~~~~《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严 萍尚侠是唐代诸多诗人意识上的共同表现,但在李白身上,此点尤著。
李白所处的唐朝城市发达,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此外,其时社会上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便是游侠风气炽盛。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统治阶级中下层的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士,就常常向往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勇武,谋求出路前程,建功立业,达到显亲扬名、封妻荫子的人生目的,于是便出现古代侠客思想和价值观复兴的情况。
李白接受了这种思想观念并将其融合进自身使之成为了他庞杂思想性格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李白诗歌中的尚侠思想李白虽然有时自称为儒生,然而却不甘做一个皓首穷经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儒生,他对儒生拘泥守常的生活尤其鄙视。
他所深深倾慕着的,是古代侠士们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生活态度和他们所奉行的游侠精神,所以他说:“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也正因如此,他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和礼教,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嘲鲁儒,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李白一生的行事和生活态度常常具有侠士的风度,他对于侠士的侠义行为和英雄主义的歌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性倜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他还曾投书以舞剑著名的裴将军,愿向他学剑,《魏序》更说他曾“手刃数人”。
他“十五学剑术,遍于诸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不仅走马横剑,出入通都大邑,而且举止豪放,轻财乐施,甚至到了挥金如土的地步,出蜀不久,东游吴越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他以战国的豪侠义士作为崇拜仿效的对象:“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诗人热情歌颂了高渐离、专诸重诺言如太山,轻性命似鸿毛的风节;并为荆轲、侯赢、朱亥扶弱抗暴,一往无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气节赞叹不已。李白把游侠精神作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的准则之一,所以他反复地说:“功成拂衣去,归去武陵源。”
而道家愤世疾俗、返于自然的思想和游侠精神的结合,又是他一生中以叛逆精神冲击封建秩序与道德规范,以傲岸的态度蔑视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权贵,而不倦地追求着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鸿图大志和强烈的进取功名精神,豪侠义士的功业勋绩对他的影响很大。
在诗歌创作上则表现为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李白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诗人,他顽强地表现自我,执著地追求理想。
他所表现的自我,反映着蓬勃向上的时代特征和英雄主义的时代精神。他自比大鹏:“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还常把那些重义轻财、慷慨无私的英雄豪侠引为同调,热情赞美。
如《古风》之十写鲁仲连:“却秦振英声,万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当李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在政治上受挫之后,就想通过报国杀敌来实现。
战国的豪杰侠士对他的影响可以从《发白马》《出自蓟北门行》《塞下曲》《少年行》等诗中看出。他热情地歌颂侠行义节,急切地向往驰骋疆场,这种愿望在安史之乱爆发、永王璘“辟书三至”后,就化为他下山从戎的行动和捐躯献身的决心:“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当今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送张秀才从军》)然而诗人崇高天真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总是形成尖锐矛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诗人郁结胸中的怀才不遇、英雄失路的情绪,随时在笔下喷发出来:“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赠蔡舍人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之十五)而《行路难》三首、《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则集中表现了他追求和幻灭、希望与失望相交织的矛盾斗争。
可以说,李白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悲剧的一生。这种悲剧似乎也承袭了古代侠士身上所具有的一种共同的悲剧情节。
二、尚侠思想与李白的战斗精神李白诗歌具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和现实色彩。仕途坎坷的磨练,使李白阅世渐深,他身上的侠义精神,也从早年浮浅的游侠行为深化为叛逆性格。
战国侠客义士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被他发展为大胆地揭露现实,辛辣地讽刺玄宗,傲岸地蔑视权贵。《古风》五十九首继承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诗》的传统,或直陈时事,或托古喻今,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如其第二十四指斥宦官和斗鸡小儿的骄横;其三(秦王扫六合)借秦始皇采药蓬莱,讽刺唐明皇迷信方士、寻访神仙的愚蠢举动。《乌栖曲》则借吴宫荒淫托讽玄宗的沉湎声色,荒淫失政。
《远别离》借虞舜与娥皇生离死别的动人传说向朝廷提出君臣相失、权柄下移的警告,表现了诗人高度的政治感和对帝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可以说李白对上层统治阶级的抨击以及他们的决裂都是勇敢的,而这种高昂乐观的战斗精神则是尚侠思想给予诗人本身并在其诗作中的显现。
李白傲岸不羁,粪土权贵的性格也与侠义精神有着内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