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斤斤计较的语句名言有哪些
1、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周国平
2、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男人,一个铜板看得比磨盘大的男人,会让男人世界黯然失色。俞敏洪
3、小事小节斤斤计较而淡漠大事、大节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4、幸福不是获得多了,而是在乎少了;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5、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6、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时你察觉,回忆会不会不一般。最终我还是没说,你还是忽略。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我们都已经不计较了。
7、争长论短的近义词有争多论少、斤斤计较。
8、雨,就是夏天最美妙的声音。哗哗的雨声就像欢快的歌声;沥沥的雨声就像少女们那爽朗的笑声;一阵阵雨声是那么的美妙斤斤计较,常常勾引起人们的情绪与情感。
9、少计较,多宽容,知满足,心也就闲了。
10、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谁洁白的翅膀在你的心海舞动,煽动了你积蓄已久的深情?难道这一切只是一场蝶儿恋花的梦?从来不敢把人生放纵,从不轻易为谁深种柔情。有些人一旦放在心里就是一生。
11、活得糊涂是种境界。人的更大痛苦,不是清楚不了,而是糊涂不了。想清楚糊涂就够了,想糊涂却需要智慧。所以说,活人生,最后就是活智慧。可惜,这个世界,更多的是聪明人,越聪明越清楚,越清楚越计较,最后痛苦的撇不开,放不下,挣脱不了。
12、如果想到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还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计较呢?做人大度一点,做事大方一点,不但不会有所损耗,反而会得到更多。
13、领导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精于算计、苦心钻营的下属--虽然他们自己都是这样的人,可是他们却不希望别人是--所以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忠厚老实,不大去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做好工作的人。现在你的报告还没有出来结果,你如果太显得焦躁不安了,那难免就会让领导觉得你不踏实、名利心太重,进而开始防备你。
14、活着,很多的不爽的。如果都去计较,那我还要不要生活的。
15、不要对小事情斤斤计较,连他迟一点点回你的电话都大发雷霆,他会觉得你不懂得体谅他人,不通情达理,没法跟你生活一辈子。
2.关于斤斤计较的事例与名言
名言:马克思——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
民间名言——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爱因斯坦——小事小节斤斤计较而淡漠大事、大节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事例:林语堂求财:该要的斤斤计较 该花的慷慨解囊
林语堂看重钱,会赚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人所共知。他拥有高收入,也是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
那时,上海的文化出版业竞争很激烈,打着各种旗号的刊物,多如过江之鲫,读者买不买账,得看有没有名作家撑场面。于是,名家作品是一稿难求,普通作家是数稿难发。
初闯上海滩的林语堂,倦于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想安安分分地靠爬格子吃饭,却发现这碗饭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吃饭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穷则思变,林语堂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这样,可以得两份稿费,不至于有道德上的限制。有人高度赞扬说,林语堂的中文,好到无法翻译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无法翻译成中文。
不经意间,机会终于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周越然编写的《模范英文读本》,被选入教科书,赚了不少钱。林语堂看出这个市场很大。经孙伏园接洽,林语堂与开明书局合作出版《开明英文读本》。
书籍上市后,市场反应很好,一个月内,加印好几次,连带着开明书局也兴旺起来。
林语堂趁热打铁,一连推出《开明英文文法》、《英文文学读本》(上下册)、《开明英文讲义》(三册)等系列教科书。他还请画家丰子恺配漫画插图。他编的书生动活泼,课文和文法结合得很紧,颇受中小学校青睐。据林太乙回忆,林语堂每年可从开明得版税6000银元,按中国银行目前的比价,1银元等于20元人民币,也就是12万元。
源源不断的版税,让经济窘迫的他,变成了上海文坛数一数二的富人作家。欣赏的人,赞他是“教科书大王”;不客气的人,说他是靠教科书起家的“暴发户”。
林语堂离开《论语》编辑部,也是因为经济纠葛。
《论语》是一群意气相投的年轻人一时玩笑而创办的。创刊期间,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杂志是大家说话的地方,能生存就不错了,谁也没有计较编辑费、稿费。
谁知,《论语》出埠即大卖,邵洵美所辖的时代书店赚了一笔。出到第10期,林语堂找到邵洵美说:“既然杂志有了盈余,编辑和作家就不再干免费的活,得把报酬定下来。”后经协商,《论语》编辑部每人每月100元编辑费,稿费千字2元到3元,以时价看,算不得高。
《论语》发行量越来越大,杂七杂八的交际事务,日益繁重。林语堂忙得焦头烂额。不久,林语堂提出,《论语》销量翻了一倍,编辑费也得相应涨到200元。林语堂自认为合情合理,时代书店总经理章克标气冲冲地向邵洵美抱怨:“语堂这么搞,分明把《论语》当成自家的菜园子,重利轻义,是一个门槛精。”邵洵美不愿插手,毕竟他是书店的老板,他说:“你看着办吧。”
章克标拿这话当尚方宝剑,对林语堂的提薪要求,态度十分强硬。林语堂最受不得闲气,想着自己一手打响《论语》的招牌,却落得里外不是人,言词上颇多不逊。
刚巧,良友图书公司准备办刊物,盯上了林语堂,开出编辑费每月500元,并提供专业办公室一间的优厚条件。林语堂便脱离了《论语》编辑部。
林语堂在收入上斤斤计较,可是,该花的钱,一点都不吝啬。
抗日战争期间,林语堂为难民多次慷慨解囊,还以每年720法郎的花销,收养了6个孤儿。
他还雇人为老家板仔村民修学堂,买低洼田地挖大鱼塘,买田园,并且买台湾的甘蔗种苗、柚子苗、树苗,给乡民栽种。
林语堂教育女儿:“金钱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而不去帮助别人,钱有什么用处呢?金钱必须要用得有价值,又能帮助别人。”
3.形容小官的诗句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