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说的关于珍惜粮食的话或诗句及意思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现代格言]
吃尽芋头粥,享尽天下福。
吃别人的东西出汗,吃自己的东西出眼泪。
千重纱,万重纱,不如一层破棉花。
米多菜多,日子还多。
手里没有米,吃鸡鸡不理。
贼偷三遍不会穷,火烧一遍也会光。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裁缝不落(贪)布,老板娘子没有裤。 裁缝衣破没布补,木匠屋下没凳坐。望采纳
2.关于节俭珍惜粮食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知辛苦!
意思: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粮食,它们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
出处: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道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3.劝人爱惜粮食的诗句有哪些
劝人爱惜粮食的诗句有如下这些: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绅《悯农》诗。意思如下: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语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
全诗文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诗词大意为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这首诗的第一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直接点题,是说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
4.劝人爱惜粮食的诗句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君子以俭德辟难。
《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三国时期】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约粮食的诗句(二)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北宋】司马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薛瑄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清】朱用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的诗句(三)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君子以俭德辟难。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5.浪费粮食教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的诗句 唐代诗人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6.爱惜粮食的诗句
悯农 李 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李 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观刈麦》白居易 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现代格言]吃尽芋头粥,享尽天下福. 吃别人的东西出汗,吃自己的东西出眼泪. 千重纱,万重纱,不如一层破棉花. 米多菜多,日子还多. 手里没有米,吃鸡鸡不理. 贼偷三遍不会穷,火烧一遍也会光.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裁缝不落(贪)布,老板娘子没有裤. 0 裁缝衣破没布补,木匠屋下没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