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采药的诗句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怀庐岳书斋(杜荀鹤)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赠庐岳隐者(杜荀鹤)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海漫漫-戒求仙也(白居易)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和王丞诗(鲍照)限生归有穷。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逈绝。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颜。斟酌高代贤。
遯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氵公}越。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杜荀鹤)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2.关于“采药”的诗句有哪些
1.点绛唇·采药归来 宋代: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 2.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登鹿门山怀古 唐代: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4.南池 宋代:陶弼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5.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唐代:刘商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3.形容采药的诗句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怀庐岳书斋(杜荀鹤)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赠庐岳隐者(杜荀鹤)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海漫漫-戒求仙也(白居易)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和王丞诗(鲍照)限生归有穷。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逈绝。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颜。斟酌高代贤。
遯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氵公}越。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杜荀鹤)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译诗、诗意]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赏析一: 这是一首名作,评者甚众。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全诗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必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 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隐者”隐于“此山中”,则“寻隐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都热衷于“争利于市,争名于朝”,“我”当然是个知识分子,却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究竟为了什么?当他伫立“松下”四望满山白云,无法寻见“隐者”之时,又是什么心情?这一切,都耐人寻味,引人遐想。(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精选》)
麻烦采纳,谢谢!
5.“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自那首诗
《寻隐者不遇》 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回马镇)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用作诗句写一篇作文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你根据这些做些扩展,就差不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松下和采药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