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祭祀的诗句

1.帮忙提供一下《诗经》中的祭祀诗及其赏析

祭祀诗是《诗经》中较早的作品,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用来赞颂神灵、祈福禳灾的诗歌。

祭祀诗的篇目虽然比不上弃妇诗和情诗,但其题材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并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文化价值,在“诗三百”中占有重要位置。祭祀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类诗篇主要以《周颂》为代表,其中心内容是赞美在位的周王或其祖先的功德。 从远古时代到周代,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已进步许多,但原始社会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作为一种深层次文化积淀下来。

祭祀活动是为了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把整个社会通过集体活动联结起来。进入阶级社会后祭祀转化为权利的象征,周王朝崇尚敬天尊族,祭祀天地以周祖后稷、文王配天,其政治指向十分明显,实际上是说明其政权受命于天,祭祀先王维护宗族组织,又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

摘要:祭祀诗的文学特色一向为人们所忽视,甚至有人否认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事实上,祭祀诗具有模糊的人物形象、虔敬的思想感情、盛大的场面描写以及叠字、复沓、反复、设问与反问等多样的艺术手法等特色。

其研究力度还有待加强。关键词:祭祀诗 文学特色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祭祀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是周代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祭祀渗透到了周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祭祀,指的是古代人们按照一定仪式进行的敬鬼事神的社会活动。

祭祀的对象,总的来说,不外乎祭祖与祭天(泛指大自然)两大类。祭祀活动源起于原始氏族社会,至周代才发展完备。

祭祀诗,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祭祀诗是指那些在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祖先,祈福禳灾的诗歌。

广义的祭祀诗指的是一切写到祭祀或用于祭祀及赞神颂神的诗歌,不但包括纯祭祀诗,而且还包括颂赞诗、部分农事诗和史诗。本文探讨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所涉及的对象为广义的祭祀诗,大约有六十篇左右。

说到《诗经》的文学特色,人们大都喜欢拿国风以及小雅中的篇章来进行分析。至于祭祀诗,往往仅从文化(礼仪)方面来展开研究,文学方面的论述少之又少。

平心而论,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是不如国风及小雅突出,成就上也比不上国风、小雅,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祭祀诗在文学方面仍有其特色。下面本人不揣浅陋,试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场面描写以及艺术手法四个方面剖析之。

一、模糊的人物形象 祭祀诗中的人物包括祭祀者、被祭祀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物,这些人物大都属于一些有地位身份的人,上至君王诸侯,下至卿大夫与士,不像国风中的人物多为平民百姓或者奴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固然与诗歌的题材内容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周代的祭祀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家族大宗)手里有关,祭祀权在当时即意味着特权,掌握了祭祀权也就掌握了政治上的权力。

祭祀诗中的人物诸如祖先、神、天,基本上都是抽象的概念,对他们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试看《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这是一首祭祀文王的诗,整首诗只是笼统地赞颂文王的“纯德”,并未对其性格与德行进行具体的描述,因此在人们心目中文王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又如《周颂·执竞》,该诗是一首“祀武王”之诗,文中写及武王以及参祭者的句子就“执竞武王,无竞为烈”、“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等几句,人物形象同样单薄而模糊。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对神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如多情的宙斯,嫉妒的赫拉,勇敢的普罗米修斯等等。

古代中西方在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这种差别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情趣。二、虔敬的思想感情 古人进行祭祀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从神致福。

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要准备丰盛洁净的祭品、严格按照程序之外,再有就是态度要严肃,心要诚,即在祭祀前、祭祀中乃至祭祀后都要怀着一颗虔敬之心。心不诚,神灵是不会赐福的。

读《诗经》中的祭祀诗我们是不难体会古人祭祀前后的神圣与恭敬之心的。祭祀的神圣性首先体现在祭祀活动进行的环境是庄严肃穆的,可以把人在未开始举行仪式的时候就感受到神圣庄严的气氛,使人们对祖先神灵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閟宫》)举行祭祀之礼的天子诸侯态度严肃而谨慎,端庄而有序。

“于穆清庙,肃祊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清庙》)“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威仪反反”(《思文》)、“君妇莫莫”。

(《楚茨》)从“雝雝”、“肃肃”、“穆穆”、“反反”、“莫莫”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参祭者严肃认真的态度。三、盛大的场面描写 本文所指的场面包括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

在约六十首祭祀诗中,以祖先为祭祀对象的最多,占到所有祭祀诗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诗经》时代祖先崇拜的鼎盛。所占份量仅次于祖先祭祀的是农事祭祀诗,有十首,反映了周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

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便。

2.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什么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颂》。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颂》共有40篇。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据阮元《研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扩展资料《诗经》的历史背景《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西周取代殷商,经济制度的发生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对古代文学的影响1、《诗经》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至此,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如屈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等,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如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李白、白居易等。3、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 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3.帮忙提供一下《诗经》中的祭祀诗及其赏析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祭祀诗是《诗经》中较早的作品,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用来赞颂神灵、祈福禳灾的诗歌。

祭祀诗的篇目虽然比不上弃妇诗和情诗,但其题材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并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文化价值,在“诗三百”中占有重要位置。祭祀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类诗篇主要以《周颂》为代表,其中心内容是赞美在位的周王或其祖先的功德。 从远古时代到周代,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已进步许多,但原始社会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作为一种深层次文化积淀下来。

祭祀活动是为了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把整个社会通过集体活动联结起来。进入阶级社会后祭祀转化为权利的象征,周王朝崇尚敬天尊族,祭祀天地以周祖后稷、文王配天,其政治指向十分明显,实际上是说明其政权受命于天,祭祀先王维护宗族组织,又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

摘要:祭祀诗的文学特色一向为人们所忽视,甚至有人否认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事实上,祭祀诗具有模糊的人物形象、虔敬的思想感情、盛大的场面描写以及叠字、复沓、反复、设问与反问等多样的艺术手法等特色。

其研究力度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祭祀诗 文学特色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祭祀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是周代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祭祀渗透到了周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祭祀,指的是古代人们按照一定仪式进行的敬鬼事神的社会活动。

祭祀的对象,总的来说,不外乎祭祖与祭天(泛指大自然)两大类。祭祀活动源起于原始氏族社会,至周代才发展完备。

祭祀诗,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祭祀诗是指那些在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祖先,祈福禳灾的诗歌。

广义的祭祀诗指的是一切写到祭祀或用于祭祀及赞神颂神的诗歌,不但包括纯祭祀诗,而且还包括颂赞诗、部分农事诗和史诗。本文探讨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所涉及的对象为广义的祭祀诗,大约有六十篇左右。

说到《诗经》的文学特色,人们大都喜欢拿国风以及小雅中的篇章来进行分析。至于祭祀诗,往往仅从文化(礼仪)方面来展开研究,文学方面的论述少之又少。

平心而论,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是不如国风及小雅突出,成就上也比不上国风、小雅,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祭祀诗在文学方面仍有其特色。下面本人不揣浅陋,试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场面描写以及艺术手法四个方面剖析之。

一、模糊的人物形象 祭祀诗中的人物包括祭祀者、被祭祀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物,这些人物大都属于一些有地位身份的人,上至君王诸侯,下至卿大夫与士,不像国风中的人物多为平民百姓或者奴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固然与诗歌的题材内容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周代的祭祀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家族大宗)手里有关,祭祀权在当时即意味着特权,掌握了祭祀权也就掌握了政治上的权力。

祭祀诗中的人物诸如祖先、神、天,基本上都是抽象的概念,对他们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试看《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这是一首祭祀文王的诗,整首诗只是笼统地赞颂文王的“纯德”,并未对其性格与德行进行具体的描述,因此在人们心目中文王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又如《周颂·执竞》,该诗是一首“祀武王”之诗,文中写及武王以及参祭者的句子就“执竞武王,无竞为烈”、“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等几句,人物形象同样单薄而模糊。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对神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如多情的宙斯,嫉妒的赫拉,勇敢的普罗米修斯等等。

古代中西方在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这种差别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情趣。 二、虔敬的思想感情 古人进行祭祀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从神致福。

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要准备丰盛洁净的祭品、严格按照程序之外,再有就是态度要严肃,心要诚,即在祭祀前、祭祀中乃至祭祀后都要怀着一颗虔敬之心。心不诚,神灵是不会赐福的。

读《诗经》中的祭祀诗我们是不难体会古人祭祀前后的神圣与恭敬之心的。祭祀的神圣性首先体现在祭祀活动进行的环境是庄严肃穆的,可以把人在未开始举行仪式的时候就感受到神圣庄严的气氛,使人们对祖先神灵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閟宫》)举行祭祀之礼的天子诸侯态度严肃而谨慎,端庄而有序。

“于穆清庙,肃祊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清庙》)“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威仪反反”(《思文》)、“君妇莫莫”。

(《楚茨》)从“雝雝”、“肃肃”、“穆穆”、“反反”、“莫莫”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参祭者严肃认真的态度。 三、盛大的场面描写 本文所指的场面包括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

在约六十首祭祀诗中,以祖先为祭祀对象的最多,占到所有祭祀诗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诗经》时代祖先崇拜的鼎盛。所占份量仅次于祖先祭祀的是农事祭祀诗,有十首,反映了周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

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便。

4.诗经关于秦朝祭司的

诗经是记录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那时候还没有到秦朝,不存在记载秦朝祭司这是诗经关于祭祀的资料,希望能帮到LL~ 《诗经》中的祭祀诗的基本内容是写的人神相接,上通天帝,通过赞颂神灵来祈福禳灾。

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写到祭祀或者用于祭祀的诗歌都是祭祀诗,但这种说法有点过于宽泛,如果这样,有些史诗、农事诗也就变成了祭祀诗了。所以我们还是取狭义之解的祭祀诗,即“宗教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祈福禳灾的诗歌”。

《诗经》的祭祀诗主要集中在《颂》中。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祭祀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诗经》中的祭祀诗是建立在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原始宗教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远古先民对于自然界的事物不甚了解,环境的一切变化,他们只能抱持慎惧的心态,进而产生崇拜、祈求自然的行为。”

在他们的眼中,万物有灵,除了祭祀祖先的灵魂,之外,还有天地、山川、河岳皆为可祭祀之物,于是祭祀诗就有了更多了内容。 例如:《维清》: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

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称颂文王政无败乱极清明,文王典章是根本。

自从祭祀那上天,到有天下功竟成,这是周家的祥祯。 《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说天生万物在岐山,为祭祀岐山之作。

《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橐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这首是武王周公巡守祭山川百神的诗作,诗中提到上天保佑周室,初用威力震动它,天下都害怕臣服,又来安宁神灵,依次祭河及岳神。 《般》: “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这是周成王时颂武王巡狩祭祀河岳的一首诗,诗句气势充沛,赞颂周邦的美,封禅四岳大山小岭,九河合一依次往,普天之下巡遍,山川众神都配享。 二、《诗经》中的祭祀诗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狭隘的功利观念的宗教政治文学。

神灵产生于祭祀活动中对天地万物的存在认同,人们渴望神林的存在,希冀神灵能带给国家的富足和生活的安宁,而这样的渴望往往要通过国家的统治来加以实现,所以在人民们心中,天子就是受命于天,其意志是不可违背的,祭祀就为统治者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因而在祭祀诗中,很多篇章都体现出它的明确的政治目的和宗教政治功利性,成为专门歌功颂德的作品。 例如《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中说:美在不停的运转,这岂不是光明呢!文王之德大而纯。

嘉言善道丰富我,我应该把它收聚尽,以制法度顺文王,曾孙后代都奉行。这是周公制礼时祭祀文王的诗,在这里,他极力赞颂文王之德,“于乎”,不光明吗?文王之施德教之无倦,美其于天同功。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昊天有成命,文王武王受命于天,成王积德而宽厚,巩固天下得到和平。”

《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 陈常于时夏。”

周公在祭祀周始祖后稷时称其德可配天,可于上天同祭祀。 三、《诗经》中的祭祀诗中的祖先、神、天,基本上都是抽象的概念,对他们没有具体的描绘。

画鬼神易,因为在人们的心中,鬼神无定形,中国的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鬼神的形象大抵都是比较模糊,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感念,而没有具体的形象,如对“天”的解释,“天者,清也,虚也,大也”,人们的心中,盘古开的那片天地是气,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这种理解和西方的看法不同。

希腊神话中对神的形象刻画十分具体生动。如宙斯、赫拉、阿佛洛狄忒、普罗米修斯,个个都是十分鲜活的形象,威力神的凶恶、河神俄刻阿诺斯的怯懦神使赫耳墨斯的奴性,都栩栩如生,而《诗经》中的缺少这样的形象刻画,在《周颂》中写了文王之德,武王之自强,,但并没有作细致生动的描写,仅仅用称颂的口气来表明他们的功德,使得这些“先王”、“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也表明了中国人对神与人的心灵关系的认识、审美情趣不同与外国。

《诗经》祭祀诗只是整部著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是我国诗歌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至少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周代的政治思想和上古的宗教文化,但上面所讲的内容,也只是一点浅见,《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人们的思想,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今后还需要我们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参考自新华网陕西频道。

5.《诗经》中的祭祀诗显示了怎样的文化特征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祭祀性质的诗歌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宗教气息和鲜明的思想特征而自成一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祭祀诗所表达的内容有祭祀山川、祭祀农神等,但更多的是祭祀祖先的篇章.其突出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观念与鲜明的政治目的,及对祖先、神灵的模糊刻画.展示的是人在回顾中追寻远祖的根源,将传统化为生存本领的一种精神努力。

祭祀诗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保存在《诗经》中的祭祀诗是当时周人的宗教观、天命观、价值观在文学领域的“结集出版”,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概言之,《雅》、《颂》中的祭祀诗,展示的是人在历史的追忆、回顾中开掘自己的根源,将历史与现实相接,将传统化为已有的精神努力。

6.关于祭祀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 李峤《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

2、宋代 张祁 《庐州诗》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3、唐代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4、唐代 韩愈《寄卢仝》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余,时致薄少助祭祀。

5、宋代 陈藻《辛巳岁晚上坟》

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诗经中关于祭祀的诗句

诗句

关于人生改变的诗句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生改变的诗句,内容包括求:关于人心变化的诗,关于“改变”的诗词,关于人生因改变而精彩的优美语句。1.谕怀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况彼身外事,悠悠

诗句

关于有字的诗句

阅读(3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有字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有字的古诗有什么,带有有字的古诗,含有字的诗句。【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

诗句

关于英雄向秀丽的诗句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英雄向秀丽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英雄为国奉献的诗句,形容抗日英雄英雄的诗句以及译文,关于英雄的诗句。民族英雄夏明翰抗日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被国民党新军

诗句

关于纯朴民风的诗句

阅读(53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纯朴民风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民风淳朴的诗句,描写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诗句5句,表现“民风淳朴”的诗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全诗

阅读(4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句全诗,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古诗50首,关于春天古诗词100首写春的古诗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全诗)。春夜喜雨【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诗句

关于人物描写的诗句

阅读(7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物描写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人物美的诗句,描写人物的诗句,描写人物的诗句.。《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

诗句

关于得失的古诗句杜甫

阅读(4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得失的古诗句杜甫,内容包括关于得失的诗句,关于得失的诗句,关于得失的诗句。几番得失孙刘手 宋 李曾伯 《水龙吟·荆州咫尺神州》讥评得失 宋 卫宗武 《满江红·弧矢开祥》人生得失知多少 宋赵希蓬《满江红·缟兔黔乌

诗句

关于心字诗句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心字诗句,内容包括带有心字的诗句,关于心字的诗词,关于心的诗句。《读书》唐代:皮日休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译文】家中的财产是

诗句

诗人关于爱的诗句

阅读(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诗人关于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古代诗人表达爱的诗句,古代诗人表达爱的诗句,含有"爱"的诗句。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句

关于汉魂唐魄的诗句

阅读(5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汉魂唐魄的诗句,内容包括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也会萦绕在九州大地把这段话全写下来,,纵使我全身都在燃烧,那唐魂汉魄仍萦绕在我的心间出自,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余光中《从母亲到外遇》, 他曾

诗句

关于九孔桥的诗句

阅读(6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九孔桥的诗句,内容包括岳阳九孔桥描写作文,九孔跨跃河上桥,摆尾闲游深山处无情不随象吼声,毛毛兔儿叫人喜,急求有关于武义熟悉桥的诗啊。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憋足了劲儿在天空中放射出万丈光芒,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

诗句

关于猎人的诗句

阅读(7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猎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猎人的诗句,描写猎人的句子,形容狩猎的诗句。狩猎诗《塞下曲》 作者: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观猎》 作者: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诗句

关于沙漠的骆驼的诗句

阅读(5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沙漠的骆驼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沙漠骑骆驼的句子,描写沙漠骑骆驼的句子,沙漠骆驼群的优美句子。骆驼,沙漠像海洋,而骆驼就是海里人人需要的船 。 沙漠骆驼是指骆驼在沙漠中行走。1. 动物中,最耐劳的要算骆驼。一只骆驼,驮2

诗句

关于暴雨前宁静的诗句

阅读(54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暴雨前宁静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暴风雨前的宁静,暗示着物极必反的成语或俗语、诗句,形容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平静的句子,用来形容暴风雨前的宁静谚语。形容暴风雨前的宁静,暗示着物极必反的成语或俗语、诗句有:成语:否极泰

诗句

关于人生改变的诗句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生改变的诗句,内容包括求:关于人心变化的诗,关于“改变”的诗词,关于人生因改变而精彩的优美语句。1.谕怀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况彼身外事,悠悠

诗句

关于有字的诗句

阅读(3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有字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有字的古诗有什么,带有有字的古诗,含有字的诗句。【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

诗句

关于英雄向秀丽的诗句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英雄向秀丽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英雄为国奉献的诗句,形容抗日英雄英雄的诗句以及译文,关于英雄的诗句。民族英雄夏明翰抗日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被国民党新军

诗句

关于纯朴民风的诗句

阅读(53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纯朴民风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民风淳朴的诗句,描写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诗句5句,表现“民风淳朴”的诗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全诗

阅读(4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句全诗,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古诗50首,关于春天古诗词100首写春的古诗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全诗)。春夜喜雨【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诗句

关于人物描写的诗句

阅读(7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物描写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人物美的诗句,描写人物的诗句,描写人物的诗句.。《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

诗句

关于得失的古诗句杜甫

阅读(4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得失的古诗句杜甫,内容包括关于得失的诗句,关于得失的诗句,关于得失的诗句。几番得失孙刘手 宋 李曾伯 《水龙吟·荆州咫尺神州》讥评得失 宋 卫宗武 《满江红·弧矢开祥》人生得失知多少 宋赵希蓬《满江红·缟兔黔乌

诗句

小学关于桃花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6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关于桃花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描写桃花的古诗,小学描写桃花的古诗,关于桃花的小学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