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花源的诗句赏析

1.桃花源记诗文的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缘:顺着、沿着。

行:行走这里指划船。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夹岸:两岸。杂:别的,其他的。

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复:又,再。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欲:想要。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尽,完,没有了。便:于是,就。

得:看到。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舍:舍弃,丢弃,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行:行走。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旷:空阔;宽阔。

屋舍:房屋。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之:这。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

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悉:全,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

大,很,非常。从来:从……地方来。

具:通“俱”,全,详细。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通“邀”,邀请。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云:说。

先世:祖先。率:率领。

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

子:指子女。邑人:同乡(县)的人。

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

复:再,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就。间隔:隔断,隔绝。

世:朝代。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为:对,向。具言:详细地说出。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余:其余,剩余。延至:邀请到。

延,邀请。至,到。

去:离开。语:告诉。

不足:不必,不值得。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

处处,到处。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遂:终于。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高尚:品德高尚。

士:人士。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规: 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寻:随即,不久。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作品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

2.桃花源诗的作品鉴赏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

《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

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

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

“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

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

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

“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

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

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

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

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

《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

《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

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 现代文物收藏鉴赏家、天津佛教协会原名誉会长龚望《陶渊明集评议》:文则妙绝,诗则非渊明之至者。

3.《桃花源诗》 分析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展开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译文: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浇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赏析: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收起

4.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分析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

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

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

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

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

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

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

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

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5.《桃花源记》语句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参考资料: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用处,谢谢。

6.《桃花源记》语句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参考资料: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用处,谢谢。

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有名句且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8.桃花的诗词欣赏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崔护《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杜甫《绝句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吴融《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刘敞《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袁枚《题桃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韩愈《题百叶桃花》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杨凭《千叶桃花》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周朴《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陆游《泛舟观桃花》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徐书信《桃花源里》虫声袭耳豁然风,青阁楼栏绿染红。

三月桃花何处觅,轻舟一叶碧溪中。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元稹《桃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齐己《桃花》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苏轼《桃花》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徐书信《桃源行》流莺春气暖,画栋兰舟疏。

何地觅桃源,青溪花落处。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李白《桃花》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吟》选自叶千华《读月楼诗存》风生温情夜露润,心思随春月招魂。色如红梅先烈血,最艳最美最惹人。

紫云仙客的桃花诗《桃花三月天》作者张举莫道蜂蝶往来忙,果然娇艳世无双。暖雨香风频相顾,花开正是好春光。

海子的诗歌桃花桃花开放像一座囚笼流尽了鲜血像两只刀斧流尽了鲜血像两只刀斧手的家园流尽了鲜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像一座雪山壮丽燃烧我的囚笼起火我的牢房坍塌一根根锁链和铁条 戴着火投向四周黑暗的荒原1987.11.1草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因其诗歌的杰出成就,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9.<<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关于桃花源的诗句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桃花源的诗句赏析

诗句

关于朋友共患难的诗句古诗

阅读(32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朋友共患难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同甘苦共患难”的诗句,表达“患难朋友”的诗句,朋友患难与共的古诗词。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

诗句

关于哲理的诗句连续两句

阅读(6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哲理的诗句连续两句,内容包括写出连续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请写出连续两句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写出连续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句

关于周密安排的古诗句

阅读(6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周密安排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周密的藏头诗七言四句,关于周密的藏头诗七言四句,夜归周密古诗翻译。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

诗句

关于南红诗句

阅读(11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南红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南红的诗句,关于南红的诗句,形容南红的诗句。浣溪沙(邓肃) 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谁将秋色到楼中。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炎洲人到广寒宫。襄阳公宅饮①(孟浩然)

诗句

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手迹

阅读(5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手迹,内容包括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2、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3、又是重阳近也

诗句

关于山中游乐的诗句

阅读(8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中游乐的诗句,内容包括文人在游乐山水中领略了什么要诗句,27首描写山中寺庙的古诗,形容玩乐的诗句。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

诗句

关于乌篷船诗句

阅读(33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乌篷船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乌篷船的诗句,关于乌篷船的诗,描写乌篷船的句子。宋 程垓 【蝶恋花】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

诗句

三年级有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

阅读(18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年级有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梅花的诗句三年级,三年级写梅花的古诗大全,三年级关于“菊花、梅花、梨花”的古诗。古诗中关于梅花的诗句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2、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

诗句

关于人田园生活的诗句

阅读(5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田园生活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春花秋百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句

小学生关于诚信诗句读后感

阅读(5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关于诚信诗句读后感,内容包括关于诚信的读后感,五年级关于诚信的读后感,关于诚实守信的读后感300字。诚信不可抛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莎士比亚说过 :“如果

诗句

关于月的伤感的诗句大全

阅读(6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月的伤感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关于月亮的伤感句子大全,关于月亮的伤感诗句,关于月、伤感的诗词。描写月亮的伤感句子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4、明月

诗句

关于读书中考奋斗的诗句

阅读(4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读书中考奋斗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读书学习勤奋的诗句,关于勤奋读书的诗句,求10个关于勤奋读书的古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诗句

关于红叶美好诗句

阅读(7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红叶美好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红叶的唯美诗词,关于枫叶的优美诗句和优美句子,形容枫叶美的经典诗句。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南朝· 宋】 谢灵运《晚出西射堂》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 白居易《琵琶

诗句

关于打气鼓励的诗句

阅读(30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打气鼓励的诗句,内容包括表达加油的诗句,鼓励加油的古诗词,为人加油鼓励的诗句。表达加油的诗句有:1.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2.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东晋·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3. 慷

诗句

关于朋友共患难的诗句古诗

阅读(32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朋友共患难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同甘苦共患难”的诗句,表达“患难朋友”的诗句,朋友患难与共的古诗词。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

诗句

关于哲理的诗句连续两句

阅读(6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哲理的诗句连续两句,内容包括写出连续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请写出连续两句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写出连续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句

关于周密安排的古诗句

阅读(6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周密安排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周密的藏头诗七言四句,关于周密的藏头诗七言四句,夜归周密古诗翻译。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

诗句

关于南红诗句

阅读(11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南红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南红的诗句,关于南红的诗句,形容南红的诗句。浣溪沙(邓肃) 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谁将秋色到楼中。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炎洲人到广寒宫。襄阳公宅饮①(孟浩然)

诗句

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手迹

阅读(5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手迹,内容包括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2、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3、又是重阳近也

诗句

关于山中游乐的诗句

阅读(8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中游乐的诗句,内容包括文人在游乐山水中领略了什么要诗句,27首描写山中寺庙的古诗,形容玩乐的诗句。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

诗句

关于乌篷船诗句

阅读(33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乌篷船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乌篷船的诗句,关于乌篷船的诗,描写乌篷船的句子。宋 程垓 【蝶恋花】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

诗句

关于昨天今天明天诗句

阅读(6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昨天今天明天诗句,内容包括求一首诗,关于昨天今天明天的,有关昨天今天明天的诗歌,关于“昨天、今天、明天”的诗。问一问,人的一生有几天.算一算,人的一生不过三天.跑过去的是昨天,奔过来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昨天.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