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佛山的诗句大全

1..关于千佛山的诗句

千佛山 清·翁方纲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释义】 千佛山正对着古老的济南城,人们口口相传舜帝曾在这里耕作(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 秋天的傍晚我登上这见证悠悠历史的千佛山作诗凭吊,书写挥洒间山间云雾飘来荡去,与几案齐平,仿佛身在仙境. 北宋文学家曾巩人齐州知州时在此作文纪念,这篇文章流传已久(千佛山原有曾公祠,后记载相关情况的石碑不知失落何处,渐渐人们误以为是秦琼庙).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那时佛教延续北朝时兴盛,人们纷纷在千佛山凿石雕刻,于是有了千佛的雕像. 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大明湖南岸不远,水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亭名为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

2.关于千佛山的诗句

济南千佛山的古诗妙语: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写道:“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且不论其阶级立场和卫道士的观点,就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与晚清同类小说相比,艺术成就比较高。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他的《历山》诗中写道:“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

群山尾岱走东河,鹊华落星青照湖”。 清代戏剧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他的《历下杂咏》诗中写道:“鹊华桥上望历山,野树参差野草斑。

无限楼台遮不断,夕阳影外牧牛还”。 清代学者翁方纲在他的《千佛山》诗中写道:“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象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清代诗人蒋士铨在他的《虞美人-游千佛山》词二首: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

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

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

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 济南在周代属齐国,西魏至北宋称齐州,千佛山俯视济南有九座山,因此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的诗句:“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诗人原描写他梦中从月宫俯视齐州(中国)的情景。“齐烟九点”牌坊亦成为千佛山的一处重要景点,这四个大字系历城县令叶圭书所题。

而牌坊背面的匾额上刻着“仰观俯察”四个字,取自“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属帖中勾勒出来,放大后刻在匾上的。 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坊“云径禅关”坊,建于清乾隆初年,斗拱交错,雕梁画栋,精巧玲珑。

坊正面四个大隶书字,古朴典雅极为耐看,是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所书。坊南面“峰回路转”四个字则出自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姜守迁之手。

穿越“云径禅关”牌坊,迎面石壁嵌有乾隆皇帝1748年登临历山观景远眺所题《千佛山极目有作》的御碑:“分干自岱宗,冈峦雄且秀。历城作南屏,洪荒判早就。

偶来恣揽结,望远欣所遘。驻辇傍云关,步屟跻萝岫。

初无五丁斧,石佛谁所镂。拈花或龈笑,悲物或眉皱。

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

两树丁香花,芳菲绿阴茂。开窗纳烟霞,俯槛睇锦绣。

泰麓巢云处,延赏既已富。探奇复得此,坐久消清昼。

因悟境无穷,骋怀难尽副”。这篇关于千佛山的游记诗尽管从文学角度来说难以和历代传世佳作媲美,但一代君王能如此不吝笔墨赞美千佛山,却也难能可贵。

清末济南秀才杨兆庆在兴国禅寺门口两旁所写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兴国禅寺门左右是钟鼓楼,在一米高多的铜制钟上铸镌:“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亿万国中,利益报檀那后德,功勋酬世界和平”。

兴国禅寺内两座殿堂之间的花墙上嵌多块碑刻。其中赵朴初写“齐鲁青来”四个大字。

郭沫若1959年诗作:“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

董必武 1964年诗作:“古寺云千佛,而今存者稀。金身难免劫,玉宇少迎晖。

境妙原非幻,山清自得机。人民能管领,不藉旧时徽”。

兴国禅寺内极乐洞内东壁曾嵌清代诗人施闺章诗碑《济南九日登历山》:“看山结伴太逡巡,杖策贪趋采菊辰。天际长风正落帽,樽前今日是闲人。

苍岩石壁孤城影,深洞莓苔古佛身。薄暮寒烟连海声,华峰千丈独嶙峋”。

3.描写“千佛山”的诗句有哪些

《千佛山》清朝·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历山》元朝 · 于钦 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

群山尾岱走东海,鹊华落星青照湖。《历下杂咏》清代 · 孔尚任 鹊华桥上望历山,野树参差野草斑。

无限楼台遮不断,夕阳影外牧牛还。《虞美人-游千佛山》清代 · 蒋士铨 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

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

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

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1、《千佛山》清朝 · 翁方纲 【作者简介】:翁方纲,1733年生,1818年逝世,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清代书法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

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

对书画、金石、谱录、诗词等艺,靡不精审,其书法尤名震一时。书学欧、虞,谨守法度。

尤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

马宗霍《霋岳楼笔谈》称“覃溪以谨守法度,颇为论者所讥;然其小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其朴静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著有《两汉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石州诗话》等。

《苏轼论书跋语轴》纸本墨迹。行书。

凡5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8字。纵130.5厘米,横30.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

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

此行书轴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使这幅作品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

作品中温润丰厚浓墨与纤细的游丝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运笔用墨过程中,由浓渐淡、由粗渐细的过渡缓冲。

因此,浓淡、粗细、行止极有节奏感。整幅作品用笔以圆润轻柔为主,没有丝毫方刚急躁的火气,从柔润流畅的笔意中,可推想作者书写时灵活的用腕。

综观此作品,运笔沉酣,墨色浓厚,笔划丰满,筋劲骨健,妙得神韵,是他的精品之一。【释义】:千佛山正对着古老的济南城,人们口口相传舜帝曾在这里耕作。

(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秋天的傍晚我登上这见证悠悠历史的千佛山作诗凭吊,书写挥洒间山间云雾飘来荡去,与几案齐平,仿佛身在仙境。

北宋文学家曾巩人齐州知州时在此作文纪念,这篇文章流传已久。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那时佛教延续北朝时兴盛,人们纷纷在千佛山凿石雕刻,于是有了千佛的雕像。

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2、《历山》元代 · 于钦 【作者简介】:于钦少年时曾游学于吴地。他才思敏明,博学多闻,一些饱学之士皆“折节与交”。

集贤大学士郭公贯、浙江平章高公昉,最了解和佩服他的品行和才能。1319年(延祜六年),以非凡的才干被授予推西廉访使者书吏,未数月,擢升为山东廉访司照磨。

其时适逢山东一带连年大饥荒。他体恤民情,曾行至滨、棣2县,见百姓生计艰窘,嗷嗷待哺,遂开仓济民,按人口补给。

百姓受惠,免受饥寒和流离失所之苦。他还奉命赈恤济南6县及盐灶饥民。

他劝令富户出粮赈灾,以致触动权要,而被宪司以“出粟太多,赈济太广”为借口,加以责问。当时饥民卖儿鬻女的很多,于钦到处查访,尽力为他们赎回。

有的同僚攻击他这样做是“违反常例,沽名钓誉”,他置之不理。3、《历下杂咏》清代 · 孔尚任 【作者简介】: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4、《虞美人-游千佛山》清代 · 蒋士铨 【作者简介】:蒋士铨(1725-1785) 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授编修。

记名以御史用。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

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乾隆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

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

有《忠雅堂集》、《铜弦词》、戏曲集《藏园九种曲》。

4..关于千佛山的诗句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

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释义】

千佛山正对着古老的济南城,人们口口相传舜帝曾在这里耕作(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

秋天的傍晚我登上这见证悠悠历史的千佛山作诗凭吊,书写挥洒间山间云雾飘来荡去,与几案齐平,仿佛身在仙境.

北宋文学家曾巩人齐州知州时在此作文纪念,这篇文章流传已久(千佛山原有曾公祠,后记载相关情况的石碑不知失落何处,渐渐人们误以为是秦琼庙).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那时佛教延续北朝时兴盛,人们纷纷在千佛山凿石雕刻,于是有了千佛的雕像.

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大明湖南岸不远,水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亭名为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

5.关于千佛山的诗句

济南千佛山的古诗妙语: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写道:“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且不论其阶级立场和卫道士的观点,就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与晚清同类小说相比,艺术成就比较高。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他的《历山》诗中写道:“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群山尾岱走东河,鹊华落星青照湖”。

清代戏剧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他的《历下杂咏》诗中写道:“鹊华桥上望历山,野树参差野草斑。无限楼台遮不断,夕阳影外牧牛还”。

清代学者翁方纲在他的《千佛山》诗中写道:“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象凿成。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清代诗人蒋士铨在他的《虞美人-游千佛山》词二首: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

济南在周代属齐国,西魏至北宋称齐州,千佛山俯视济南有九座山,因此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的诗句:“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诗人原描写他梦中从月宫俯视齐州(中国)的情景。“齐烟九点”牌坊亦成为千佛山的一处重要景点,这四个大字系历城县令叶圭书所题。而牌坊背面的匾额上刻着“仰观俯察”四个字,取自“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属帖中勾勒出来,放大后刻在匾上的。

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坊“云径禅关”坊,建于清乾隆初年,斗拱交错,雕梁画栋,精巧玲珑。坊正面四个大隶书字,古朴典雅极为耐看,是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所书。坊南面“峰回路转”四个字则出自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姜守迁之手。

穿越“云径禅关”牌坊,迎面石壁嵌有乾隆皇帝1748年登临历山观景远眺所题《千佛山极目有作》的御碑:“分干自岱宗,冈峦雄且秀。历城作南屏,洪荒判早就。偶来恣揽结,望远欣所遘。驻辇傍云关,步屟跻萝岫。初无五丁斧,石佛谁所镂。拈花或龈笑,悲物或眉皱。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两树丁香花,芳菲绿阴茂。开窗纳烟霞,俯槛睇锦绣。泰麓巢云处,延赏既已富。探奇复得此,坐久消清昼。因悟境无穷,骋怀难尽副”。这篇关于千佛山的游记诗尽管从文学角度来说难以和历代传世佳作媲美,但一代君王能如此不吝笔墨赞美千佛山,却也难能可贵。

清末济南秀才杨兆庆在兴国禅寺门口两旁所写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兴国禅寺门左右是钟鼓楼,在一米高多的铜制钟上铸镌:“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亿万国中,利益报檀那后德,功勋酬世界和平”。

兴国禅寺内两座殿堂之间的花墙上嵌多块碑刻。其中赵朴初写“齐鲁青来”四个大字。郭沫若1959年诗作:“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董必武 1964年诗作:“古寺云千佛,而今存者稀。金身难免劫,玉宇少迎晖。境妙原非幻,山清自得机。人民能管领,不藉旧时徽”。

兴国禅寺内极乐洞内东壁曾嵌清代诗人施闺章诗碑《济南九日登历山》:“看山结伴太逡巡,杖策贪趋采菊辰。天际长风正落帽,樽前今日是闲人。苍岩石壁孤城影,深洞莓苔古佛身。薄暮寒烟连海声,华峰千丈独嶙峋”。

6.描写千佛山的古诗词

2、千佛山比不上泰山那样雄伟,也比不上黄山那样瑰丽。但却把我深深打动。这次可能是我第八次来千佛山,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来千佛山了。千佛山变了模样,它的美出乎了我的意料。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

3、千佛山的山道像长龙似的在欢迎我们,山道两旁的树荫差不多遮住了太阳,不时漏下一个个的光环,像和我们著迷藏似的,多么有趣啊!我们顺着山路向山顶攀登,路两旁有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石像。有的罗汉眉毛长的到了脚,有的罗汉的手上托着的塔像托塔李天王,还有的罗汉狰狞的可怕……我和十八罗汉和了影,但我只记住了两个罗汉的名字,一个叫降龙罗汉另一个叫伏虎罗汉。

7.关于“千佛山”的诗句有哪些

《千佛山》(清朝·翁方纲)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虞美人-游千佛山》(清代 · 蒋士铨)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

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

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

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历下杂咏》(清代 · 孔尚)鹊华桥上望历山,野树参差野草斑。

无限楼台遮不断,夕阳影外牧牛还。【作者】:翁方纲,1733年生,1818年逝世,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清代书法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

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蒋士铨(1725-1785) 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

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

授编修。记名以御史用。

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乾隆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

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释义】:千佛山正对着古老的济南城,人们口口相传舜帝曾在这里耕作。

秋天的傍晚我登上这见证悠悠历史的千佛山作诗凭吊,书写挥洒间山间云雾飘来荡去,与几案齐平,仿佛身在仙境。【典故】: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

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

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8.描写“千佛山”的诗句有哪些

《千佛山》清朝·翁方纲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历山》元朝 · 于钦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

群山尾岱走东海,鹊华落星青照湖。《历下杂咏》清代 · 孔尚任鹊华桥上望历山,野树参差野草斑。

无限楼台遮不断,夕阳影外牧牛还。《虞美人-游千佛山》清代 · 蒋士铨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

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

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城南马车山前路,几许来还去。

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1、《千佛山》清朝 · 翁方纲【作者简介】:翁方纲,1733年生,1818年逝世,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清代书法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

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

对书画、金石、谱录、诗词等艺,靡不精审,其书法尤名震一时。书学欧、虞,谨守法度。

尤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

马宗霍《霋岳楼笔谈》称“覃溪以谨守法度,颇为论者所讥;然其小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其朴静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著有《两汉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石州诗话》等。

《苏轼论书跋语轴》纸本墨迹。行书。

凡5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8字。纵130.5厘米,横30.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

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

此行书轴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使这幅作品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

作品中温润丰厚浓墨与纤细的游丝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运笔用墨过程中,由浓渐淡、由粗渐细的过渡缓冲。

因此,浓淡、粗细、行止极有节奏感。整幅作品用笔以圆润轻柔为主,没有丝毫方刚急躁的火气,从柔润流畅的笔意中,可推想作者书写时灵活的用腕。

综观此作品,运笔沉酣,墨色浓厚,笔划丰满,筋劲骨健,妙得神韵,是他的精品之一。【释义】:千佛山正对着古老的济南城,人们口口相传舜帝曾在这里耕作。

(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秋天的傍晚我登上这见证悠悠历史的千佛山作诗凭吊,书写挥洒间山间云雾飘来荡去,与几案齐平,仿佛身在仙境。

北宋文学家曾巩人齐州知州时在此作文纪念,这篇文章流传已久。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那时佛教延续北朝时兴盛,人们纷纷在千佛山凿石雕刻,于是有了千佛的雕像。

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2、《历山》元代 · 于钦【作者简介】:于钦少年时曾游学于吴地。他才思敏明,博学多闻,一些饱学之士皆“折节与交”。

集贤大学士郭公贯、浙江平章高公昉,最了解和佩服他的品行和才能。1319年(延祜六年),以非凡的才干被授予推西廉访使者书吏,未数月,擢升为山东廉访司照磨。

其时适逢山东一带连年大饥荒。他体恤民情,曾行至滨、棣2县,见百姓生计艰窘,嗷嗷待哺,遂开仓济民,按人口补给。

百姓受惠,免受饥寒和流离失所之苦。他还奉命赈恤济南6县及盐灶饥民。

他劝令富户出粮赈灾,以致触动权要,而被宪司以“出粟太多,赈济太广”为借口,加以责问。当时饥民卖儿鬻女的很多,于钦到处查访,尽力为他们赎回。

有的同僚攻击他这样做是“违反常例,沽名钓誉”,他置之不理。3、《历下杂咏》清代 · 孔尚任【作者简介】: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4、《虞美人-游千佛山》清代 · 蒋士铨【作者简介】:蒋士铨(1725-1785) 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授编修。

记名以御史用。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

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乾隆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

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

有《忠雅堂集》、《铜弦词》、戏曲集《藏园九种曲》。

9.形容千佛山的句子

描写千佛山的句子

1、千佛山景色秀美,有小溪、青山、古松……一年四季冬暖夏凉,十分宜人,这里也是动物们的乐园,有松鼠、野鸡、小鹿……有许多怪石头如象鼻山、人抱元宝石、蜗牛石……真是怪石嶙峋。全山危峰兀立,十分陡峭,没有过多的石阶,只有一些攀爬的地方。

2、千佛山比不上泰山那样雄伟,也比不上黄山那样瑰丽。但却把我深深打动。这次可能是我第八次来千佛山,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来千佛山了。千佛山变了模样,它的美出乎了我的意料。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

3、千佛山的山道像长龙似的在欢迎我们,山道两旁的树荫差不多遮住了太阳,不时漏下一个个的光环,像和我们着迷藏似的,多么有趣啊!我们顺着山路向山顶攀登,路两旁有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石像。有的罗汉眉毛长的到了脚,有的罗汉的手上托着的塔像托塔李天王,还有的罗汉狰狞的可怕……我和十八罗汉和了影,但我只记住了两个罗汉的名字,一个叫降龙罗汉另一个叫伏虎罗汉。

4、千佛山的胜景很多,不能一一去说。漫步梨园,景色迷人。阳春三月,花儿开放了,一朵朵,素淡娇媚,弥漫整个梨园,那芳香,皮人心脾。正如金代诗人段继昌的梨花园所讲:“一林轻素媚春光,透骨浓熏百合香。”梨树的叶子仰着,正在贪婪地吸收着阳光,还有许多杏花,四周有簇拥着柏树、松树,太美了!

5、千佛山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千佛山高21米,古称历山,隋代开凿石佛后,始称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刹兴国寺,寺后千佛崖上有隋代的60余尊佛像。千佛山的佛像是非常的多,极乐洞的石壁上,千佛崖上的佛像数都数不过来。

6、千佛山中绿树依依,从上中呼一口新鲜的空气,竟比喝冰镇可乐还好,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山中的树全靠从那两个母子泉吸取营养,茂盛成长。山中也有许多昆虫,有的还很漂亮,可爱。可是也有一些有毒的昆虫,甚至还有小蛇和刺猬。

7、秋天天高云淡,神清气爽,正是登千佛山的好时机。沿青石板山路拾级而上,小路两侧的树木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一丛丛、一簇簇,五彩缤纷,绚烂夺目。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不时有树叶从空中翩然落下,象一个个翻飞的蝴蝶,落在我们身上,落在蜿蜒的山路上,让人都不忍心踩踏这些美丽的树叶。

8、说真的,千佛山比不上泰山那样雄伟,也比不上黄山那样瑰丽。但却把我深深打动。这次可能是我第八次来千佛山,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来千佛山了。千佛山变了模样,它的美出乎了我的意料。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

9、虽然千佛山不高,但要爬上山顶还真不容易。我们踩在凹凸不平的石块山上,小心翼翼的往上爬,如果不小心就会有危险。顶着烈日,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在山顶可以一览无余济南市的全景,我看到了千佛山最大的弥勒佛,弥勒佛雕像整体高达30米,其中佛像身高21米,被誉为“江北第一大佛”。我们在山顶尽情的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山风,用相机拍下了很多美丽的景色。时间在欢声笑语中一点一点过去了,我们趁着霞光下山。

10、我们爬到了半山腰,来到唐槐亭。唐槐亭是由这边这棵唐槐而得名的。据说秦琼曾在此拴过马,所以又被称为“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非常孝顺,每年都要来为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他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于此,由此徒步上山。现在树干已经干枯,但是又有一幼枝从老树中生长起来,犹如老树怀抱婴儿,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母抱子槐”。

关于千佛山的诗句大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千佛山的诗句大全

诗句

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阅读(6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劝勉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描写勤奋读书的诗句或名言。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学而不思则罔,思

诗句

关于鸟山水的诗句古诗

阅读(9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鸟山水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山水鸟的古诗,关于山水鸟的古诗,写关于山水鸟花的古诗。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

诗句

关于昆嵛山的诗句

阅读(6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昆嵛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蓬莱阁的诗句,关于“云南”的诗句,关于苍山洱海的诗句。关于蓬莱阁的诗句有《登州蓬莱阁观东海》赵鹤 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不住鸟声冲雨过,有时龙起带潮来。《次韵公辟会蓬莱阁》

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小学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理想的诗句小学,内容包括小学有关理想的诗,整首,古代的,好背的,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写个人志向的古诗,小学有关理想的诗,整首,古代的,好背的。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

诗句

关于快乐的散文诗句

阅读(4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快乐的散文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快乐的诗歌,关于快乐的文章或诗词,快乐诗歌散文。诗歌:1.一个人也许会相信许多废话,却依然能以一种合理而快乐的方式安排他的日常工作。诺曼·道格拉斯 2.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

诗句

关于客家文化的诗句

阅读(6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客家文化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客家人”的诗句,有关客家文化的诗怎么写,有关客家文化的诗怎么写。《南山池》五代 梁藻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登谢公楼 》宋状元 邹应龙沿岸

诗句

关于酒的意象诗句

阅读(1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酒的意象诗句,内容包括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快,求古诗词中关于“酒”这个意象的诗句,谁知道有关"酒"意象的诗句。(1)悲 例1:“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例2:“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

诗句

关于瀑布溅水花的诗句

阅读(1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瀑布溅水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瀑布飞溅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朵朵水花的诗句,关于瀑布飞溅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朵朵水花的诗句,形容水花大的诗句。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

诗句

关于青春建功立业的诗句

阅读(16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青春建功立业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建功立业的诗句,有关建功立业的诗词,建功立业的诗句。《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

诗句

关于绍兴安昌古镇的诗句

阅读(11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绍兴安昌古镇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安昌古镇的诗,赞美安昌古镇的诗,绍兴安昌古镇。诗人罗颀密密松篁覆古阡,入林方见宝幢悬。楼听潮汐三江近,山引沧洲七寺连。楼鹃枝头传粥鼓,眠牛溪上起炉烟。老僧尽日岩扉底,迎客惟供禹井泉

诗句

关于物理老师的搞笑诗句

阅读(8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物理老师的搞笑诗句,内容包括发几个高中物理老师的搞笑语录,我的好朋友物理很差,她很郁闷,怎么用有关物理的搞笑句子逗她,搞笑顺口溜,如物理老师一回头多的原创的加分。这是我们哈市24中的老师们的爆笑语录,我自己整理

诗句

关于输赢一场梦的诗句

阅读(6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输赢一场梦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输赢的诗句,关于输赢的诗句,形容一场梦的那哪些诗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诗句

关于一生无忧的诗句

阅读(3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一生无忧的诗句,内容包括人生若能无忧无虑的诗句,人生若能无忧无虑的诗句,求一首含有‘一世无忧’的长诗。1.只有抱着极端的无忧无虑的态度才能战胜

诗句

关于学生安全的诗句

阅读(3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学生安全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校园安全的诗,小学生安全名言,校园安全小诗歌。关于校园安全的诗较少,如:小同学,仔细听,交通安全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

诗句

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阅读(6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劝勉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描写勤奋读书的诗句或名言。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学而不思则罔,思

诗句

关于鸟山水的诗句古诗

阅读(9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鸟山水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山水鸟的古诗,关于山水鸟的古诗,写关于山水鸟花的古诗。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

诗句

关于昆嵛山的诗句

阅读(6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昆嵛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蓬莱阁的诗句,关于“云南”的诗句,关于苍山洱海的诗句。关于蓬莱阁的诗句有《登州蓬莱阁观东海》赵鹤 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不住鸟声冲雨过,有时龙起带潮来。《次韵公辟会蓬莱阁》

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小学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理想的诗句小学,内容包括小学有关理想的诗,整首,古代的,好背的,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写个人志向的古诗,小学有关理想的诗,整首,古代的,好背的。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

诗句

关于快乐的散文诗句

阅读(4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快乐的散文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快乐的诗歌,关于快乐的文章或诗词,快乐诗歌散文。诗歌:1.一个人也许会相信许多废话,却依然能以一种合理而快乐的方式安排他的日常工作。诺曼·道格拉斯 2.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

诗句

关于客家文化的诗句

阅读(6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客家文化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客家人”的诗句,有关客家文化的诗怎么写,有关客家文化的诗怎么写。《南山池》五代 梁藻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登谢公楼 》宋状元 邹应龙沿岸

诗句

关于酒的意象诗句

阅读(1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酒的意象诗句,内容包括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快,求古诗词中关于“酒”这个意象的诗句,谁知道有关"酒"意象的诗句。(1)悲 例1:“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例2:“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

诗句

关于局势变化的诗句

阅读(3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局势变化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形势严峻的诗句,一般指这个社会或者事态变化很快的诗句,想几个类似的诗句或者句子,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局势将有重大变。<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 角声满天秋